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小公司生存指南,這四個大坑一定要避開

這是一個風口遍地的時代,甚至有人說:風口來了,豬也能上天。

因此,你我身邊的許多人都開始放棄手頭安穩的工作,去追尋一顆不甘平凡的心,於是他們選擇去創業,選擇去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

當然,對於許多創業者而言,創業走出的第一步,就是開一家自己的公司。

小公司生存指南,這四個大坑一定要避開

目前創業領域的很多新手,都是第一次開公司。萬事開頭難,由於沒有經驗,在開公司的過程中,會涉及很多坑,這些坑或大或小、或深或淺,雖然有的坑掉進去不至於摔死,但是這種摸著石頭過河的方式,萬一掉進一個糞坑,弄了一身髒不說,自己的公司也就很難翻身了。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盤點一下,初創公司在運營過程中,最容易栽跟頭的4個隱蔽大坑。

小公司生存指南,這四個大坑一定要避開

這4個隱蔽陷阱裡面,其中有1個陷阱踩了很可能會把公司拱手相送,更可怕的是有這4個的陷阱往往會被95%的創業者忽略掉。

大家無論是正在創業階段,還是準備創業階段,都要睜大自己的眼睛,好好看一下。

01、註冊資本坑

在2014年,我國新公司法將註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從而放寬註冊資本登記條件。

公司股東可以自主約定認繳出資額、出資方式、出資期限等,並記載於公司的章程。

政府這樣做其實是有一定原因的,因為改為認繳登記制,註冊資金不需要佔用企業資金,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提高資本運營效率,降低初創公司在成長階段的企業成本。

小公司生存指南,這四個大坑一定要避開

但往往在這個時候,許多創業者抱著虛榮心和僥倖心理,覺得註冊資金就多寫一些,反正不用真繳,動不動5000萬、1億,這樣不僅可以顯示公司實力雄厚,在客戶面前還有面子。

但是,這個地方其實是一個大坑,請注意,認繳並不等於不繳!公司清算的時候一定要見到錢,見不到錢,這個坑就要你自己想辦法來填上。

02、一人公司坑

常見公司類型主要幾個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個人獨資公司、合夥公司以及股份有限公司等。

有限責任公司是當前中國現實經濟活動中,最常見、最大量的企業組織形式,以認繳的出資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而普通合夥公司和個人獨資公司要對公司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如果獨資公司以後要變為多股東則需要公司改制,改制就是由獨資公司變成有限制責任公司,相當於直接把公司註銷,而且還需要登報紙說明。

小公司生存指南,這四個大坑一定要避開

這裡大家應要注意,除非萬不得已,一定不要註冊一人有限公司。

它雖然是有限公司,但面對公司債務,可能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即便是公司轉讓後,原股東如不能舉證證明出讓前公司財產獨立於其個人財產,債權人有權要求原股東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03、註冊商標坑

對於中國社會來說,各個領域的版權意識越來越強,小到一幅畫,一個創意,達到一個logo,一個品牌。

創業者辛苦苦苦創業,把產品和品牌做出了一定知名度,忽然有一天接到律師函:你的產品涉嫌品牌侵權,這對創業者來說一定是個噩夢。

大家在買房或者租房的時候,肯定聽說過搜房網,搜房網運營近十年已經打下了非常深厚的品牌基礎。而搜房網的商標被另一房產企業搶注,搜房運營七年之後商標使用權被判給了這家房產,搜房網沒有任何辦法,只能改名房天下。可是房天下的知名度,遠遠不及搜房網。

小公司生存指南,這四個大坑一定要避開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微博,最初大家新浪微博、騰訊微博、搜狐微博,因為微博這個域名已經被人註冊了,但是新浪毅然拿出了高價錢,買斷了域名,防止日後侵權。

對於做自媒體人來說,公眾號名字被搶注成商標,迫不得已改名字也一定是一個噩夢。忘記註冊商標是很多創業者最容易忽視但是後果卻很嚴重的大坑之一。

04、股權結構坑

中國人創業有個習慣,那就是早期項目的合夥人基本上都是親戚、同學、朋友,一般都想開始股份多點少點都沒關係,先把事情做起來再說。但是中國還有一個傳統,那就是可往往能共苦不能同甘。

小公司生存指南,這四個大坑一定要避開

因為股權結構的不合理導致分家的案例實在不少,從萬通六君子到中國合夥人、再到西少爺分家等等,每個案例都在告訴我們什麼樣的股權結構是坑。

新手開公司,你需要學習相關知識來讓你的公司避開那些坑,儘快步入正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