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月薪5000和50000的人差距在哪裡?

據報道,2018年的應屆畢業生既要月薪7000,通勤30分鐘以內,又要房租2000,說實話要達到這個水平,很多人畢業5年都不一定能實現。

但也有的人,不到一年之內就實現了。有的人畢業3年還在攢經驗職場通關,有的人早已走出靠經驗賺錢的職場套路,早已憑藉敏銳的職場眼光混得風生水起。

月薪5000和50000的人差距在哪裡?

簡歷不如閱歷

畢業三年後,很多人找工作還在吭哧吭哧寫簡歷,但有的人是工作主動找上門的。

一個同事的故事。小華畢業三年換了7份工作,從文案、運營、銷售幹了個遍。很多次找工作的時候,小華都被因為太頻繁換工作而拒絕,但小華從來都不覺得這是個問題。

他覺得就是因為試過才知道自己不適合,所以也許在別人眼裡這是個缺點,但對於他來說,這反而是一段豐富的經歷。

因為輪過不同崗位,甲方乙方都呆過,所以小華特別清楚每個崗位的需求和重點。加上他天生自來熟,和誰都能快速聊起來,所以特別適合乾溝通的工作。

後來憑藉自己的能力,在一家上市公司做客戶關係維護,在小華任職期間,公司對外關係前所未有的一片大好形勢,不管人情往來還是業務溝通,小華總是能遊刃有餘地解決,對內對外幾乎全是好評。

在畢業第四年,憑藉強大的人脈關係,小華開了自己的公司。同時期他的同學們還在攢經驗熬資歷,只有他已經憑藉豐富的職場經驗開了自己的公司。

很多人只是為了薪資跳槽或是換工作,而小華卻在每一份工作裡找到很合適自己的部分,並化為已用,最後知道自己的強項是維護客戶關係,果然一上手就力壓眾人。

跳出為了找工作而找工作的怪圈,把工作經歷變成閱歷,在職場上找對自己的定位,那時候逆襲的不光是薪資還有職業生涯。

月薪5000和50000的人差距在哪裡?

找對大平臺,深耕一個行業

小華之所以能在三年後開公司,實現月薪5W和他的眼光及運氣都分不開。

在學校期間,小華就已經在好幾家互聯網公司實習過,畢業的時候憑藉實習經驗順利進了國內知名的互聯網企業。剛開始是做互聯網廣告,從銷售幹起。很快他發現,雖然自己業績不錯,可這個行業不適合他。

小華上學期間就對互聯網軟件感興趣,正好一個客戶說他們新開發出來的APP找推廣,小華就順利跳到了他們公司做起了APP推廣。不到一年小華就完全瞭解了一個APP從誕生到市場推廣所有過程,這為他將來開公司做產品打下了基礎。

從這家公司出來以後,小華跳到了一家旅遊公司也就是他做客戶關係的那家上市公司,在這裡他迅速積累了人脈。

回顧小華開公司之前的職業經歷不難發現,他幾乎找的都是互聯網企業,而且從產品開發到運營推廣幾乎都有涉獵,也許他並不知道具體細節如何做,但知道如何解決問題、找誰解決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小華呆過的公司幾乎都是10000人以上的大公司,制度規範,流程標準,在這樣的公司歷練3年,幾乎等於在小公司幹10年,有時候平臺帶來的大局思維是無法估量的,所以選平臺很重要。

月薪5000和50000的人差距在哪裡?

抓住一切晉升學習的機會

常說進了大公司,要努力抓住學習的機會,其實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學習。

大多數人都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覺得只要管好自己就OK了。其實這樣成長會很慢。同事小曼經常在公司各種培訓班裡出現,無論是產品研發,還是市場推廣,經常能看到她的身影,儘管她只是做創意文案的。後來公司內部公開招聘產品經理的崗位,她就去參加了。讓面試官大跌眼鏡的是她竟然拿出了一套完整的策劃方案,計劃詳盡、邏輯周密讓業務總管都無處刁難,很順利就實現了內部轉崗。

在一個經驗分享會上,她說如果一個人想學習,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創造條件去學習,無論在大公司還是小公司總會找到辦法實現自我成長。

我對小曼說的話深以為然。很多人會說小公司不成體系,沒有辦法學習,但很多人都是從小公司攢經驗一點一點變成某個領域的資深人士乃至專家的,如果人人都像小曼那樣,利用周邊一切的條件,沒有條件創造條件去學習,升職加薪根本不是問題。

所以如果一定要問月薪5W 和5K的區別,大概就是他們比攢經驗的人多思考了一步,多努力了一點,格局大了一點,再加上一點點運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