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這本香甜了一個多世紀的書,為什麼越來越美好?

《共產黨宣言》指出,在人類社會發展中,取代資產階級的,必將是一個聯合化的共同體。在這個體系中,個體的自由發展是一切活動的前提。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共產主義的基本原則。

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的基礎之上。

这本香甜了一个多世纪的书,为什么越来越美好?

共產黨宣言

170年前,《共產黨宣言》單行本在倫敦發表。這成為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重要標誌。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共產黨宣言》的書香溢散至中華大地。

1920年,29歲的陳望道在義烏分水塘村住宅旁那間破舊的柴房裡,把《共產黨宣言》一字一句變成了方塊文字。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參觀《復興之路》展覽,當他看到安放於陳列櫃中的《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時,講述了關於陳望道的一個故事:

这本香甜了一个多世纪的书,为什么越来越美好?

[圖片:人民日報微視頻《中國的紅色夢想》]

習近平說:“一天,一個小夥子在家裡奮筆疾書,媽媽在外面喊著說:‘你吃粽子要加紅糖水,吃了嗎?’他說:‘吃了吃了,甜極了。’結果老太太進門一看,這個小夥子埋頭寫書,嘴上全是黑墨水。結果吃錯了,他旁邊一碗紅糖水,他沒喝,把那個墨水給喝了。但是他渾然不覺啊,還說,‘可甜了可甜了’。這人是誰呢?就是陳望道,他當時在浙江義烏的家裡,就是寫這本書。於是由此就說了一句話: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一本“香甜”的《共產黨宣言》令無數人著迷。中國先進分子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真理中,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過程中,1921年,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

然而,索求真理的道路並不一帆風順。

【“黨章守護者”張人亞:這是比生命還重要的東西】

这本香甜了一个多世纪的书,为什么越来越美好?

[中共二大黨章(中央檔案館提供)]

為了保存共產黨的文件書報,革命先烈張人亞不顧1927年白色恐怖的危險,帶著一批文件書報回到老家,向父親把事情交代完以後,他又趁著夜色匆匆離開。

過了幾天,父親向鄰居抱怨,他的兒子長期在外不歸,又毫無音信,恐怕早已死了。父親為張人亞和他早逝的妻子修了一座合葬墓穴。張人亞一側是衣冠冢,放置的是空棺,老人家把這些文件用油紙精心包好,秘密藏進空棺。

父親知道此舉事關重大,便一個人苦苦地守著這個秘密。直到1950年,再沒有得到兒子任何消息的老人家才把這批珍貴的文獻取出捐獻給國家。

《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大會決議案和宣言》和《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大會決議案》——穿越近百年的歷史風雲,這兩本珍貴的文獻得以留存。

歷經風霜,

《共產黨宣言》成為

中國共產黨人最愛的書;

久經歲月,

中國共產黨人與

《共產黨宣言》的故事無比精彩。

↓↓↓

这本香甜了一个多世纪的书,为什么越来越美好?

[圖片:人民日報微視頻《中國的紅色夢想》]

毛澤東同志終身酷愛讀書且最愛《共產黨宣言》。在他的一生中,讀的遍數最多、讀的最熟、讀的時間最長的一本書就是《共產黨宣言》。從紛然雜陳的各種觀點和路徑中,經過反覆比較和鑑別,毛澤東同志毅然選擇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選擇了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的崇高理想。在此後的革命生涯中,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瀾”,還是“雄關漫道真如鐵”,毛澤東同志始終都矢志不移、執著追求。

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了28年浴血奮戰,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

这本香甜了一个多世纪的书,为什么越来越美好?

1978年,鄧小平坐在日本新幹線上感慨萬千,他說:就像推著我們跑一樣,我們現在很需要跑!

如今,我們無需再羨慕誰,我們有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標準動車組,我們叫它“復興號”。

鄧小平同志18歲在法國勤工儉學時,就讀到了《共產黨宣言》,並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在此後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無論個人處境如何艱難,無論革命道路如何坎坷,鄧小平同志都堅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堅信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光明前景。1992年,鄧小平視察南方時說:“我的入門老師是《共產黨宣言》和《共產主義ABC》。最近,有的外國人議論,馬克思主義是打不倒的。打不倒,並不是因為大本子多,而是因為馬克思主義的真理顛撲不破。”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開闢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这本香甜了一个多世纪的书,为什么越来越美好?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後,外國政黨政要及各界人士紛紛致電致函,熱烈祝賀大會召開和習近平總書記當選。截至2017年10月30日,共有165個國家454個主要政黨發來1340多份賀電(函)。

一個月後,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美好世界:政黨的責任”為主題的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在北京舉行,這次對話會首度創立就創造了歷史紀錄:高達120多個國家200多個政黨和政治組織領導人報名參會,成為出席人數最多的全球政黨領導人對話會。

今天,中國進入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中國共產黨黨開闢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都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造。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今天,時代變化和我國發展的廣度和深度遠遠超出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當時的想象。馬克思主義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開闢了通向真理的道路。

中國共產黨是《共產黨宣言》精神的忠實傳人。

《共產黨宣言》因為有了中國氣質,更加美好。

2013年3月23日,習近平主席在莫斯科提出了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在此後的一些重要場合,習近平以全球視野和麵向未來的戰略思考,讓“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一次次在世界舞臺上回響。

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的講話

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是各國人民的期待,也是我們這一代政治家應有的擔當。中國方案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

——習近平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

这本香甜了一个多世纪的书,为什么越来越美好?

[新華社記者饒愛民 攝]

從1848到2018;

從馬克思的聯合體思想(《共產黨宣言》指出,在人類社會發展中,取代資產階級的,必將是一個聯合化的共同體),到習近平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

從馬克思經典著作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條為人類謀福祉,為世界求大同的主線,貫穿始終。

4月23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我們要堅定不移維護和發展我國發展利益,同時要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推動國際社會共擔時代責任,合作應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共享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

要吸收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化成果,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續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篇章。

迄今為止,《共產黨宣言》已用200多種語言出版了1100多個版本,是全球公認的“傳播最廣的社會政治文獻”。

傳播力的背後是思想的力量。進入新時代,中國方案為《共產黨宣言》注入了新氣質、新芳香、新味道、新活力。讓多極化的世界更美好,讓全球化的經濟更健康,讓信息化的社會更和諧,讓多樣化的文化更繁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