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禪意|老子:靜水流深,莊子:大美不言

禪意|老子:靜水流深,莊子:大美不言

道家,道法自然......老子說:“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帛書甲本《道德經》)智慧就好像水一樣,惠及人與萬物;智慧也像平靜的水面,平平常常,波瀾不驚,所謂“平常心是道”。智慧雖然樸實平常,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是輕易能夠達到的,古人用“靜水流深”來形容這種狀態。向河裡扔石頭,如果發出較大的響聲,說明水淺;如果沒有聲響,說明水深,這就是“靜水流深”的道理。有人問大珠慧海禪師:“你還用功修行嗎?”禪師回答:“我還用功修行。”又問:“怎麼修啊?”禪師說:“飢來吃飯,困來眠。”這個人覺得很奇怪,說道:“人都這樣,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為什麼別人不是修行,而你是在修行呢?”禪師說:“這是因為他們吃飯時百般計較,睡覺時萬般思索,所以他們吃飯的時候沒有真正吃飯,睡覺的時候沒有真正睡覺。”

禪意|老子:靜水流深,莊子:大美不言

我們希望感悟深刻的道理來指導生活,殊不知真理往往很簡單,只是需要用一生去領悟。最深刻的道理就如同“靜水流深”,看上去沒什麼大不了,但正是大智慧所在。王陽明有一首詩:飢來吃飯倦來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說與世人渾不信,卻從身外覓神仙。

不過是告訴我們,大道至簡,道法自然,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其它無須刻意用功,物來而順,無心而為,自然地行事。“靜水流深”,識得此,“飢來吃飯,困來即眠”,便可以窺見生活的奧妙,洞悉人生的真諦!人生,到最後,落實到一粥一飯間,就變得踏實妥帖。周國平說:“老天給了每個人一條命,一顆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頓好,人生即是圓滿”。生命就像一條大河,時而寧靜、時而瘋狂,但真正的深水,從來都是靜靜流淌,為人也當如此,處世謙和,態度柔和,但胸中自有萬千丘壑。

禪意|老子:靜水流深,莊子:大美不言

莊子:大美不言

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不言語,它只是美麗著。一個人能否沐浴在天地萬物中,感受到美無處不在,關乎於內心。我們能欣賞一朵花的美麗,這本身就是幾百萬年人類進化的產物,別的動物,也有眼,甚至比人的還要銳利,譬如鷹,但是它這銳利是為了看清楚它的獵物,而不是為了欣賞一朵花的美麗。一個孩子站在花的前面,他會體會許多生命的道理,觀察一朵花的綻放,對生命的誕生寄予祝福;花開時刻,他懂得珍惜;花落凋謝,他領悟這是生命的必然,豁達的心態在生命裡產生了智慧。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只有“靜水流深”的心靈才能真正看見。高山不語,自是巍峨;藍天不語,自是廣博;雁過長空,影沉寒冰……歲月山河的美,禪中有深意,靜中有乾坤。山水有魂,草木有韻,天地有大美。靜水流深,智者無言,心中有日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