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A股或在震盪中夯實階段性底部

A股或在震盪中夯實階段性底部

滬深兩市週五大幅低開,開盤恐慌性下跌之後三大指數在創藍籌的帶動下集體上行,個股呈現普漲態勢。

經歷了本週的大幅震盪之後,目前市場人士大多認為A股短期非理性殺跌已經大為緩解,後市有望在反覆震盪中夯實階段性底部。在後市板塊和個股選擇上面,應該以低估值為關鍵點。

週五兩市各大指數呈現探底回升寬幅震盪的運行格局,創業板指盤中最大漲幅超2個百分點,一改前一日的頹態,盤中近50家個股漲停,個股呈現普漲態勢,賺錢效應增加。軟件、高送轉、鋰電池等板塊攜手上行,給指數的上行提供了保障,

目前指數已經跌至前期的密集成交區,後市行情有望在2850點附近構建階段性底部。

券商股估值下行空間小

機構已經潛伏

目前A股中的確有不少低估值板塊,其中券商股就是其中一個,該板塊昨天整體上漲2.19%,不但強於大盤,而且個股中還出現中信建投、南京證券兩隻漲停股,週四跌破發行價的浙商證券也重新站在發行價之上。

近期券商股的破發、破淨名單中,除了新上市券商外,不乏一些傳統大型券商,截至週四,12家破發券商股名單分別是:財通證券、第一創業、浙商證券、華西證券、招商證券、光大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太平洋、華安證券、山西證券、東方證券;破淨券商股則包括海通證券、東北證券、國元證券和東吳證券;此外,還有多家證券公司如光大證券、興業證券、國泰君安、國海證券、西南證券、國金證券、長江證券等也在破淨邊緣掙扎。

而數據顯示,券商股估值目前處於歷史低位。截至5月30日,申萬證券行業指數市盈率(TTM)19.88倍,低於2010年以來的歷史均值25.13倍;市淨率1.37倍,低於2010年以來的歷史均值2.38倍。

記者瞭解到,由於一方面股市下跌和股權質押風險暴露造成風險敞口擴大,導致券商淨資產質量降低;另一方面,券商業務結構發生變化,“重資產化”趨勢導致估值中樞下降。此外資管新規也引發了投資者對股市擔憂的情緒,因此券商股今年以來始終走不出低迷狀態。而隨著CDR的迴歸,以及A股被納入MSCI,券商股迎來了中短期的催化劑。有市場人士認為,大型券商受益於CDR,自營、資管、投行業務將全面提升。

一季度有機構

已經潛伏龍頭股

不過,對於券商股的估值偏低市場也還有很多爭議。有悲觀人士認為,市盈率需要和盈利增速匹配,而券商顯然不是高增長行業甚至都不是成長行業。簡單看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市淨率,似乎都在歷史底部,但只是過去歷史的底部,未來可能有新的底部誕生。市盈率不在底部,市淨率在底部但完全可以再低。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市場對於券商股的估值有多大的爭議,不管券商股屢次脈衝式行情後續能否持續 ,但是機構大鱷們已經悄然潛伏卻是事實。

從上市券商報表中可以發現,一季度招商證券、華泰證券、東方證券都被證金公司大手筆增持一個百分點左右。從華泰證券來看,證金公司持股比例由去年四季末的4.02%上升至4.88%;從招商證券來看,證金公司持股比例由去年四季末的3.37%上升至4.51%;證金公司一季度增持東方證券,3月末持股比例由去年四季末的3.89%上升至4.90%。

另外,國泰君安、廣發證券等大券商也被證金公司增持,中小券商當中,國海證券、國元證券、東北證券、東興證券等情況也是如此。實際上,在去年第四季度證金公司已經開始加大了對於券商股的配置,對部分券商持股比例已經達到4.9%左右。

短期確定性高 弱市有避險功能

週期股

中信證券分析師秦培景表示,短期看,週期性品種是確定性非常高的品種,適合短線配置。經過幾年的產業調整,越來越多的週期性品種開始出現了“短缺”的特徵,並帶來下游價格的變化,從最初的煤炭、鋼鐵、水泥,現在蔓延到重卡、機械、航空等領域。因此,二級市場上,如果市場繼續維持弱市,這些估值偏低,業績又相對穩定的週期性板塊具備較好的防禦性功能。(張忠安)大消費股

中長期確定性高

“我們一直看好大消費,特別是今年再次提出要擴大內需。無論是從行業來看,還是從資本市場來看,大消費穿越市場週期的成功率最高。”深圳一位私募人士對記者表示。不過,鑑於前期漲得相對較多,估值略高,有調整的壓力。但對優質的大消費行業來說,回調就是中長期機會。(張忠安)

易攻難守

大科技股

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A股人工智能、無人駕駛、集成電路等大科技板塊輪番表演。但最終都沉寂下來,股價從哪裡漲起來,還是回到哪裡去。有分析人士表示,科技板塊是未來長期非常確定的方向,而上市公司誰能笑到最後卻非常難以確定。其中,主要集中在芯片、人工智能、5G和工業互聯網等符合政策方向的領域。(張忠安)

A股事件密集窗口將過

投資者可選中長期確定性品種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忠安)2993億元,這是A股滬深兩市22日成交量。其中,滬市成交1272億元,為今年2月14日以來的最低水平。市場資金面依然偏緊,基金等產品發行在6月也大幅下降。同花順ifind系統數據顯示,截至目前,6月以來共發行基金15只(份額合併統計),且不少基金宣佈延長募集期。

基金髮行出現“急剎車”

6月22日,銀華基金髮布公告稱,銀華心怡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已於2018 年6 月11 日開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為2018 年6 月22 日。但現在決定延長基金的募集期至2018年6月29日。截至22日,本月已經有11只基金宣佈延長募集期。記者對比發現,不僅如此,基金髮行也出現急剎車,6月份僅發行46只產品,且多數為債券類基金。

記者從同花順ifind提取的數據顯示,目前市場上共有79只基金正在發行,其中6月起開始募集的有36只。

深圳一位基金人士對記者表示,6月份如果從募集資金額度來看,並不少,因為中間有千億級別的獨角獸基金,但正是由於這6只基金,使得其他基金髮行活躍度明顯下降,導致不少基金延長募集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