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智慧養老模式趨勢與前景分析

智慧養老模式趨勢與前景分析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各路資本搶灘養老市場的格局正在形成。除了傳統的金融機構介入養老產業以外,以智慧養老模式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也開始佈局養老產業。業內人士分析,至2020年養老市場將迎來5萬億的市場空間,智慧養老將成行業趨勢。

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催生著老齡服務市場的快速發展。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至2015年末,中國60週歲及以上人口達2.2億,佔總人口的16.1%。根據預測,到2050年,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4.83億,佔總人口的34.1%。屆時,每3個人當中就有1個老年人。

發展智慧養老,即是機遇,也是挑戰。

目前我國的養老產業卻面臨著人才匱乏的問題。當下失能半失能人員約3500萬,假設3個老人需要一個護理員,則需要1000多萬養老服務人員。目前,所有養老機構的護理人員僅有22萬,符合資格的僅有2萬。

按照國際上的普遍要求,照顧這些失能老人所需要的護理人員比例是2:1,也就是兩個護士照顧一個老人,但目前國內能做到的情況只是1:10,10個老人才分得一個護士,中國現實與國際標準之間差了20倍。

智慧養老

所謂“智慧養老”,是利用信息化手段、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研發面向居家老人、社區的物聯網系統與信息平臺,並在此基礎上提供實時、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聯化、互聯化、智能化的養老服務。

智慧養老能夠幫助養老機構、社區大幅提升管理效率,並使得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成為可能。

智慧養老通過改變信息交流傳遞方式、強化資源配置整合力度、提升服務管理效率等手段對現有養老服務模式存在的各種問題予以破解,勢必給養老的發展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可以想象,智慧養老理念和技術的介入,將使得未來的養老模式變得多樣化、人性化、高效化。

比如,不論是養老機構,還是社區、居家老人,未來都可以通過智能化設備實時監測老人的生活和健康狀況,實時同步信息,家屬遠程也可以瞭解老人的信息。

在老人有任何日常生活需求時,家屬和機構可以通過雲平臺發佈需求,並由服務公司根據需求為老人提供上門服務。

老人通過佩戴便攜式定位設備,一旦發生意外或摔倒等情況,能夠第一時間發起求助,由養老機構工作人員或社區服務人員第一時間提供救援幫助,為老人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智慧養老行業發展趨勢

智慧養老領域主要分為養老服務和養老硬件兩大類,細分領域共21類。在各大領域中,養老家政護理、老年娛樂、養老電商及養老金融最受資本關注。

智慧養老模式趨勢與前景分析

如何實現智慧養老?

要實現智慧養老,首先需要建立基礎的養老服務信息系統,以信息系統為基礎,把互聯網技術、傳感技術、遠程監控技術等應用到養老生活中去,通過信息系統可以高效管理和信息的實時獲取,並可將獲取的信息及時通知和分發至指定人員;

其次通過智慧養老服務系統使養老信息能夠互聯互通,整合養老機構、社區、社會等服務資源,如將健康管理、家政服務、醫療服務、康復護理服務、餐飲服務、文化娛樂服務、養老用品以及旅遊休閒服務提供商進行整合,從而能夠通過一個入口,統籌各種養老服務資源來提供專業高效的養老服務,來為老人提供所需要的服務;

最後,結合智能可穿戴設備、健康檢測設備、行為監控系統等智能終端設備,甚至包括AI(人工智能)應用到智慧養老中,將收集到的老人信息上傳到智慧養老信息系統中,通過計算分析,再將數據結果發送給老人子女或者社區及養老、醫療服務機構,發現異常時及時預警,並提供相應的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