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小升初搖進的都是差生和關係戶?問你敢報名校的有幾人是泛泛之輩

上一個初中還需要搖號,這是什麼情況?搖完號還不算,每年得交一兩萬的學費,這又是什麼情況?

在不少家長的意識裡,九年義務教育意味著小學、初中都可以享受免除學費、書本費的政策,而且國家提倡素質教育,現在中小學階段都不允許學生留級、考試入學了。那麼,怎麼上個學還得拼運氣搖號,搖完號每年還要交高額的學費呢?

小升初搖號的現象並不多見。以雲南為例,似乎就只有在省會城市昆明,每年上半年時間關於小升初擇校的事情炒得熱火朝天。

小升初擇校,擇的是民辦初中。這部分民辦初中,每年招的學生人數有限,少的兩三百人,多的一千左右。然而,報名人數卻是數萬、甚至數十萬。據統計,有的學校報考與錄取人數之間的比例高達30比1,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搖號”就誕生在這樣的升學環境下,主要是為了平衡教育資源,限制民辦學校“掐尖”行為,採取招生人數當中一半搖號、一半課堂體驗擇優錄取,完成當年的招生計劃。

搖號,拼的是運氣。不少家長紛紛議論,有的對搖號的公平性表示懷疑,稱“搖號軟件是關鍵,但這些一堆代表和公證員有幾個懂軟件的?要是我去,會要求公佈軟件源代碼,並現場編譯生成軟件並使用才行。老實說,電腦選號可操作的地方太多,抽籤才是最公正的。”也有的家長說,從搖號開始學習優異的學生不會就在那一、兩所學校了,現在是好學生每個學校都有!沒有擇校的學生在公辦學校都有定向生名額,只要你的孩子成績優異,家長用心,一樣的可以進入一級高中!學習差的搖進去也是那樣,成績還不如普通學校的孩子成績!真的不要糾結,順其自然吧!只要你的孩子優秀哪裡都一樣。

還有一部分家長堅信,搖號進去的都是有關係的差生。報了名,擔心最後課堂體驗考不上,所以通過搖號這一手段提前免試錄取。甚至,有的家長髮現自己的孩子成績平平,卻被名校搖上了,這樣的狗屎運發生在自己身上,覺得很不可思議。

我們先不談搖號的公平性。首先,把搖號進入與“差生”劃等號,本身就是個錯誤的觀念。很多家長讓自己的孩子報民辦初中,就是因為對直升的公辦初中不滿意,那麼通過小升初擇校進入民辦學校是必走之路。搖號帶有很大的隨機性,如果成績一般,卻報了雲大附中、雲師大實驗中學這類頂尖的學校,萬一搖號沒被搖上,那豈不是徹底沒戲了?與其指望運氣,還不如報一所和學生自身實力相當的學校,萬一搖號沒搖上,還有機會通過課堂體驗錄取,這樣的話不管搖沒搖上,都不至於全家的心情大起大落、大喜大悲。

此外,由於“搖號進去的都是差生”這一觀念在腦海中先入為主,如果是通過課堂體驗被擇優錄取的,就會想當然的以為,進入初中,最起碼都是在班級的中等以上水平,因為,哪怕我是考進去的學生裡的倒數第一名,後面還有一半的學生是通過搖號進來的嘛!

您可別忘了,敢報這些名校的學生,有幾人是泛泛之輩?相反地,不管是搖號還是課堂體驗進入民辦初中,該努力還是得努力,小學裡你可能是班級裡的前幾名,到了初中,你身邊的每一個學生曾經都是班級裡數一數二的人物,小覷了他們,你就真正輸在起跑線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