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一季度三元材料產2.7萬噸!玉龍股份3億增資寧夏漢堯!

摘要: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項目團隊在氧化鎳鈷鋁鋰(NCA)正極材料前期研究基礎上,開發高比能量、長循環壽命、良好安全性能的鋰離子動力電池用高鎳系正極材料。

一季度三元材料產2.7萬噸!玉龍股份3億增資寧夏漢堯!

【數據】2018年一季度中國三元材料產量2.7萬噸

據SMM調研數據,2018年一季度中國三元材料產量2.7萬噸,其中523型號佔比62%,622型號佔比22%,333型號佔比9%,811型號佔比5%,NCA型號佔比1%,不同型號三元材料合計對應鈷消費量為0.35萬噸金屬噸。(來源:上海有色網)

一季度三元材料產2.7萬噸!玉龍股份3億增資寧夏漢堯!

【技術】力神高容量高鎳正極材料和動力電池單體開發獲突破

高性能正、負極材料是實現能量密度目標的關鍵基礎。高性能氧化鎳鈷鋁鋰(NCA)作為正極材料能夠滿足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要求。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項目團隊在氧化鎳鈷鋁鋰(NCA)正極材料前期研究基礎上,開發高比能量、長循環壽命、良好安全性能的鋰離子動力電池用高鎳系正極材料;通過納米制備、納米分散、包覆及預嵌鋰等多種技術,研製容量高、首次效率高、循環穩定性及倍率性能好的硅碳負極材料。並基於該體系開發了電芯單體的比能量達到302Wh/Kg,體積能量密度大於642Wh/L,25℃下1C充放電循環710次(100%DOD),容量保持率達到80%;同時通過優化電解液配方,循環性能明顯改善,目前循環285次(100%DOD)容量保持率高達96%。這一工作為開發出比能量300Wh/kg、循環壽命1500次的鋰離子電池單體奠定了基礎。(來源:科技部網站)

一季度三元材料產2.7萬噸!玉龍股份3億增資寧夏漢堯!

【佈局】玉龍股份將增資3億元佈局石墨烯三元正極材料

近日,江蘇玉龍股份(601028)有限公司發佈關於寧夏漢堯石墨烯儲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增加註冊資本的公告。公告顯示,玉龍股份將增資3億元加快寧夏漢堯鋰離子電池石墨烯三元正極材料及導電漿料項目產線的建設投產。增資成功後,對玉龍股份新業務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和推動作用。(來源:同花順)

一季度三元材料產2.7萬噸!玉龍股份3億增資寧夏漢堯!

【研判】三元材料推動鎳需求釋放 長短期均有需求驅動力

三元材料的組成成分中,鎳含量的增加可以提升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升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能力。國家相關政策明確指出2020年動力電池系統比容量要力爭達到現在的一倍以上。而鈷價的大幅度上漲也提升了生產成本,三元材料的低鈷高鎳化發展趨勢顯現。

民生證券指出,目前國內主流的三元材料仍以523和111為主,未來622和811的佔比會逐漸加大,其中811的鎳含量是111的2.6倍。同時,預計2020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產量將達到200萬輛,年均複合增長率50%。新能源汽車產量的增長疊加單車鎳消耗量的提升,硫酸鎳需求將快速增長。新建產能需要接受長週期的安全和環境評估;使用紅土鎳礦製取硫酸鎳的工藝投資大、成本高,民生證券預計未來全球硫酸鎳將出現明顯缺口。

民生證券認為全球原生鎳供需缺口將持續擴大。短期內,由於不鏽鋼鎳消耗量基數大,對原生鎳消費的帶動更加明顯。而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不鏽鋼的增速不可持續,動力電池領域將成為未來鎳價上行最主要的驅動力。(來源:民生證券)

一季度三元材料產2.7萬噸!玉龍股份3億增資寧夏漢堯!

【客戶】金鷹股份:三元電池正極材料項目與寧德時代合作

近日,電池網(微號:mybattery)從金鷹股份瞭解到,金鷹瑞翔三元電池正極材料項目正與寧德時代在內的鋰電池廠家對接合作。(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一季度三元材料產2.7萬噸!玉龍股份3億增資寧夏漢堯!

【報價】碳酸鋰需求疲軟 電池級報價12-14.5萬元/噸

據生意社碳酸鋰數據監測顯示,上週碳酸鋰弱勢行情未有改觀,工業級碳酸鋰報價在120000-135000元/噸左右,電池級報價在120000-145000元/噸左右,具體價格一單一談。

碳酸鋰企業的擴產項目下半年將陸續進入投放期。贛鋒鋰業現有產能18500噸,規劃產能17500噸,預計新建產能2018年四季度投放;天齊鋰業現有產能27500噸,規劃產能24000噸,預計氫氧化鋰產品2018年底試生產。2月3日,我國最大的碳酸鋰項目——青海鹽湖比亞迪開發有限公司3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青海鹽湖佛照藍科鋰業公司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已經啟動。

由於看好生產利潤,也有其他地區有廠家計劃新增碳酸鋰產品。上游新增產能的增加,導致市場碳酸鋰供應仍有剩餘,中小型由於成本控制,低價貨難成交,廠家有庫存壓力,降價出貨。生意社認為,目前市場主流報價走跌,供應方面仍顯充足,預計短期內碳酸鋰行情弱勢行情或將持續。(來源:生意社)

一季度三元材料產2.7萬噸!玉龍股份3億增資寧夏漢堯!

【市場】中國電動車爭奪全球鋰資源 行業集中度高 壟斷格局明顯

全球鋰資源供應高度集中於“四湖三礦”。中信證券的研報顯示,2016年,全球鋰礦產量摺合碳酸鋰當量18.4萬噸,其中Talison、SQM、美國雅寶(ALB)、美國FMC以及澳大利亞Orocobre五家公司產量佔比達91%,行業集中度高,資源壟斷格局明顯。雖然中國的鋰資源也算豐富,但目前開採量不夠大,電池級碳酸鋰、高純碳酸鋰等還需從國外大量進口。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中國企業面向全球佈局對相關原材料的控制,掀起了全球鋰資源的爭奪戰。

最近的一個案例是作為中國鋰業巨頭的天齊鋰業,於2018年5月,以每股65美元(總值約40.7億美元)收購了Nutrien所持有的SQM的約24%股份。之前,國內另一家鋰業巨頭贛鋒鋰業也早就開啟了對全球鋰資源的佈局。據悉,贛鋒鋰業是全球第三大及中國最大的鋰化合物生產商,還是全球最大的金屬鋰生產商。贛鋒鋰業目前擁有位於澳大利亞、阿根廷、中國及愛爾蘭等地的六個優質鋰資源的股權。贛鋒鋰業擁有澳大利亞RIM公司43.1%股權,在2017年上半年,贛鋒鋰業還收購了加拿大美洲鋰業17.5%股權和澳大利亞Pilbara的4.84%股權,同時還持有阿根廷Mariana滷水礦80%股權和愛爾蘭Avalonia鋰輝石礦55%股權。(來源:易車網)

【智庫圈點】補貼退出緊鑼密鼓 企業應從市場尋求營收和利潤

11日,工信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發佈的《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過渡期正式結束。從6月12日開始,新能源汽車將按照新的標準進行補貼。補貼新政繼續鼓勵高續航節能A級乘用車,在鈷價高漲的市場環境下,高鎳三元成為電池廠家及正極材料廠家的重要投資方向。“減鈷戰略”開啟,鎳鈷錳比例開始從NCM111、NCM523轉向NCM622、NCM811。目前,寧波金和、當升科技等企業已開始逐漸釋放NCM811產能,形成小批量試用。未來,高鎳三元材料高增速有望維持。與此同時,高鎳三元材料的應用也將帶動配套電解液及添加劑的需求增長。

毫無疑問,補貼熱的逐漸“退燒”已經讓不少依靠補貼過日子、做文章的企業“潮水退去,偶在裸泳”,這也說明,野蠻生長期間,企業更應該自持、自重,未雨綢繆,腳踏實地做強主業,贏在趨勢固然重要,但死在趨勢上成為“先烈”也夠抱憾。我始終堅信:企業沒有永遠的成功,只有成長,只有階段性的成功,大部分歲月我們波峰浪谷、跌宕起伏,強比大可貴,持續比高潮可貴。(點評人:於清教 電池百人會理事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