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一張地圖、一輛單車、一頂帳篷,不會英語的67歲大叔騎行9國!

幾年前,他開始騎行世界:美國、加拿大、土耳其、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接下來他又計劃自駕俄羅斯、歐洲各國、北非等國家。小提琴製作師的他,退休後還學習輪滑,表演令人驚歎。

一張地圖、一輛單車、一頂帳篷,不會英語的67歲大叔騎行9國!

他是王廣才,今年67歲。退休後,他在逐步完成自己的夢想:走遍全球,看看國外人怎樣生活。很多人都會有夢想,卻被種種因素阻礙。走遍全球,很多人想到的就是語言和資金問題。然而王廣才在不具備這兩點的情況下,毅然決然開始了全球之旅。

一張地圖、一輛單車、一頂帳篷,不會英語的67歲大叔騎行9國!

▲只靠這些裝備,他就騎行了世界

當然,他從不打無準備之仗,為了計劃騎行國外,他提前做了充分的準備。首先考慮的是生存的問題,為此,他把自己泡到了圖書大廈中查找各種各樣的資料,有時候太投入,一不小心就到了凌晨。就這樣,經過2個月的充分準備,他心裡有了底兒。於是,他著手買了一輛20自行車,在大年三十的下午2點坐上去昆明的火車,開始了東南亞六國:老撾、越南、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的騎行之旅。從西雙版納途徑磨憨直達老撾,由於沒有提前辦理到越南的簽證,在老撾辦理時就遇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不懂當地語言,又不會說英語,他們互相都不明白意思。於是,他就坐在那裡等,2個小時後,來了一個會說中文的,這才把簽證給辦好,順利通行。

一張地圖、一輛單車、一頂帳篷,不會英語的67歲大叔騎行9國!

那時候王廣才並沒有全程開始騎行,每當看不懂大巴方向的時候,避免坐反車才騎行,每次騎行50公里左右。往返於不同國家和城市之間,主要還是靠火車或者大巴。對於王廣才來說,東南亞六國只是試水。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騎行世界。他笑稱:即使不懂英語也沒關係,反正他們也不說英文,我們的交流主要靠肢體筆劃。他自備帳篷,走到哪兒就吃睡在哪兒,連錢都花的很少。一張紙質版中英文地圖、一輛單車、一頂帳篷、3500元、68天,王廣才走遍了東南亞六國。

一張地圖、一輛單車、一頂帳篷,不會英語的67歲大叔騎行9國!

東南亞之行,給了王廣才更大的信心,他決定開始騎行美國和加拿大。2016年,他做了更充足的準備:26自行車和40公斤的裝備。加拿大和美國在地形上與東南亞國家有著很大的不同,地廣且山區多、坡陡。他正常可以在負重40公斤的情況下每天騎行150公里。這是什麼概念呢:如果按照平均時速20來算,需要騎行7.5個小時(不包括休息、吃飯的時間、負重較輕)。有時候遇上不好的天氣或者要翻越山嶺的時候,也會騎行100公里。有一次在上坡的過程中,他推著自行車走了16公里。10個月,8000元,負重40公斤,他騎遍了加拿大和美國。

一張地圖、一輛單車、一頂帳篷,不會英語的67歲大叔騎行9國!

一張地圖、一輛單車、一頂帳篷,不會英語的67歲大叔騎行9國!

說起旅程中令他感到難忘的事時,都是別人對他的幫助,滿滿的感動。在美國蒙大拿州,遇到大風天,他躲在集裝箱中,都能感覺到晃動。由於集裝箱有一半裝的是紙殼,又要生火做飯。別人怕著火,報了警。警察過來,要趕走他。商量第二天一早走,一大早,警察趕過來。聽說王廣才還要往舊金山方向走,那一路山多風大,不安全,警察勸阻他往南去,比劃著說那裡一馬平川。因為之前跟網友約好了在舊金山見,他一諾千金。警察被他的執著感動,要送他一段。

一張地圖、一輛單車、一頂帳篷,不會英語的67歲大叔騎行9國!

把東西往車上裝的時候,身高體壯的警察竟然沒有提動。原來在他避風的時候,有人看他艱苦,就送了一箱蘋果和十幾斤牛肉,再加上40公斤的裝備,可想而知。因為警察手機中有翻譯的軟件,就一路聊起天來。送到70公里的時候,到了一個加油站,警察跟另外一個警察聊起來天了。反正王廣才也聽不懂,唯一能聽懂的單詞就是“China、Beijing”就知道在說他呢。後來警察又提議再送他一段,這一次又送了300公里。還給他送了名片,到舊金山讓朋友一看,才知道這個警察是管警察的。

一張地圖、一輛單車、一頂帳篷,不會英語的67歲大叔騎行9國!

▲加拿大路易斯湖,偶遇一隻灰熊,找到了嗎?

這一路的故事,他講的時候如數家珍。找不到跨海大橋入口時候,當地小夥子帶他找半個小時;警察叫車來把他運過大橋;在土耳其天冷陌生人把空房子讓給他住、還給他生火取暖……走這一路,他就交一路的朋友。老外們看到他,敬佩他這種精神,都爭相要合影。

一張地圖、一輛單車、一頂帳篷,不會英語的67歲大叔騎行9國!

一張地圖、一輛單車、一頂帳篷,不會英語的67歲大叔騎行9國!

說起他騎行這麼多個國家,還能住帳篷,身體怎麼會這麼好?這也是前幾年鍛鍊身體打下的基礎。5年前,開始練習輪滑,其實只是想鍛鍊身體。但王廣才做事有著一股愛鑽研的勁兒,他就去找各種書籍、查各種資料、買各種輪滑書,後來連花樣滑冰的視頻和教材也都買來學習。他說:凡是滑的好的都是我的老師,就去跟人家學習。這也是他輪滑這麼棒的原因。即使一年也不會摔一跤,但他依然穿著護腿護膝。他清楚自己的歲數,雖然不服老,但也不能像小夥子那樣。

一張地圖、一輛單車、一頂帳篷,不會英語的67歲大叔騎行9國!

看到他現在這麼瀟灑這麼自在,你可以想象得到他以前吃過的苦嗎?1968年下鄉做知情,在農村種地,為了掙一日三餐的費用,又去糧庫打工。當時糧庫主任看他非常能吃苦、人又實在,就把他留下成為正式工。後來兒子大了,考慮到兒子的前途。1997年,他開始跟著親戚正式做小提琴,剛開始6年做了很多很多小提琴,家裡房頂上掛的都是,但是一把都沒有賣。他告訴兒子: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小提琴聲音或者其他什麼質量達不到,一定不能出手。所以,在哈爾濱一拿出手的時候,一炮而紅。也正是他的匠人之心,做什麼事都愛鑽研,這才有了這麼多豐富而精彩的故事。

一張地圖、一輛單車、一頂帳篷,不會英語的67歲大叔騎行9國!

趁自己年輕還能動,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能等著養老。接下來打算開車自駕遊帶著自己4歲的外孫女:俄羅斯、歐洲、非洲北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