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身邊的好樣子|在轉制改革中堅守軍人初心

身邊的好樣子|在轉制改革中堅守軍人初心

在轉制改革中堅守軍人初心

武警內蒙古森林總隊大興安嶺支隊

莫爾道嘎大隊七中隊中隊長 寇亮亮

身边的好样子|在转制改革中坚守军人初心

寇亮亮,是現任武警內蒙古森林總隊大興安嶺支隊奇乾中隊中隊長,中隊被譽為北疆綠色屏障的“前沿哨所”,是內蒙古八千里生態防線的北部起點。身處茫茫原始林海腹地,回首一代代中隊官兵接力奮進的創業歷程,站在即將轉制改革的關節點,他對軍人初心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認識,也對投身綠色事業有了更加堅定的信心決心。

身边的好样子|在转制改革中坚守军人初心

考驗面前“站排頭”,心中有責任才能迎難不掉隊。

2001年12月,寇亮亮從陝西省商洛市入伍來到了嚮往已久的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新兵剛到隊,老班長就當著全班新戰友的面算了一筆賬:“內蒙古從東到西生態防線八千里,咱們總隊加上你們這些新同志有四千多人,穿上這身軍裝、進了這個部隊,每人二里地防火‘責任田’,誰也跑不了!”從班長輕鬆詼諧的話語中,他懵懂的兵心中就裝進了“責任”二字。

下連撲救的第一場火,就趕上了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7·28”特大森林火災,在20多天的鏖戰裡,中隊連續轉場17次,緊急避險5次,烈火濃煙前永遠有幹部帶頭衝鋒的背影,身心疲累時總會有班長鼓勵肯定的眼神。那時,他明白了一個道理:考驗面前,唯有敢於衝鋒,才能迎難不掉隊。抱著這個信念,當兵兩年間,我就榮立了1次三等功和7次嘉獎。

身边的好样子|在转制改革中坚守军人初心

如果說一名合格士兵的標準是有血性,那麼作為一名帶兵人,合格的標準更多的體現在責任上。警校畢業後,寇亮亮被分配到大興安嶺支隊加格達奇大隊二十一中隊擔任排長,從一名排長到中隊長的八年間,他經歷的不僅僅是角色的轉變,更多的是對職責使命認識的蛻變。下連時,中隊軍事訓練成績總是支隊第二、三名,大家都憋著一口氣,寇亮亮也想著爭口氣。慢慢他發現,問題主要集中在訓練方法上。支部議訓會上,他提出了“層次化組訓、階段性考核”的想法,還主動承擔起成績較差官兵的補課趕隊任務。那段時間,他堅持每天帶領大家跑兩個五公里,晚上就寢前進行“三個一百”,戰士們休息了,他還自學科學體能訓練和訓練傷防治等專業書籍,購買了大學體育訓練全套教材,光心得體會就記了厚厚的5個日記本。戰友看到他越曬越黑的臉,給寇亮亮起了個外號叫“寇黑子”,還戲稱他帶的補課隊是“夕陽紅”小分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隊連續5年在總隊年終軍事考核中名列第一,2011年中隊被指揮部表彰為“基層建設標兵中隊”。他總結的“士官練組訓、老兵強素質、全員抓體能”的訓練方法在全支隊推廣,個人也被武警總部表彰為“優秀軍事教練員”。

身边的好样子|在转制改革中坚守军人初心

考驗面前就要勇站排頭、敢於衝鋒,這個信念編織了寇亮亮的“兵之初”,也將指引他迎接即將到來的轉制改革。他經常對中隊官兵這樣說:“既然轉制改革是場誰也迴避不了的大考,那就不如把它當成一次必須要完成的任務、一次奔赴戰場的集結號。沙場交鋒無亞軍,轉制改革任務也一樣,我們要做的,就是堅定信念、聞令而動、衝鋒在前!”

身边的好样子|在转制改革中坚守军人初心

抉擇面前“壓穩艙”,肩上有擔當才能負重不塌腰。

職責使命需要我們逆火而行,軍人榮譽要求我們負重前行。轉制改革,考驗的是維護核心、聽從指揮的對黨忠誠度,磨礪的是奮勇爭先、敢打敢拼的使命責任感。面對轉制改革,不能等待觀望,更不能猶豫彷徨,必須挺直脊樑、站穩腳跟、保持定力、迎難而上。

身边的好样子|在转制改革中坚守军人初心

2016年初,帶著標兵中隊中隊長的光環,寇亮亮被調整到支隊警務股負責工作;第二年又臨危受命,擔任駐牙克石二大隊五中隊中隊長。組織的信任和戰友們的肯定讓他感到很順心,遠在海南的妻子也開玩笑說,再探親的時候能少倒2趟車,挺好。可是一場突如其來的談話,讓他再次陷入了兩難選擇——支隊政委代表黨委徵求寇亮亮意見,希望他能去奇乾中隊擔任中隊長。提到奇乾,大家應該都有所瞭解,是森林部隊唯一一個駐守在原始林區腹地的中隊,是祖國北疆生態安全防線的最前沿,這裡孕育了“忠誠、堅守、樂觀、創業”的奇乾精神,走出過將軍、培養過功臣。但是,她的艱苦、她的偏遠、她的閉塞又讓大家對她敬而遠之。在掙扎與彷徨中,寇亮亮腦子突然閃過一句話: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到哪兒去……。森林部隊因林而生、為林而建,作為一名綠色衛士,林子在哪,就要去哪,這不僅僅是使命的召喚,更是初心的指引。得到了肯定答覆的政委,欣慰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寇亮亮明白,從這一刻開始,肩上的擔子更沉更重了。

身边的好样子|在转制改革中坚守军人初心

奇乾中隊英雄輩出、將星閃爍,是森林部隊的“老標兵”。50多年的紅色底蘊不斷接力傳承,能不能帶領中隊“芝麻開花節節高”,是寇亮亮初到奇乾直面的最大難題。到中隊的第一天他就給自己定了“三條鐵律”:出操站排頭、勞動常帶頭、打飯最後頭。這些看似簡單的瑣碎小事,貴在堅持、難在持久。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戰士們慢慢讀懂了他這個“奇乾新人”,他也漸漸融入了“奇乾之家”這個大集體。轉眼到奇乾中隊任職已經滿2年,2年裡,寇亮亮沉浸在奇乾精神中品讀軍人忠誠的內核,在官兵苦中有為的奉獻中領悟堅守的價值,在樟子松環繞的一草一木中回味創業的艱辛,更在紅色血脈傳承中深刻感受到軍人必須肩負起的責任與擔當。在官兵的共同努力下,中隊連續兩年被評為“基層建設標兵中隊”。

身边的好样子|在转制改革中坚守军人初心

挑戰面前“敢亮劍”,眼裡有榮譽才能登高不畏險。

能打火、打大火,是我們這支部隊存在的價值所在;關鍵時刻上得去,急難險重打得贏,更是我們一代代奇乾官兵的責任所繫、榮譽所指。2017年4月底,大興安嶺和呼倫貝爾接連發生3起重特大森林火災,引起了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在部隊將改未改的關鍵時期,能不能圓滿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能不能保衛好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對森林官兵而言,無疑是一場使命之戰、榮譽之戰。

身边的好样子|在转制改革中坚守军人初心

5月1日凌晨,中隊接到支隊前指命令,寇亮亮帶領45名官兵奔赴伊木河林場,打響了火場阻擊戰的“第一槍”。作為火場當仁不讓的“刀尖子”,官兵們一路披荊斬棘,克服了冰雹阻路、密林難行、火場複雜等諸多困難,不到14個小時就實現了全線合圍。就在大家不眠不休開設隔離帶時,一份火情通報讓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壓力——800多公里外的畢拉河林業局北大河林場又燃起了大火,不到5個小時,過火面積達到了5000多公頃。此時,滅火作戰重心轉移,他們除了獨立堅守別無選擇。從5月1日凌晨進入火場,到5月7日晚間徒步歸建,這7天8夜讓他終生難忘,14個小時與火魔的艱苦鏖戰、3天4夜沒有給養的執著堅守、27個小時原始林無人區的晝夜奔襲……時至今日,距離“三場戰役”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年,而當時在生死考驗、任務挑戰、使命抉擇中經歷的一幕幕,與他17年的軍旅歲月匯成一個完整的信念:當下一個戰場在召喚時,我們已經具備了為榮譽而戰,為使命而戰的信心和勇氣!

身边的好样子|在转制改革中坚守军人初心

部隊轉制改革方案明確以後,奇乾也沒有因為它的偏遠閉塞而“免俗”,官兵們對轉制改革既充滿期待、又心有疑問。寇亮亮第一時間把官兵召集起來,在中隊榮譽室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對轉制改革的理解和認識,他告訴大家:“未來我們不是‘脫裝’,而是‘換裝’,把軍裝換成了職業裝,就像指揮部首長說的‘轉制不是轉向,變革不能變色’,戰場只會離我們越來越近!”他們從解讀黨和國家對森林部隊轉制改革的深遠意圖、戰略考量和重視關懷入手,緊緊圍繞上級下發的《森林部隊轉制改革準備期思想政治教育指示》,給官兵反覆講老森警的光榮傳統、講中隊的歷史沿革、講奇乾兵的犧牲奉獻、講這片守護半個世紀的林海的滄桑變化。官兵在潛移默化中漸漸理解了轉制改革的政治要求、紀律要求、素質要求,看到了新體制下的挑戰與機遇,在一次次思想交鋒和心靈碰撞中,更加堅定了大家越改越好的信心決心,也激發起了靠本事立身、以作為謀位的練兵熱情。中隊趁熱打鐵,對錶戰鬥力標準開展了系列實戰化練兵活動,轉制改革所釋放的正能量在大山深處煥發出了勃勃生機。他說,現在和大家聊改革,戰士們都會說:“脫下軍裝沒什麼可怕的,兵走了營盤還在,營盤不在了林子還在,只要林子在,我們的使命永遠都在。”

身边的好样子|在转制改革中坚守军人初心

雄鷹在疾風中振翅才能越飛越高,利劍在熔爐裡冶煉才能越煉越強。奇乾中隊一茬茬官兵,在這片95萬公頃的原始森林中已經守護了50多年,如今,歷史的接力棒交到了下一代手中,站在轉制改革新的歷史起點上,寇亮亮將堅定不移帶領中隊官兵傳承和踐行“忠誠、堅守、創業、樂觀”的奇乾精神,擔當起標兵中隊中隊長的職責和榮譽,不忘軍人初心、牢記護綠使命,以實際行動傳承好奇乾精神這面又紅又專的大旗!

身边的好样子|在转制改革中坚守军人初心

| 本期監製:楊文嶺 主編:王 雪 陳維奇

|校對:韓興華 莊申林 楊國林 張 傑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