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古今文化」奇石之樂

「古今文化」奇石之樂

石頭有兩次生命:一次是物質生命,萬年沉積誕生於地球之表,蒼古而悠久;一次是藝術生命,被人拾取欣賞於心神之間,清奇而當下。

「古今文化」奇石之樂

前者屬造物之功,後者乃人文之趣。故美學大家宗白華有論:『藝術是精神和生命貫注到物質界中,使無生命的表現生命,無精神的表現精神,一切有機生命皆憑藉物質扶搖而入精神之美』。

「古今文化」奇石之樂

正如石中之王田黃石,這種產於福建福州市北郊壽山村田坑的石頭,是壽山石中的珍品。有著“福”(福建)、“壽”(壽山)、“田”(財富)、“黃”(皇帝專用色)之寓意,故被人們稱之為“帝石”。

「古今文化」奇石之樂

田黃石質地寶潔、透明、通靈,肌裡紋路隱約如絲,明顯細緻,宛如蘿線紋。田黃石大多為卵狀,故用手撫摸時會有圓順溫潤之感。但這僅僅是他物質生命。

「古今文化」奇石之樂

擁有得天獨厚的物質生命的田黃石只有經藝術加工後才能迸發出其藝術生命。人們常將田黃石用薄意、浮雕、圓雕和製成方章的加工手法賦予它生命。從而本就稀少的田黃石價格扶搖直上,易金三倍之說早已過時。

「古今文化」奇石之樂

田黃石的價值早在清朝就被乾隆皇帝發現。史載,清時福建巡撫用一整塊上等田黃雕刻了“三鏈章”,乾隆皇帝奉為至寶,清室代代相傳;咸豐帝臨終時,賜予慈禧一方田黃御璽;末代皇朝解體,溥儀不要所有珍寶,只將那枚“三連章”縫在棉衣裡。至於民間相傳,田黃石是女禍補天時遺留在人間的寶石,又說是鳳凰鳥蛋所變,還傳田黃石可驅災避邪,藏田黃者能益壽延年等。

「古今文化」奇石之樂

頑石,因邂逅文心而綻放生姿,如白居易《雙石》詩曰:『蒼然兩片石,厥狀怪且醜。俗用無所堪,時人嫌不取。結從胚渾始,得自洞庭口。萬古遺水濱,一朝入吾手』。兩塊毫無實用價值的怪石,在水邊不知沉睡了多少年,被文人的藝術直覺所喚醒。新的生命,由此誕生。

「古今文化」奇石之樂

石有百千形,而作為生命的姿態,又獨有其精神。是故幽人曾論:『臥石不嫌於斜,立石不嫌於細,倚石不嫌於薄,盆石不嫌於巧,山石不嫌於拙』。一塊石頭,面貌本已天成,但安置與擺放不同,便會顯出不一樣的精神,生命之美才得以煥發。如人之立身處事一般,恰如其分,方能不露俗態。

「古今文化」奇石之樂

奇石收藏完全建立在自己興趣獲得滿足的基礎之上的文化享受和精神愉悅活動,而這種文化享受和精神愉悅的滿足,對於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延年益壽是極有益處的。於是,有人總結出玩石有十樂,看你有幾樂?

「古今文化」奇石之樂

1、尋覓之樂

  為了尋找奇石,人們搜求于山川河野,可以陶冶情操;徜徉於市場石館,可以大飽眼福;瀏覽於展廳石館,可以提升鑑賞品位。淘的過程就是在希望之路上奔波的過程,就是享樂的過程,“淘盡黃沙始見金”嘛!

2、獲得之樂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每當得到心儀已久的藏石,那種喜悅的心情對於收藏者來說,遠遠超過垂釣者忽見魚兒躍起水面時的甜美心境。

3、把玩之樂

  工作之閒、茶餘飯後,安安靜靜地把玩藏石,你面對的是上幾百年,上千年,甚至上億年的叫做“歷史”的東西,它完全不同於你在書本上看到的遠古,它就在你的面前,你可以用手觸摸到它。

4、學習之樂

  身在奇石收藏中,不管你是多麼才華橫溢、學富五車,也總會感到知識的缺乏。不管你是專家、行家,閱歷豐富、眼力過人,但在浩如煙海的歷史遺存和日新月異的新科技面前,也會感到力不從心。奇石收藏是一項知識密集型的文化活動,只有踏實學習,虛心求教,鍥而不捨,才能不斷提高鑑藏水平,才能藏有所得。

5、研究之樂

  奇石收藏不能滿足對奇石的簡單佔有,也不能僅僅停留在奇石觀賞形式美的享受上,要在玩賞中品味奇石所蘊涵的文化內涵、探尋奇石所折射的遠古氣息,由玩賞的樂趣上升為探索研究的樂趣,才是奇石收藏的更高境界。

6、交友之樂

  奇石收藏不是坐擁奇珍,秘不示人,享受獨有的自我陶醉。奇石收藏具有社會屬性,需要廣交朋友。藏友之間,不論年齡長幼,職位高低,學識深淺,能者為師,有疑慮和不懂的地方,虛心向朋友求教。買到好的奇石,與藏友共賞,幾位同好相聚一起,欣賞觀摩,鑑別真偽,切磋分析,各抒己見,其樂融融。

7、撿漏之樂

  市場上的奇石大都是公開地擺放在明面上,全靠收藏者的眼力去發現。用大大低於奇石價值的價格買進藏石,就算是撿漏。買到心儀的好奇石全憑自己眼光。因此,視而能見且見而能識,也就是說能有所發現,那不光是一種本領,更是一種機緣,一種快樂!

8、增值之樂

  要說搞奇石收藏完全不受經濟利益的驅動,是不客觀的。絕大多數的奇石收藏家也是精明的投資家。眾所周知,奇石收藏是與房地產、股票同樣有高回報率的投資活動,古往今來,奇石業都是利潤豐厚的行業。短短几年時間內,價值翻了幾番,心中能不樂嗎?

9、休閒之樂

  奇石收藏是寓動於靜,寓忙於閒,寓學於樂,寓有為於無為的一種文化休閒。古往今來,人類在生存、繁衍、勞作之餘,也需要一種精神寄託。

10、奉獻之樂

  現在流行這樣一句話,就是錢多了就不是自己的了。奇石收藏圈也有這樣一句話,那就是收藏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不是為自己收藏了,而是為社會、為國家收藏。收藏的成就不完全相同在於藏石的數量多少和價值高低,還在於藏家的精神和品格。體現了奇石收藏之真諦,為世人稱頌,利在人民,益在國家。此是收藏最大

「古今文化」奇石之樂

靈石的生命是流動的,它不僅登堂入室,與人為伴,更幻化成翰墨雅韻,遺傳千古。

「古今文化」奇石之樂

石為我友,更當吾師。

『我與藝術相交忘情,藝術與我忘情相交』。真不知,是我賦予石頭生命的姿態,還是石頭喚起我生命的光芒。

「古今文化」奇石之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