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A股散戶為什麼十炒九虧,錢都被誰賺走了?

馬克思老爺子有句話說的很好:

“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絞首的危險。”

A股散戶為什麼十炒九虧,錢都被誰賺走了?

這段話說的是資本家的貪婪,但是用在股民身上,確實再貼切不過了。

中國股市20多年平均投資回報為負,任何股民都不能倖免。有一個廣為流傳並被大家長期炒股實踐經驗認可的說法,在中國所有股民中,炒股的戰績是一賺二平七虧(10%的投資者賺錢,20%的投資者平手,70%的投資者虧損)。

總體上,90%的股民和投資者並沒有通過投資股市得到任何回報。也就是說,民間流傳的炒股“十炒九虧”不是虛言。

股市是個零和的遊戲,雖然也有企業分紅,但微不足道,有人虧了多少,就有人賺到多少。既然十炒九虧,那賺了大錢的第十個人究竟是誰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要先理理清楚。

首先,我們炒的是股票,但是每個參與者拿到的票子成本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是以白菜價拿到的股票(上市企業、原始股),有的人則是以天價買到的(小股民),有的人則是全靠實力砸下來買到的(莊家),你看,每個人的出發點和實力都擺在這裡,剩下的就不用多講了吧。

在中國短短的股市歷史中,我們小散戶們一直就是股市“食物鏈”的最底端,處於被吃的地位。股市裡賺一時容易,難的是賺一世,沒有被吃掉的,不是極為幸運的,就是牛散了。

其次,在這場零和的賭博遊戲中,有的人躺著賺錢的。這就是市場的建立者和管理者。

這事不想說太細,只給一組數據。

到2011年,兩市總共為企業融資近50000億,政府印花稅收入約為6000億,券商佣金至少4000億元以上。在21年裡,中國股市從投資者身上拿到的現金將近6萬億。股市投資者投入資金後,在市場買賣的結果是,集體虧損約52000億,以6000萬個戶頭來算,戶均虧損為86600元。

這是很陳舊的一組數據了,如果統計到2017年,這個數據可能更加的駭人。

所以,你看股市給投資者,特別是小散們的定位是什麼呢?

企業發展提供資金的提供者、券商們的奶媽,光榮的納稅人。

這讓我想起了以前看過的一個笑話:

地主黃世仁告訴佃戶楊白勞,來種我的田吧,種出來的糧食,只要交一點租子,剩下的全都是你的。楊白勞聽了滿心歡喜,急不可耐地在契約上按下了紅紅的指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