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 改造後053H3型護衛艦末端防空性能大幅提升

江衛II型,是北約給海軍053H3型護衛艦命名的,包括國產第一代051型驅逐艦,因為是在大連市旅大那個地方建造的,所以被北約命名為旅大級。


053H3型護衛艦是在053H2G型護衛艦,也即北約命名的江衛I型護衛艦的基礎上改建而來的。

軍迷可以通過網上或軍事類科普雜誌上的圖片,判斷出053H3型護衛艦與053H2G型護衛艦究竟有哪些方面不同,在053H2G型基礎上,053H3型護衛艦又有了哪些提高。

改造後053H3型護衛艦末端防空性能大幅提升

(改造前的564護衛艦)

053H3型艦最明顯的特徵是,用1座改進自法國海響尾蛇的國產8聯裝海紅旗7防空導彈,代替了原053H2G型艦上龐大的6聯裝紅旗61B防空導彈。

紅旗61B防空導彈,是陸基紅旗41的艦載版,採用半主動尋的制導、 固體火箭發動機,射程僅10公里,只能打飛機(直升機),不能攔截反艦導彈,只是解決了海軍水面艦艇又無防空導彈的問題。

海紅旗7防空導彈,有效射高15-6000米,飛行速度3馬赫,是一種全天候、低空、超低空點防空導彈,射程大約15公里,對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具備一定的攔截能力,性能較之紅旗61B防空導彈有了較大的提高。

改造後053H3型護衛艦末端防空性能大幅提升

(改造後的566護衛艦)

主炮由053H2G型護衛艦上的1座雙管79式100毫米艦炮,換成了1座雙管改進型79A式100毫米艦炮,該炮具備一定的雷達隱身性能,射速由79式100毫米艦炮每分鐘單管25發,提高到了每分鐘單管30發。

由053H2G型艦上的2座3聯裝鷹擊8A反艦導彈發射裝置,換成了2座4聯裝鷹擊83反艦導彈發射裝置,反艦導彈的數量增加了2枚,射程由鷹擊8A反艦導彈的70公里,提高到了250公里,末端具備超音速攻擊能力,增強了反艦導彈對艦艇的殺爆力。

近期,564艦、566這2艘053H3型護衛艦上的那座海紅旗7防空導彈,被發現拆除後換成了海紅旗10防空系統。

改造後053H3型護衛艦末端防空性能大幅提升

(改造前的566護衛艦)

該系統是海軍艦艇自衛防禦導彈武器,具備強大的反導能力,已在海軍軍演中擊落了對方高速飛行而來的反艦導彈,說明海紅旗10防空導彈性能優良,可有效攔截各種從海上、空中和陸地發射的反艦導彈對載艦的攻擊。

此外,564艦、566這2艘艦上的前後4座雙聯裝37毫米高炮,也被拆除了,在機庫上方安裝了2座簡化版的630近防炮系統,即2座近防炮共享一套座火控雷達,既節省寶貴的改造費用,同時又能達成防空對海攔截的效果。

本文由“國平軍史”推送,2018年4月15日於杭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