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燃燒》:靠三角戀間的謀殺事件獲獎?不存在的!

《燃燒》:靠三角戀間的謀殺事件獲獎?不存在的!

最近兩天,小編的朋友圈被這部電影刷了屏——李滄東的新片《燃燒》。刷屏的原因除去網絡資源更新如此之快以外,再就是隨著電影可被觀看之時、產生了評論極端分化的現象。

2018年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之中,幾部亞洲電影占盡了風頭,成了國內影迷津津樂道的話題,或者說只是影迷們的一種殷切期望罷了,它們就是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李滄東的《燃燒》,賈樟柯《江湖兒女》以及畢贛《地球最後的夜晚》。

燃燒

버닝

《燃燒》:靠三角戀間的謀殺事件獲獎?不存在的!

而其中,《燃燒》則獲得了場刊最高分,驚呆了一眾人,雖然它並沒有最終取得非常好的成績,但也已經在亞洲影迷的心中激起了很高的期待。因此當網絡資源一出,在一片雀躍聲之餘,大家都默默開啟了電腦,火速下載、觀看。

於是,新的聲音開始出現。

時隔多年,本為作家的著名導演李滄東再次操刀,將劇作瞄向了自己喜歡的作家村上春樹創作的短篇小說《燒倉房》之上。這次,李滄東改變了以往創作的電影路數,以這篇幾乎沒有人物、也沒有多少情節的短篇小說為基礎,編劇出新的電影故事,大大豐富了小說中被主觀弱化的人物性格和故事情節,並寄予了許多李滄東個人深刻的社會反思。

故事類似一個三角戀,或者說表面上這就是一個由三角戀生髮出來的謀殺事件,但是情韻又與我們慣常觀看到和所理解的有很大不同。

故事是怎樣的呢?

《燃燒》:靠三角戀間的謀殺事件獲獎?不存在的!

大學畢業不久的年輕郵差鍾秀(劉亞仁 飾)在一次送貨途中被小時的同學惠美(全鍾淑 飾)認出,鍾秀完全褪去了小時候的毒舌特性、變得寡言少語,而小時候被鍾秀diss過“長得醜”的惠美此時已經做好整容手術,完全是一個身材長相都不錯的佳人了。

《燃燒》:靠三角戀間的謀殺事件獲獎?不存在的!

再次見面,兩人乾柴烈火,很快發生關係。但此時惠美決定去非洲玩幾天,遂託鍾秀照顧一下自己樣的貓咪“鍋爐”,鍾秀答應。但直到惠美從非洲回來並帶回一個長相和經濟條件都不錯的男人時,鍾秀都沒有見到這隻貓咪,但他也沒有懷疑過這隻貓的存在,隔三岔五地便來惠美家裡“照顧”它。

鍾秀看出惠美和這個叫做本(史蒂文·元 飾)的男人關係不一般,他知道自己沒有可能得到惠美了,但也拒絕不了惠美和男人的邀約,三人似乎成了可以時常聚會的好朋友。

《燃燒》:靠三角戀間的謀殺事件獲獎?不存在的!

直到惠美從某一時刻再未出現,擔心許久的鐘秀開始將懷疑的目光投向這個不工作只聚會但同時坐擁鉅額財產的陌生男人。與此同時,電影也開始走向一種迷離和虛幻,一種真實的疑團緩緩走來。

和李滄東以往的電影如《薄荷糖》《詩》《綠洲》等相比,這部電影的故事性要弱很多,某種程度上還高度地帶有原著小說的“不完全感”,但又在很多方面超過了原著小說的厚度,比如將懸念設置得更加明晰,人物的動機與行為更加充沛,那種危險氣息更加濃厚等(當然是藉助電影語言得以完成)。

《燃燒》:靠三角戀間的謀殺事件獲獎?不存在的!

此外,電影也完成了原著小說中一直提及但並未實現的“燒燬”的行動——鍾秀最後謀殺了本,並將他連同他的跑車以及自己全身的衣物燒個精光,託著恐懼冰冷的裸體、開車駛遠。

在搖晃的鏡頭中,雨花飄落,我們看不清鍾秀的表情,但卻能感覺到那一股股憤怒和掙扎,都隨著身後的熊熊烈火愈發膨脹。

諸多評論中,比較明顯的分歧在於電影相較於以往更加醇熟的鏡頭語言,以及具有多重理解維度和層次的可思辨性。我們似乎不能從這部電影中找到一個最凸顯、最易被看到的主題,而可以任意從自己切身觀察到的那一點不斷深入,挖掘出自己的“哈姆雷特”。

《燃燒》:靠三角戀間的謀殺事件獲獎?不存在的!

其實,除了真的難懂之外,這樣是好的,在電影藝術中,多義性優於唯一,少了些“戴著鐐銬跳舞”的侷促。不過對觀眾來講,真算是一根難啃的骨頭了。怪不得片子在韓國上映以後,有觀眾評論說,“睡得非常平靜非常好啊”,“對這部電影饒有興致讚不絕口的人都是想冒充熱愛藝術的假貨”。

嚇人。韓國觀眾對自己國家的電影作品真是毫不留情面,絲毫不亞於國內觀眾的水平。當然,眾口難調,電影藝術創作們還是要忠於本心即可。

《燃燒》:靠三角戀間的謀殺事件獲獎?不存在的!

李滄東說,自己渴望去呈現今天韓國年輕人或者說世界上年輕人的那種謎一樣的生活。也許,正是這一點促使他看上了村上春樹的《燒倉房》。小說中,村上春樹沒有任何興趣去交代三位人物的過去和現在,而是一種極簡化的描摹方式,村上本人追求的應該是那種沒有緣由的無著感。

而在《燃燒》這裡,在很好地傳達了這種無著感之外,李滄東也為鍾秀安插了一個大學學習文藝創作但畢業後怎麼也寫不出小說、同時也是一個正在為父親的官司煩擾著的鄉村男子的身份,他沒有什麼大的能力,更沒多少錢。

《燃燒》:靠三角戀間的謀殺事件獲獎?不存在的!

而成功男人本的出現,一方面喚起了他對本那種優越生活方式的歆羨,而在漸漸意識到不可得後,鍾秀又開始藉著從事創作的人本身所具有的那種敏感和細膩,去探究本和自己生活處境之間的關係。

這是李滄東感興趣的地方,同時也帶出了影片最本質的氣質:抓不住的危險,和逃不掉的生活鋒芒。

《燃燒》是李滄東一部挑戰自我的作品,不管它是否被過譽,你能從其中擰出一層自己的體會,這個比較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