08.14 喜提IEEE高級會員,螞蟻金服又雙叒要出國際標準

短短不到十年間,因龐大的移動消費群體出現,中國在移動支付、互聯網金融風控、生物特徵識別等領域萌發出的旺盛生命力,催生了一批全球創新技術的引領者。在這些領域,中國市場已經毋庸置疑地擁有了全球領先的實踐。那麼,“下一站”將在哪裡呢?

“比如,螞蟻金服的技術創新只適用於中國嗎?”,Don Wright拋出了一個問題,並直接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螞蟻金服一旦鎖定了希望推向全球的關鍵技術,就可以通過IEEE標準協會的平臺精煉這些技術和標準,推動其成為全球範圍內的共識,這對於螞蟻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下一步。”

標準話語權:“高級會員”鎖定的“下一站”

Don Wright是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簡稱IEEE)標準協會的主席。7月31日,他率IEEE標準協會研究區塊鏈、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的專家團隊專程來到中國杭州,並親自為螞蟻金服頒發了IEEE-SA高級會員證書。

Apple、Cisco、Google……這些國際科技公司巨頭都是IEEE-SA的會員。至此,螞蟻金服也成為了目前國內少有的幾家獲得“IEEE-SA高級會員證書”的互聯網公司之一。

喜提IEEE高級會員,螞蟻金服又雙叒要出國際標準

螞蟻金服獲得“IEEE-SA高級會員證書”

考慮到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在全球的突出表現,這些中國互聯網企業參與到全球相關標準的制定中,其背後的意義已遠超“高級會員”這一身份本身。

IEEE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非營利性專業技術組織,其標準協會是世界領先的國際標準機構,在全球具有廣泛影響力。消費者熟悉的WiFi相關標準,即出自IEEE標準協會。

眾所周知,專業技術標準的制定已成為左右產業發展進程的一個關鍵。一直以來,在“一流企業做標準”的行業發展規律下,企業技術優勢放大、行業效率提升、甚至生態內外的協作都有賴於標準的制定。

“螞蟻金服做了很多偉大的事情,包括為農民提供小額貸款,幫助他們銷售農產品,還有幫助視障人士解決日常支付等。”Don Wright對螞蟻金服的關注,一定程度上也源於IEEE的價值觀——鼓勵科技人員在開發先進技術的同時,優先考慮人類道德,多為人類謀福祉。

這幾乎是螞蟻金服企業願景的另一種表述:為世界帶來微小而美好的改變。

喜提IEEE高級會員,螞蟻金服又雙叒要出國際標準

Don Wright說,“螞蟻金服在很多領域所做的事情,傳達著如何應用技術服務於人類,樹立了非常好的榜樣。”

這種“服務”的效率,很快得到了印證——在正式成為IEEE-SA高級會員後不久,8月3日,螞蟻金服與IEEE在北京召開了《生物特徵識別活體檢測標準》啟動會。

這意味著,螞蟻金服成功主導併發起了一項IEEE國際標準(也是該領域全球首個活體檢測標準)。如指紋、人臉識別等成熟的識別認證技術,將因該標準的確立而在全球範圍內實現更廣泛的應用。而在這背後,更大的空間是:不僅僅是手機,其輻射帶動的是未來IoT物聯網時代所有設備的身份識別認證環節,從硬件到軟件,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案,一個千億級的市場呼之欲出……。

喜提IEEE高級會員,螞蟻金服又雙叒要出國際標準

螞蟻金服與IEEE召開《生物特徵識別活體檢測標準》啟動會

那麼,螞蟻金服為何如此看重“標準”這件事兒?答案不言自明。

標準在技術領域如同人類社會的“法律法規”,對整個行業發展至關重要。一般來說,金融服務側重於標準應用,科技服務更側重於標準制定。而對於這隻正在從“金融服務”向“科技服務”變道的螞蟻來說,標準即是建立未來生態的基礎。

迄今為止,螞蟻金服已主導及參與國際標準5項,國家行業標準50餘項。

一方面,標準可以規範行業並免除糾紛,同時有利於提升用戶安全感;另一方面,對於企業,佔據行業管理規則的制高點,也可以在較大程度上體現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借道”IEEE-SA等國際標準組織,中國企業輸出我國自主創新的技術並形成標準,將可以保障我國科技技術的全球賦能。

發力“生物核身”:洞見螞蟻的“戰略轉身”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數據:2017年,我國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引領全球,移動支付交易規模近150萬億元,居全球首位。

中國市場為螞蟻金服的技術進步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環境。今天,依託中國市場互聯網金融和移動支付龐大的應用需求,螞蟻金服在生物特徵識別技術領域已經毫無爭議地走在了全球市場的前端。

所以,當全球首個“生物特徵識別活體檢測標準”由螞蟻金服發起和主導後,其在中國市場廣泛得到驗證的如指紋、人臉識別等成熟的識別認證技術,將可預見地為全球用戶帶來安全與便捷的高效平衡。

一方面,螞蟻金服可以為行業提供中立、安全並具有更優秀用戶體驗的識別認證方式,為迅速發展的互聯網金融業務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有力地支撐了我國生物特徵識別身份認證行業的發展,並向海外進行技術賦能。

考慮到螞蟻金服在IoT、區塊鏈以及人工智能等前端科技領域的經驗,相關IEEE標準的制定,也將讓全球生態由此獲得技術簡化帶來的效率和便利。同時,螞蟻金服自身也藉助該標準的主導地位,最終形成了完善的覆蓋國際國內的“移動設備生物特徵識別身份認證”標準體系。

螞蟻金服能夠在今天推動技術標準走向國際化,併成為IEEE-SA高級會員的大背景,是其逐步深入的、面向“科技服務”的戰略轉型。

在這一點上,螞蟻金服成功推動指紋與“3D安全人臉”等技術所取得的成果,在移動支付領域已可見一斑。

以“3D安全人臉方案”為例,螞蟻金服就協同IFAA聯盟解決了一系列行業難題:包括了實現從“3D結構光硬件設計”到“人臉信息採集輸出”的安全保障;藉助創造性的“雙芯”模式、破解安全環境下運算能力不足問題;彌補3D活檢算法及評估檢測認證的空白;以及提高成功率與產業鏈協作統一、打造全鏈路安全解決方案等。

事實上,螞蟻金服作為一家提供金融科技服務的公司,其戰略佈局在2015年開放金融雲時便已經顯露出來。從當時的金融雲到今天業已開放的風控平臺、蟻盾、風險大腦等,這些技術的開放,基本明確了其作為一家科技服務公司的戰略定位。

目前,在螞蟻金服金融科技的整體戰略佈局中,區塊鏈(Blockchain)、人工智能(AI)、安全(Security)、物聯網(IoT)和雲計算(Computing)構成了的其作為戰略基礎的“BASIC”。

這些技術積澱為螞蟻金服與IEEE-SA的合作提供了想象的空間。據悉,雙方除在區塊鏈、AI、物聯網等更多領域內開展國際標準合作外,還將共同展開標準的推廣和運營,以及推動創新技術的產業化和市場化。

“彼岸”可期:從制定標準到構建生態

8月8日,VIVO召開發佈會,宣佈與螞蟻金服共建實驗室,在AI算法和數據方面展開研究合作,共同打造包括3D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語音識別等AI技術生態體系,共同研發更聰明的手機。今年以來,螞蟻金服陸續還與華為、OPPO等手機廠商成立了類似的聯合創新實驗室。

喜提IEEE高級會員,螞蟻金服又雙叒要出國際標準

這也見證了,生態系統的協同是螞蟻未來最大的可期空間。在過去的數年間,螞蟻金服搭建了圍繞金融科技服務的生態體系,這一體系的價值在IEEE-SA全球平臺上同樣將得以放大——輻射全球市場。

在成為IEEE-SA高級會員之前,螞蟻金服於標準相關工作已有相當的經驗沉澱——聯盟組織IFAA已為業內所熟知。該聯盟於2015年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螞蟻金服、阿里巴巴、華為、中興、三星等單位共同發起成立。

在過去的3年中,作為創始成員單位,螞蟻金服已協同IFAA聯盟成員單位推動了身份認證框架、生物特徵識別技術、測試認證規範等相關內容,並牽頭制定了國家標準5項、參與國家重大專項1項,推動了國際標準制定2項。

目前,螞蟻金服還擔任著“移動設備生物特徵識別標準工作組”組長一職。該工作組隸屬於“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負責主持相關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2017年4月,移動設備生物特徵識別身份認證國家標準立項;同期在ISO/IEC JTC1 SC27啟動國際標準立項。

這些標準的制定,除了彌合“碎片化”給移動金融帶來的產業和技術難題,也讓聯盟成員依託技術創新,在國內外市場中擁有了話語權。

其中,近兩年間先後發佈的“本地免密標準2.0”和“2.1”版,已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市場發揮了價值——今天我們的手機能夠實現免密支付,在技術手段創新和時間進程的加速上,多有賴於此。

【IT創事記】創見科技未來,旨在為讀者提供科技企業和科技趨勢的前瞻分析與評論。創始人祁萌,為資深科技自媒體人,歷任《商業夥伴》副總編、《電腦商報》主編、都市媒體記者編輯等職,從業超過14年。本同名專欄入駐各主流媒體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