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感言|對於父母而言,承認孩子失敗,比承認自己失敗還更難以面對

感言|對於父母而言,承認孩子失敗,比承認自己失敗還更難以面對

城市:深圳

學生姓名:Simon Lian

錄取學校:

Exeter

Hotchkiss

Tabor

家長感言

又到一個美高申的收穫季,如果說這是個幾家歡喜幾家愁的季節,那對我們經歷重新申請的家庭,310的感受已經不是歡喜與愁可以解讀的了!當在這個美麗的春夜,聽到花開的聲音,一切美好如期而至時,內心充滿了感謝!

過去兩年的一切均歷歷在目,但唯獨己經完全想不起到底怎麼知道華英的了,因為當你決定要為孩子做留學規劃的時候,“華英”和“敏敏”一定是你聽到的最高頻的詞彙!

選擇華英的原因是三月參加了華英分享會,當然毫無疑問也是多家機構分享會比較的結果,對於我這個剛入門的家長,應該說是華英的榜單吸引了我。

剛開始的時候,對於美高一知半解讓我自認為以孩子的情況,申請應該很容易。

過後方知,其實我完全不瞭解:頂級美高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孩子,以及我的孩子到底需要怎麼準備達到美高優秀孩子的標準。

申請過程中最大的挑戰是第一年的“全聚德”。

我對美高的誤解讓我和敏敏相識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到五月底孩子參加完亞洲青少年錦標賽才真正把申請提上議事日程,中間又有事耽誤了,到七月中旬才正式簽約。

第一年申請的過程基本上就是一個字“趕”,真正進入申請的過程才逐漸發現,自己之前的認知完全錯了。

我們付出大量精力併為之驕傲的活動,卻讓我們在剛開始就吃了閉門羹。

我還記得某所著名美高的招生官在面試的時候直接問我們,你們為什麼不選擇走讀高中呢?

當時我就傻眼了,後來過了很長時間我才理解,他這麼問的原因是:我們的特長和寄宿學校根本不匹配。

等到改變策略重新規劃的時候,留給顧問和孩子一起協同作戰的時間真的不夠了。

雖然我們考試沒有折騰,只考了兩次託福,一次SSAT就過了標化的門檻,但是申請過程還是充滿波折。

要兼顧學校的GPA,準備才藝展示,做學校研究,寫文書,準備面試,真的是千頭萬緒,更要命的是孩子個性的不成熟,面對多重任務推進的計劃能力弱在這個過程中暴露無疑。

敏敏老師對學生的要求極高,這個過程幾次我們自己都覺得文章不需要再修改了,敏敏仍給出具體的建議,要求更高的質量。

其對這個雖然敏敏和顧問團隊都全力以赴投入,但無奈孩子的時間實在太少,訪校前一晚才草草完成學校研究。

敏敏雖然對他提交的結果完全不滿意,但也只能是祝福他了,因為已經沒有時間了。

感言|对于父母而言,承认孩子失败,比承认自己失败还更难以面对

這樣的過程決定了最終孩子以111的託福,97%的SSAT,全優的GPA,國家二級運動員的特長,無數的冠軍獎盃,這些外人看來都是很亮麗的條件,在去年遭遇了“全聚德”的結果。

在去年310之前,敏敏提前找我和孩子去面談。她沒有給我無用的安慰,而是直截了當指出了孩子的弱點。

她告訴我,孩子不夠成熟,沒有準備好,應該再來一年。並且坦言,這樣一個所謂有光環的孩子全拒對她來說同樣是一種相當大的壓力,但她不想為了交差而去爭取補錄,她的選擇是陪孩子重頭再來!

她的坦誠打動了我,讓我們之間沒有因為申請結果而出現裂痕,而是很快達成共識,重新開始!

當我更多地理解了美高生活對於一箇中國孩子挑戰後,我深深地感受到把一個沒有準備好的孩子送去美國,是災難性的後果!我非常感謝敏敏在這種情況表現出來的智慧,決斷和擔當!

華英最讓我感受良多的是敏敏的頭腦和自律,團隊的執行力,我總是會和敏敏說,她的腦洞特別大,不同常人,她的決斷力也不同常人,去年310,當別的孩子在忙著接offers 時,我已經開始按照新的申請規劃了。

回望在這兩年的申請過程中,非常感謝敏敏在孩子失敗時的坦誠相待,在百忙之中親自帶孩子去中國先進科學研究院拜訪,讓孩子得到斯坦福大學博士導師的指點,也很感謝顧問老師,還有可愛的Brian老師(孩子說Brian是他最喜歡的老師)。

在老師們的陪伴和幫助下,孩子收穫的不僅僅是錄取,更重要的是面對失敗重新站起來的勇氣!

去年310的那天晚上,我無法忘懷。

對於父母而言,承認孩子失敗,比承認自己失敗還更難以面對。

這個艱難的過程,卻讓我和孩子的內心走的更近,也讓我看到了以前沒有看到過的孩子的很多珍貴的品質。

感言|对于父母而言,承认孩子失败,比承认自己失败还更难以面对

過去的一年,他從挫折中收穫到的堅強,自信,大度,自律,都是無比寶貴的。

當去年夏天和申請成功的孩子一起參加哈佛戲劇營,我看到他和他們在一起是那麼坦然和融洽和諧。

雖然沒有申請到和小夥伴們一樣的學校,但是我的孩子沒有逃避,沒有自卑,而是自信而投入的享受著這個年齡應該有的友誼和快樂。

我感慨良多。我真的很感謝這段艱難的歷程重塑了孩子!

又是一年收穫季,無論是否拿到了夢想學校的offer,走完這一程的孩子都是英雄,如果結果還有遺憾,作為家長不必失望頹喪。

逆境是孩子成長中不可缺少的過程,選擇和孩子一起正視和麵對,你會看到一個更成熟更自信的孩子!

成功也許無法簡單複製,但教訓卻是可以汲取的。我希望決定了要留學的家庭一定要儘早和專業的顧問溝通,不要盲目的相信自己孩子的優秀。

多聽聽專業人士的不同建議,即使有些建議和你的想法不一致,但也請多思考為什麼。這樣才能幫助我們儘早客觀地分析孩子的優勢和劣勢。

這不光對於美高申請至關重要,同時也是難得的瞭解和反思自己過往教育的過程。

因為申請過程不僅僅是為了拿到offers ,更重要的是過程中孩子的成長,真正為美高的生活做好準備。

感言|对于父母而言,承认孩子失败,比承认自己失败还更难以面对

顧問感言

Simon同學身上有一種典型的運動員的精神,永不言敗,越挫越勇。

記得第一次見到Simon時,自信而懵懂,但在整個申請過程中,Simon在一次次挫折後成長是巨大的,現在的Simon是自信而堅定。

整個申請過程中,最開始頭疼的問題還不是文書,面試,而是Simon同學的無概念。

當我們第一次過完整個文書思路時,Simon帶著一臉問號又非常肯定地點了點頭,但是初稿後被老師們批到一字不剩。

而文書稿總是以‘新建文檔(N)’交給我們。

而一年後,Simon的文檔永遠是最清晰的,什麼時候修改的,哪個學校的第幾篇文書,標註地非常清晰。

最讓老師們欣慰地是,Simon非常投入思想溝通,每次文章出來的就是老師們想看到的結果。也從最初地不知道從哪裡改,到後來追著老師不斷地修改細節。

第一年的挫折沒有讓Simon就此放棄,在新的一年,Simon不斷地總結自己的問題。

仍記得,Simon在修改了無數次文書後說,‘老師,我現在看去年的文章,都不知道自己要寫什麼’也正是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不足,才有更大的進步。

Simon的成長不僅是身高變高,也是思想及自我管理地提升。一年的提升,Simon選擇了自己最心儀的學校,我們也相信,他已經為自己的高中準備好,準備好面對所有的挑戰。

如果您希望就孩子的留學規劃和申請預約面談,

我們會盡快與您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