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1-2歲的寶寶餵養禁忌——有些食物堅決不能吃!

上一篇 ,跟各位媽媽分享了0~12月齡寶寶的輔食添加,今天這篇,繼續分享1~2歲寶寶的餵養,以及整個輔食添加期的禁忌和誤區。

家有小寶的家庭、備孕媽媽和準媽媽,你們一定會是文章的受益者。另外,如果你身邊恰好有這樣的朋友,也歡迎點擊右上角分享,傳播健康如同予人玫瑰,愛之所及,手有餘香。

1-2歲的寶寶餵養禁忌——有些食物堅決不能吃!

如何添加

13~24月齡:自主進食13 ~ 24月齡幼兒已經大致嘗試過各種家庭日常食物,這一階段主要是學習自主進食,也就是學會自己 吃飯,並逐漸適應家庭的日常飲食。

所需餵養母乳/配方奶:奶量應維持約 500 mL;每天3次

食物:每天3次。

1-2歲的寶寶餵養禁忌——有些食物堅決不能吃!

食物形式關鍵詞: 三餐兩點,清淡的家庭食物

方法: 幼兒在滿 12月齡後應與家人一起同桌進餐,在繼續提供輔食的同時,鼓勵嘗試家庭食物,並逐漸過渡到與家人一起進食家庭食 物。滿12月齡幼兒能用小勺舀起,但大多散落,18月齡時能吃到大約一半的食物,而到24月齡時能比較熟練地用小勺自喂,少有散落。

食物種類每天 1 個雞蛋加50 ~ 75 g肉禽魚,每天50 ~ 100 g的穀物類,蔬菜、水果的量以幼兒需要而定,其中以蔬菜為主,水果為輔,水果不能用來替代蔬菜。不能母乳餵養或母乳不足時,仍然建議以合適的幼兒配方奶作為補充,可引入少量鮮牛奶、酸奶、奶酪等,作為幼兒輔食的一部分。

食物製作方法隨著幼兒自我意識的增強,應鼓勵幼兒自主進食,食物無需特別製作,但含鹽調料一定要少加,要繼續嘗試不同種類的蔬菜和水果,嘗試啃咬水果片或煮熟的大塊蔬菜,增加進食量。

輔食添加禁忌

絕對禁止給寶寶添加的輔食的包括:

蜂蜜。所有含蜂蜜的食品,都不要給1歲以內的寶寶吃(包括柚子茶),1歲以後,依然是越少越好。

2歲以內不要添加非嬰幼兒配方食品的加工食品。換句話說,也就是成人吃的加工食品,包括香腸、麵包圈、方便麵、成人餅乾等,都不能給寶寶吃。

調味品。1歲以內的輔食,家長能自己做盡量自己做,畢竟購買的輔食中添加物不可控。且自己做的時候儘量不要額外添加糖等調味品,蔥薑蒜除外 。

燒烤、麻辣燙等,學齡前都不建議,所以不要帶著孩子出去擼串,也不要給孩子嘗試類似的食物 。

鹽和類似的高鈉鹽含量調味品,如醬類、味精,1歲以內都不可以;其它含鹽醬料諸如花生醬、番茄醬、甜麵醬、沙拉醬、醬豆腐、番茄沙司等同 。

奶製品。1歲以內不要喝牛奶、羊奶等非嬰幼兒配方奶。

酸奶最早不能早於10個月,理論上還是應該1歲以後再嘗試,所以,如果一定要在1歲以內添加,還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一定要諮詢兒科保健醫生或兒科營養師哦)。

飲料,不論是不是含糖飲料,不論是不是純果汁,都請不要給寶寶喝。

酒。總有男家長不以為然地給寶寶舔一口,這不是男子漢的正確培養方法!只要是孩子,就不能沾酒。

咖啡和茶。請讓它們遠離寶寶的視線和味蕾。

常見餵養誤區

進來數數自己有沒有“撞”條很多時候,家長以為“有營養”的食物,並無多大益處,而家長以為的“不愛吃飯”常常也只是策略和方法不當。

這些食物沒有你以為的“有營養”

  • 骨湯肉湯魚湯雞湯:除了養成“重口味”,並無大用,弊多利無,另外,再強調一遍,骨頭湯不補鈣。

  • 家庭自制米湯、米油、米粉:一點兒都不補鐵,跟市售的“嬰兒配方米粉”無法等同。

  • 果水、菜水:從水果蔬菜中溶到水裡的營養成分非常有限,請認真給寶寶喂菜泥、果泥、菜塊、果塊。

  • 鮮榨果汁:水果的食用說明裡,好像不是用“喝”這個動詞的,吃水果能夠獲得更多的膳食纖維和未被破壞的維生素。

  • 海參、燕窩、各種珍饈:聽屋主一句勸,忘記這些食物的存在吧。

該吃的沒吃,不該多吃的吃超標

  • 油:輔食基本不見“葷腥”的9~12月齡素食寶寶,必須在輔食製作中加5-10克油(全天的量);滿1週歲後,製作寶寶食物,需要加油烹調,很多寶寶都是因為吃得“太素”而體重不達標。

  • 水果:每天一次足夠了。胃口好的寶寶,水果吃得越多體重越超標;胃口差的寶寶,本來飯量就不大,還被過多的水果擠走了正餐的進食量。

  • 水裡遊的(魚蝦蟹貝等等):一週2~3頓足矣,它們有一些營養缺憾,且有可能藏有重金屬,其實不如普通的豬牛雞羊肉等的營養更全面均衡。只吃水產不吃禽畜肉的寶寶們,缺鐵超重的大有人在。

  • 果汁:不是飲料?誰說的!首先,水果能吃就不喝,再者,除了鮮榨果汁,其它果汁基本都是加工飲品,裡面含的添加成分太多!

  • 肥肉:寶寶的飲食,是容許一些動物脂肪存在的,什麼都是“精瘦肉”並不均衡。

餵養方法不對,卻怪寶寶不愛因噎廢食型:1歲以上還在吃泥糊樣食物的寶寶,體重想達標?有點兒難!

1-2歲的寶寶餵養禁忌——有些食物堅決不能吃!

瞧見沒,這才是打開寶寶食慾的正確方式!哪怕只出了幾顆牙,他們依然有本事用強大的牙床磨碎食物,當然,前提是家長按階段增加食物的硬度和顆粒大小,而不是遲遲不進階或直接大飛躍。

“嗓子眼兒細”型:同上。

“病從口入”的擔驚受怕型:寶寶的自主進食能力,需要被許可、培養、鼓勵。到了該吃手指食物、該拿小勺子的時候,越是積極自己吃的寶寶,行為心理發育越健全,飲食結構越均衡,營養狀況越理想。還有,長大以後越聰明!

1-2歲的寶寶餵養禁忌——有些食物堅決不能吃!

第二個“瞧見沒”,吃成這樣才是正常態。當然,前提是吃飯前把小手洗乾淨。

不讓寶寶坐餐椅型:從小培養就餐習慣,是有助於健康飲食結構的形成的。並且,面對面的目光交流、表情溝通等,有助於增加寶寶對新食物的安全感。

1-2歲的寶寶餵養禁忌——有些食物堅決不能吃!

第三個“瞧見沒”,這才是餵飯的正確姿勢。需要提醒一部分家長:雖然把寶寶安置在餐椅裡了,卻沒有面對面喂,而是從側後方,這樣會讓寶寶覺得“吃飯好孤單、好被迫”,效果也不可能理想

1-2歲的寶寶餵養禁忌——有些食物堅決不能吃!

強迫餵養、定任務型:換位思考,如果給我們安排一大盤子看上去也沒什麼新意的食物,會不會有壓力呢?再說,大人也有心情不爽、上頓吃撐、心裡有事......所以吃不下飯的時候,對嗎?更何況,吃飯對於寶寶而言,不僅僅是吃飽,還有“遊戲”的意義。

威逼利誘、追堵哄騙型:用食物作為獎懲措施,只能讓寶寶越來越不喜歡吃飯這件事兒,如果後期營養跟不上,那可就費勁了,基礎沒打好,房子不可能牢靠。所以,從一開始,就要“按時吃飯,想吃才吃”,當然,如果不想吃,好說好商量的同時,不用零食來彌補,否則前功盡棄。

食物製作缺乏新意雖然做不到人人是大廚,但推陳出新還是可以的。面對這群“喜新厭舊”的小小人類,必須瞭解:這是他們階段性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所以,以同樣的食材或顏色反覆出現的爛粥和爛麵條,極有可能被狠狠拒絕。

1-2歲的寶寶餵養禁忌——有些食物堅決不能吃!

有沒有覺得,長成上面這樣的,還是比較有視覺吸引力的?

當然,一部分寶寶的不愛吃飯,確實是“有問題”的,有可能是疾病影響(比如腹瀉、過敏等),有可能是性格氣質導致,這就需要家長帶著寶寶來找二保醫生和兒科營養師一對一分析和解決了,千萬不要隨便跟網上查來的情況對號入座。

十家鍋灶九不同,不同寶寶的飲食問題,也都有各自的起因,請教專業人士,才是最聰明最有效最科學最不容易繞彎路的做法。


感謝您的閱讀,更多專業營養科普內容(成人及母嬰),歡迎關注我的個人自媒體:搜索微信公眾號“遂謙的營養小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