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20年修建了17萬個碉堡:奇葩小國阿爾巴尼亞

在阿爾巴尼亞這個東歐小國,水泥碉堡到處可見,從城市到鄉村,從酒店到海灘,數量之多,達到了平均每平方公里5.7個碉堡。這些水泥碉堡修建於1960~1980年代霍查統治時期,總數達到了驚人的173000多個。相當於平均每年修建約8650個,每天修建23.7個碉堡,幾乎每小時修建1個。

20年修建了17萬個碉堡:奇葩小國阿爾巴尼亞

阿爾巴尼亞廢棄的碉堡

不過,這些水泥碉堡從來沒有發揮過任何作用,反而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一度造成建築材料短缺,甚至沒有多餘的水泥來修建住房和公路。直到1990年代,這些碉堡才被廢棄,用作儲藏室、飼養牲畜和流浪漢居住。

1960年代,阿爾巴尼亞與蘇聯關係惡化,於1968年退出華約組織。當時,阿爾巴尼亞與鄰國的關係也不好,一度大肆反對南斯拉夫的鐵托,同時與希臘還處於戰爭狀態。到1970年代,由於中美建交,阿爾巴尼亞與中國的關係也急轉直下。

20年修建了17萬個碉堡:奇葩小國阿爾巴尼亞

修在海灘上的碉堡

因此,阿爾巴尼亞當時的統治者霍查假設在未來的戰爭中,阿爾巴尼亞要同時面對北約和華約軍隊的進攻。對於這個300多萬人口、28000平方公里的小國來說,幾乎沒有戰略縱深,霍查認為唯一有效抵抗侵略者的辦法就是在全國拼命修建水泥碉堡。

20年修建了17萬個碉堡:奇葩小國阿爾巴尼亞

阿爾巴尼亞廢棄的碉堡

這些碉堡都用鋼筋水泥修築,最小的碉堡是一個直徑約3米的半球形水泥殼,裡面只能夠待一兩個人。而最大的碉堡直徑有8米,重量達到350~400噸,可以作為戰時的指揮中心。在首都地拉那,數千個碉堡圍成50個同心圓,保衛著這個東歐小國的中心。另外,阿爾巴尼亞還修建了數千公里的地道來連接這些碉堡和其他一些重要的建築,這也使阿爾巴尼亞成為世界上地道最長的國家。

20年修建了17萬個碉堡:奇葩小國阿爾巴尼亞

阿爾巴尼亞廢棄的碉堡

阿爾巴尼亞全國的17萬個碉堡耗資超過法國馬其諾防線的兩倍,消耗的水泥則達到三倍。根據當時的估算,修建20個小型碉堡的成本就相當於修一公里的公路,而且這些碉堡還佔用了大量耕地。

這些水泥碉堡在軍事上其實並沒有什麼價值,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曾經有人質疑道:“一個人在這樣的碉堡裡能堅持抵抗多久?碉堡的通訊和補給又如何實現?”但是,沒有人能夠阻止霍查修建碉堡的決心。

20年修建了17萬個碉堡:奇葩小國阿爾巴尼亞

阿爾巴尼亞廢棄的碉堡

直到1985年霍查死後,阿爾巴尼亞修建碉堡的工程才停了下來。如今,大大小小碉堡被當作了旅遊的景點,這些齜牙咧嘴的鋼筋水泥塊彷彿在向人們無聲的訴說著當年荒唐的那一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