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同順研選」家用輕工細分龍頭+超跌次新 消費升級概念股或將井噴

一、恆林股份:家用輕工細分龍頭+超跌次新,又一消費升級概念股蓄勢待發(中泰證券)

二、新綸科技:鋰電池核心材料生產商之一 行業未來五年需求年複合增速超20%+毛利率水平達30%~50%(中金公司)

三、全產業鏈佈局沉寂已久的機器人龍頭企業有望爆發(廣發證券)

詳細內容>>>

一、恆林股份:家用輕工細分龍頭+超跌次新,又一消費升級概念股蓄勢待發(中泰證券)

恆林股份(603661)是是國內領先的健康坐具開發商和目前國內最大的辦公椅製造商及出口商之一。2008年至2017年6月,公司辦公椅年出口額穩居同行業第一。公司主營業務包括辦公椅,沙發和按摩椅三部分。

1.辦公椅消費市場待開發,國內市場仍處於品牌化進程中,龍頭份額提升潛力可觀

對標北美,北美地區是全球辦公椅消費比例最大的地區,辦公椅佔辦公傢俱的比例達到了28%左右,而我國辦公椅消費僅佔辦公傢俱消費的10%左右,增長潛力較大。

消費升級趨勢下,健康導向消費品訴求提升。傳統的辦公椅龍頭廠家都向新功能、新技術、新材料、新應用及新設計的方向轉型,此外,環保高壓之下,國內的中小辦公椅企業由於缺失規模效應和品牌渠道力量逐漸被淘汰。

2017年,我國辦公椅行業規模約為276億元,但CR2(永藝股份(603600)、恆林股份)僅為2.35%,市場格局極為分散,行業集中度尚有提升空間。

2.收入增長促消費升級,我國按摩椅市場擁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隨著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上升,國內按摩器具的市場規模有望逐年提升,2016年約為100億,預計2020年將達到200億。我國按摩椅保有率不足2%,遠低於日韓等發達國家,我國按摩椅市場擁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3.把握消費升級趨勢,拓寬公司盈利點,研發產能雙管齊下

公司2014年開始進入按摩椅行業,推出自主品牌產品“苔米”按摩椅,市場地位快速提升。

公司奉行健康座椅產業發展理念:開展新功能、新技術、新材料、新應用及新設計5個方面的研究,在消費升級浪潮中能很好的的滿足消費者需求。

Euromonitor預計中國功能沙發市場滲透率將以每年0.3%~0.5%的速度提高,預計2017年中國功能沙發市場佔比將達到11.1%。參考美國功能沙發市場佔比維持在40%左右,未來功能沙發市場有望不斷擴大。

因下游市場空間可觀,公司現有產能仍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公司的各業務的產能利用率和產銷率都接近100%。IPO募投項目有望緩解產能壓力,產能的擴充將為公司業績的持續增長提供保障。

二、新綸科技:鋰電池核心材料生產商之一行業未來五年需求年複合增速超20%+毛利率水平達30%~50%(中金公司)

軟包電池是中高端純電動乘用車用電池包的主要解決方案之一,鋁塑膜是軟包電池的核心材料,未來五年需求年複合增速超20%。鋁塑膜技術壁壘高,質量要求高,毛利率水平達30%~50%。鋁塑膜是軟包鋰電池製成的最後一道工藝,對電池性能影響極大。

「同順研選」家用輕工細分龍頭+超跌次新 消費升級概念股或將井噴

鋁塑膜國產化率不足10%,進口替代有望提速。鋁塑膜技術壁壘高,全球供應由少數企業壟斷,僅日本DNP、昭和電工兩家合計的全球市佔率近80%。我們預計,國產鋁塑膜企業產品性能的提升和鋰電池廠商對原材料成本的降價需求,將加速鋁塑膜國產化進程。國產鋁塑膜價格相比國外低10%~30%,擁有性價比、銷售服務等相對優勢。

新綸科技(002341)等率先實現國產化的企業受益。鋁塑膜產品通過下游電池企業驗證通常需1~2年或更長時間,率先量產供應優質鋁塑膜的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下游軟包電池市場快速增長的機會。國內企業實現鋁塑膜國產化主要分對外併購、自主研發兩種途徑。其中,新綸科技通過併購凸版印刷成為全球前三的鋁塑膜公司,並率先供應孚能科技、天津捷威等動力電池廠;

三、埃斯頓(002747):全產業鏈佈局 沉寂已久的機器人龍頭企業有望爆發(廣發證券)

1、業務轉型升級 工業機器人新興龍頭

公司在2002年以研發金屬成形機床數控系統起步,於2006年和2008年分別拓展到金屬成形機床、電液伺服系統和交流伺服系統領域。在伺服系統、控制器方面擁有一定的技術沉澱,藉助核心零部件上的優勢於2012年轉型為國產機器人企業。至2017年公司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系統業務產品在多領域具有明顯的市場競爭力優勢;部分產品,如折彎機器人及其工作單元,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機器人產品已批量應用於國內知名汽車及家電企業,並開始出口歐洲和東南亞國家。

公司注重併購,投資和跨業發展,於2017年收購的揚州曙光,推動了機器人產品在軍工領域的應用;參股的美國BARRETT公司,擴展了康復醫療機器人市場。

2、工業機器人全產業鏈佈局圖景清晰可見 競爭優勢逐步凸顯

公司以核心零部件為基礎,大力佈局工業機器人和系統集成業務,2013-2017年公司工業機器人業務快速發展,營業收入實現了100%以上的複合增速水平,2017年公司機器人業務收入達到4.89億元。在機器人領域,公司走出了“核心零部件+本體+系統集成”的全產業鏈佈局業務模式,公司的獨特業務模式有助於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2018Q1公司整體毛利率水平達到41%,公司一體化的優勢正在逐步凸顯。

3、整體行業銷售額劇增 公司發展將持續受益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的預測,2017-2020年中國機器人的銷量有望保持在25%左右的水平,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中國國內機器人行業2017年產量實現增速達到了80.98%,銷售大幅度增長,當前銷售趨勢仍然延續。我們對2018-2020年公司機器人業務收入增速的預測分別為101.65%/50%/44.81%。

免責聲明:本內容來自於券商研報、互聯網等公開渠道,但本公司不保證該信息及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相關結果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更多內容盡在同花順 iFinD ,一個集數據研報與路演調研於一體的優質金融終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