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宿松養雞能手吳的陽,實現輪椅上的脫貧夢

十多年前,他還是一名出色的石匠,因患類風溼性關節炎,導致手腳行動不便,最後坐上了輪椅。作為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宿松縣洲頭鄉官洲村村民吳的陽身殘志堅,鼓起了勇氣創業,成為養雞大戶,2017年底實現了脫貧。如今,通過“養殖+貧困戶”,他帶動更多的貧困戶參與養殖,加快脫貧步伐。

身殘志不殘

“這些小傢伙都是我的‘寶貝’,我得把他們伺候好。”7月27日,在宿松縣洲頭鄉官洲村一片新建的雞舍裡,養雞戶吳的陽一邊滿頭大汗地餵養著小雞仔一邊開心地說著。在昏暗的雞舍中,這個平凡的男子,靠著自身勤勞的品質和一天天的勞動,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不見吳的陽本人,你可能會以為他是個頭腦靈活的生意人,而根本想象不到他是一名坐在輪椅上的殘疾人,不過身殘志堅的吳的陽從來沒有向命運低頭。

今年53歲的吳的陽,是官洲村河邊組人,2014年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十多年前,他還是一名出色的石匠,因患類風溼性關節炎,導致手腳行動不便,最後坐上了輪椅。

“雖然我手腳行動不便,但我一定會靠這雙殘缺的手腳把家庭撐起來的!”面對生活的不幸,吳的陽身殘志堅,鼓起了勇氣創業。

幾年前,吳的陽考慮到自身實際情況,想發展投資相對較小、勞動力要求不高的養雞產業。但修建雞舍、搬運雞仔和飼料這些常人幹起來都費力的事,對身患殘疾的吳的陽而言更是難上加難。再加上缺乏養雞技術和經驗,創業起初有點小虧損。但是,生活的壓力容不得吳的陽打“退堂鼓”,他決定,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

創業終脫貧

有了前期的經歷,他全身心投入到養殖產業中。遇到不懂的就查資料,主動請教,還請鄉獸醫站提供支持幫助。通過不斷摸索和總結經驗,吳的陽從“門外漢”逐漸成為了村裡公認的養雞能手。2017年,他家的人均收入提高到了10000元以上,比往年增收7700多元,吳的陽順利實現了脫貧。

已經脫貧致富的吳的陽,想到的是如何能帶動其他更多的貧困戶脫貧致富。於是,吳的陽考慮擴大養殖規模和壯大養殖產業,鄉村幹部在瞭解到他的實際困難後,為他申請了3萬元的扶貧小額貸款。在現有的基礎上,他計劃今年將養殖規模擴大到2萬隻。同時,他也在積極鼓勵有意願的貧困戶加入他的養殖團隊,通過“養殖+貧困戶”,帶動更多的貧困戶參與養殖,以增加他們的家庭經濟收入,加快脫貧致富步伐。

吳的陽說,在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下,自家的脫貧致富路會更加平坦寬闊,未來的生活會更加美滿幸福。在其他貧困戶眼中,吳的陽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只要勇於改變,自立自強,殘疾人脫貧致富不是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