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買房等於買未來?十年前買房和沒買房的差距有多大?

如果問過去幾年你最後悔的是什麼?很多人大概會說沒買房,或者是沒有再多買一套房。

回頭看近十年的投資市場,大概只有騰訊股票能跟上一線城市房價的上漲速度,而房地產市場最恐怖的地方在於,它回調的時間總是很短暫,似乎上漲是唯一的習慣。

但是近來種種信號都釋放出房子不能炒作的訊息,房產調控政策是層層加碼。那麼未來,你是繼續堅定地買房,還是決心持幣,就成了一種選擇。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買房等於買未來?十年前買房和沒買房的差距有多大?

差1000萬,買房=買未來?

先來說身邊的幾個案例:房子購入的時間、價格和現在價格的對比:

A、2006年,30w;2016年,300w

B、2013年,98w;2016年,200w

C、2013年,78w;2016年,180w

D、2016年,320w;2017年,480w

E、2015年,90w;2017年,270w

F、2011年,60w;2016年,270w

這些都是所在的二線城市發生的真是案例。更不用說那些在一線城市的親戚朋友,380萬買的房子,兩三年變成1000萬+的驚心動魄的故事。

用上面數據的例子舉例,如果沒有買房按照年化收益率15%來計算(已經遠遠超過平均收益,算是投資高手了),並且是複利計算,經過了這些年會變成多少錢呢?

A、30w,10年後會變成121w

B、98w,3年後會變成149w

C、78w,3年後變成119w

D、320w,1年後變成358w

E、90w,2年後變成119w

F、60w,5年後變成121w

如果換成基準利率,5年國債5%的收益率(其實這才是普通老百姓真實的投資收益)。大家再感受下差距:

加在一起活生生差了近1000w有沒有?想象如果當時沒有買房,那麼及時存存存,拼命每年15%的年化收益率複利滾動,依然還和買房的資產差了1000w!

買房等於買未來?十年前買房和沒買房的差距有多大?

這麼看來,只要閉著眼買,就夠了嗎?當然不是!

有很多漲得很慢的城市和地區,更有的城市根本不漲價。遠郊房子,升值慢;產權不好的房子,升值慢。

看到這個數據有沒有覺得很殘酷?從那些萬年不漲的城市中可以瞭解到,在十數年時光流逝中,你和一線城市的人們資產差異究竟是怎樣產生的。

常常會有人問某地的房子值不值得買,來說說我的觀點:

1.不是所有房子,都是永遠漲。

京滬永遠漲,一套永流傳。“可能“永遠漲的,也就是一線而已。並不是十八線城市的房子今年從5k漲到8k,明年就會漲到1.5,後年就會漲到2w。

很大的可能性是,今年從5k漲到8k,明年開始橫盤,5年都不會怎麼漲。

2.為什麼四五線城市房價會漲?

說個簡單粗暴的結論,去庫存!

四五線城市,那麼多新盤,如果不漲價,怎麼能帶動你們去家鄉置業呢?一二線沒有庫存,去的就是四五線的庫存。

一二線的城市不冰凍,不漲上天,怎麼能逼著錢流向三四線呢?

買房等於買未來?十年前買房和沒買房的差距有多大?

3.四五線會不會跌?

大概率不會,橫盤,略微漲。穩定和諧是我們的宗旨。

4.四五線城市可不可以買?

可以買,剛需,就是真的需要,再買。而別看形勢,漲了挺多,就慌慌張張的趕緊去入場,很可能一套套個10年8年的。

如果不是剛需,儘量不要碰。

同樣60w現金,在二線或者省會,可以付個首付,200w左右的房子。每月還款也就是7000+。未來5年,大概率怎麼也能翻一倍,到400w。

在三四線,也許也買不了全款的房子,買個100w左右的,未來5年,大概率還是100w左右。我就問你,5年後,你心塞不心塞?

又或者最近炒的火熱的丹東:半月之內,房價已經從3000元到4000元,漲至5000元至8000元,漲幅至少在30%以上。更有甚者,一日兩次提價,房價近乎翻倍。但不確定風險很多,你會選擇下手麼?

5.四五線城市為什麼不建議買?

因為四五線城市,根本沒有二手房市場。也就是說你的房子,大概率是找不到人接盤的。

不信你可以關注看看,你們那二手房市場活躍不活躍,轉手率是多少。四五線城市的人們都喜歡買一手新房,開發商的盤,10年左右的房子就算老房子了,都不願意接受。如果這樣,還不多持幣

很簡單,同樣1w,位置都差不多,你是要新的還是要舊的?所以,買入的時候,你就要做好準備,以後賣出並不容易。你要是說,我就是住,不管怎麼樣都無所謂,那請隨便。

不過我覺得很多人誤會了這句話,那是告誡有n套房子的人,咱們自己房子的問題都還沒解決呢,替別人瞎操什麼心。

本文來源:她理財。(僅作為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