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作為寶媽 你知道每天最佳的補鈣時間嗎?

作為寶媽 你知道每天最佳的補鈣時間嗎?

缺鈣是3歲以內寶寶的常見現象!嬰兒缺鈣的表現有那些?粑粑麻麻們要及時發現寶寶缺鈣的症狀哦!

1. 夜間盜汗尤其是入睡後頭部大量出汗,哭後出汗更明顯。

2. 睡覺不實夜驚、夜啼。夜間經常突然驚醒,啼哭不止。

3. 性情異常脾氣怪,愛哭鬧,坐立不安,不易照看。

4. 枕禿圈由於小兒精神煩躁,不易入睡,頭部不斷摩擦枕頭,時間久了;後曬勺處的頭髮被磨光,形成枕禿。

5. 出牙晚、出牙不齊有的小兒1歲半時仍未出牙,或牙齒髮育不良,牙齒排列參差不齊,咬合不正,牙齒鬆動,過早脫落。

6. 嬰兒溼疹多發於頭頂、顏面、耳後,嚴重的可遍及全身。患病部位出現紅班、丘疹,然後變成水皰、糜爛、結痂。

7. 生長遲,學步晚,骨關節畸形缺鈣的小兒12個月後才能學毛邁腿走路。由於骨質軟化,有的表現為“X”形腿,有的表現為羅圈腿,肌肉鬆軟無力,腿骨疼痛。

8. 前囪門閉合延遲常在1歲半後仍不閉合,形成方顱。

9. 常有串珠肋肋軟骨增生。各個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常壓迫肺臟,健小兒通氣不暢,容易患氣管炎、肺炎。

10. 肌肉肌腱鬆弛小兒缺鈣嚴重時,如果腹壁肌肉、腸壁肌肉鬆弛,可引起腸腔內積氣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狀。如果是脊柱的肌腱鬆弛,可出現駝背、雞胸、胸骨疼痛。

11. 其他小兒缺鈣還時常出現食慾不振、精神狀態不好、抽搐、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等症狀。

12. 長的過大、過胖寶寶由於對鈣的需求也同時加大,更易缺鈣。所以,家有胖大孩子的家長尤其要當心孩子“外強內虛”及體內缺鈣的問題出現。

按正常的激素分泌調節作用,人體在晚間12點以後至凌晨時期內,血鈣最低,這時鈣劑的吸收率最高,利用最好。所以,晚餐後服用鈣劑是人體補鈣的最佳時間。

1. 補鈣不應集中在一個時間段

按照通常生活習慣,我們一般選早晨喝奶,豆奶等含鈣量高的食品,這時候人體對鈣的攝取已經足夠了,所以,服用鈣劑就不要再選擇早晨。

2. 餐後補鈣更容易被吸收

由於進餐時人體分泌胃酸較多,這時的鈣劑最容易被吸收,所以鈣劑最好應在飯後1小時候後服用。即使是胃酸缺乏的病人,餐後服用鈣劑也能達到正常的鈣吸收。

小麼提醒:給寶寶補鈣,最好是在餐後或是喝奶後半小時服用,如果是一天一次的,最好選擇晚上服,吸收效果比較好,如果一天二次或是三次的,在每餐後服用即可。

另外,補鈣也要適量,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攝入的鈣量超過標準,就會干擾體內其他微量元素如鋅、鐵、鎂等的吸收和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