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老昭通人念念不忘的木瓜林大米,如今再續“貢米”芳華

老昭通人念念不忘的木瓜林大米,如今再續“貢米”芳華

老昭通人念念不忘的木瓜林大米,如今再續“貢米”芳華

蘇家院鎮雙河村的木瓜林在清朝嘉慶年間就出產過貢米,鎮黨委、政府借鄉村振興東風,打造“木瓜林貢米”品牌,再展貢米芳華。

老昭通人念念不忘的木瓜林大米,如今再续“贡米”芳华老昭通人念念不忘的木瓜林大米,如今再续“贡米”芳华

木瓜林有著歷史的輝煌,具有百年曆史糧倉遺蹟。為了傳承歷史,也為了發展經濟,實施鄉村振興,蘇家院鎮計劃在2015年發展木瓜林大米核心樣板500畝,核心帶動5000畝,利用該鎮擁有2.5萬畝優質水稻種植的有利條件,打造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商業模式,並將利用“龍家倉”歷史文化,發展莊園經濟,打造大米種植響亮名片,促進區域農民增收。

老昭通人念念不忘的木瓜林大米,如今再续“贡米”芳华

木瓜林大米產業化發展還具有一個獨特優勢,那就是處於足硒、富硒土壤區域,產品可能屬於富硒大米。木瓜林有一片土地屬白油泥沙,種出的大米呈橢圓形,色澤半透明,顆粒飽滿,如果用本地砂鍋煮熟,則米粒豎直向上,呈規則排列,米香醉人、口感甚好。

老昭通人念念不忘的木瓜林大米,如今再续“贡米”芳华

據瞭解,2005年,雙河村木瓜林村民蔣仕友花錢為村裡的大米申請註冊了“木瓜林”商標,併成立了昭通市昭陽區木瓜林大米有限公司。他收購當地農民的大米進行精加工,以“木瓜林”品牌進行銷售,使得木瓜林大米的信譽度得到提高。2009年,木瓜林大米被國家農業部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評為無公害農產品。2014年,在蘇家院黨委、政府的關心幫助下,木瓜林成立了專業合作社。蔣仕友把合作社社員的大米統一收購進行銷售,一年銷售近80噸木瓜林的大米,年利潤達10萬元。

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蘇家院鎮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的方式明確了扶持政策,對核心區稻田進行優質高產樣板創建,通過統一旱育秧、統一優良品種、統一專用肥、統一定向移栽、統一病蟲害防治等方式,確保各項指標良好,確保水稻樣板真正起到示範推廣作用,為木瓜林大米品牌打造起到了推動作用。

5月24日,記者在木瓜林的水稻樣板田看到,鎮黨委、政府正在組織一場插秧比賽,現場一派熱鬧的場景。蘇家院副鎮長顧邦朝介紹說,2018年以來,在鎮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蘇家院鎮通過綠色高產創建500畝,將實現核心水稻種植12000畝,實行良種良法,通過支部加公司加農戶全覆蓋,努力實現木瓜林大米在雲南省貢米之鄉的創建。

老昭通人念念不忘的木瓜林大米,如今再续“贡米”芳华

2013年,市委、市政府把木瓜林大米品牌重塑工作作為打造農業特色產業的一個重要內容,選定“滇優34號”良種規範種植,在專家指導下經過小範圍試種,確認產出大米符合綠色優質大米應具備的各項特質,具有打造品牌的優勢。

老昭通人念念不忘的木瓜林大米,如今再续“贡米”芳华

到目前,經過試種,適合木瓜林地理和氣候的品種有“雲粳37”、“滇優34”和“會粳10”三個品種。記者在插秧節的展示臺上看到,三個品種的大米均顆粒飽滿,色澤清白透明,惹人喜愛。

編後語:

蘇家院力爭在幾年內將“木瓜林貢米”打造成為昭通、全省乃至全國的一個名優品牌,充分發揮“木瓜林貢米”的品牌效應,實施鄉村振興,盡展“貢米”芳華,更多的群眾也將從中受益。

文圖|任天能 餘汝毅

審核|鄧龍啟 田率華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老昭通人念念不忘的木瓜林大米,如今再续“贡米”芳华老昭通人念念不忘的木瓜林大米,如今再续“贡米”芳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