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內容社群:分享適合90%賣家轉型自媒體的獨特玩法 內容連載(二)

不做直播,專注直播,不做內容,專業內容人才服務;

首先再次回答為什麼要寫內容社群這一系列的文章?紅哥希望以自身做自媒體的經驗給商家轉型內容電商提供參考,而最近也是紅哥在做淘寶直播自媒體的預備衝刺階段,這幾天開始在微博投放CPM,為衝刺10萬粉做準備,而目前的測試結果也是比較ok,所以感悟就比較多,特別想寫出來。

紅哥給系列文章暫時分成內容和社群兩大部分,而目前我們更多會寫內容相關的,社群則以過往的工作經驗為主,未來紅哥建立社群后則側重總結後續心得。

——正文

昨天紅哥做了一張《A&T線上內容基礎佈局圖》為大家畫出了目前主流的一些內容APP,今天我們還是就此圖做延伸吧。

內容社群:分享適合90%賣家轉型自媒體的獨特玩法 內容連載(二)

一、單打獨鬥的圖文自媒體(推薦)

1、團隊

內容的方向前文已經說過,就是圖文、短視頻、淘寶直播三塊為主,而內容的輸出則以圖文的門檻最低,一般前期1-2個人就可以解決了。

此外紅哥的經驗就是這塊的內容在大部分企業都應該是老闆親力親為的,對產品的理解,品牌的調性老闆是有絕對優勢的。比如紅哥寫淘寶直播的內容就沒辦法找人來寫,從內容的質量和角度各個方面都有不可替代性。

2、內容選擇

賣貨是一個非常尷尬的自媒體類目,現在大多數商家為什麼不做微博?很大的問題就是在內容上碰到了無法持續和無內容輸出的處境,後者成為了踏足自媒體的攔路虎,今天紅哥給大家分析分析市場上主流是一些賣貨網紅的運營框架吧;

①如涵式網紅

顏值與內容並重,流水式的網紅孵化流程應該是目前較為頂尖的的圖文網紅孵化模式了,這個在過去也有文章涉獵過。如涵這類打法大開大合,對經濟上不太寬裕的商家肯定是不適合的,而且也需要專業的團隊支持;

②廣告型自媒體

硬廣也是可以做成自媒體?可以的,而且目前的表現形式非常多樣化,比如微博每天曬產品+蹭熱點的,微*信上的微*商的商家,這類賣貨和傳統賣貨最大的不同主要是在文案上的講究,主要還是以自用體驗的口吻輸出內容,而不是重點花在怎麼提煉賣點的硬廣上;(後續開文羅列案例)

③公號內容電商新玩法(推薦)

公號現在有多少大號開始做電商紅哥無法統計,但是電商賣家把客戶導如個人VX的卻比比皆是,只是大家似乎都沒辦法維護起來,大多都淪落成刷*單群或者是特價清貨號,今天紅哥給大家一個特別好的方向:VX個人號+淘客公號,如果你對輸出內容沒有把握,那這個模式就特別適合你了,這個模式最大的特點是不輸出內容,而是輸出價值(賺錢);其路徑非常簡單,大體如下:

內容社群:分享適合90%賣家轉型自媒體的獨特玩法 內容連載(二)

這是一個曲線救國的自媒體玩法,而且對內容輸出的門檻降低到極點,甚至可以在開始不做內容,只做玩法,自建流量池子;而對於商家來說,這套打法還省去了流量的來源,對比純淘客來說目前站外的一個淘客下級的獲客成本是3元左右,活躍淘客則是20%-30%。

極端的案例是紅哥見過商家做淘客,淘寶店鋪年末清盤虧錢,淘客賺了十幾萬的事情。而公號和個人號的粉絲由於有了一定的信任度,在後續新項目的拓展上,又可以有第一批嚐鮮的用戶。

3、平臺選擇

公號、微博

二、講究配合的淘寶直播

三、小團隊短視頻

這兩塊就先放到下週找時間寫吧,今天簡簡單單一篇文章,希望本文能夠給腰部和腰部以下的商家一些幫助,而如果你現在在做淘寶直播,同樣適用本文。

記住紅哥一句話:

做內容,做自媒體,做網紅,要麼有利,要麼有趣

Tips:有利,可以是有知識的利,也可以是有利益的利。

內容社群:分享適合90%賣家轉型自媒體的獨特玩法 內容連載(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