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一季度我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貿易額增長20.7%

本報記者 張 培

今年1-4月,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進出口額達3891億美元;一季度,我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貿易額增長20.7%。5月31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通報了“一帶一路”經貿合作最新進展、上海合作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等情況,並回答媒體提問。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合作不斷深化,取得積極成果。

一方面,與沿線國家和地區貿易投資合作不斷加深。1-4月,我國與沿線國家和地區貨物貿易進出口額3891億美元,同比增長19.2%;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46.7億美元,同比增長17.3%;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242億美元,同比增長27.7%。

另一方面,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瓜達爾自由區正式開園,中白工業園一期起步區基礎設施完工,中國老撾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中國哈薩克斯坦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建設加快推進,與格魯吉亞自貿協定正式生效,與毛里求斯舉行首輪自貿協定談判,與歐亞經濟聯盟簽署經貿合作協定,中巴自貿區第二階段談判繼續推進。

截至4月底,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75個,累計投資255億美元,入區企業超過3800家,上繳東道國稅費近17億美元,為當地創造就業近22萬個。

上合組織成立17年來,經貿領域合作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高峰說,組織成員國貿易往來更加緊密,投資與承包工程成果豐碩,互聯互通取得積極進展。今年一季度,我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貿易額增長20.7%。

貿易方面,2017年我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貿易總額2176億美元,同比增長19%。其中中方出口1503億美元,同比增長15.1%,中方進口673億美元,同比增長28.5%。2018年一季度貿易額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增幅達到20.7%。中國與各成員國貿易商品結構逐漸優化,機電產品和機械設備的比重不斷提高。

投資方面,截至2018年3月底,我國對上合組織成員國各類投資存量約為840億美元,多個大型能源、礦產和工業製造項目順利推進;我國在上合組織成員國工程承包累計營業額達到1569億美元,一大批公路、電站、管線工程成為區域示範性項目。

互利互通方面,《上合組織成員國政府間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協定》生效,中吉烏公路全線貫通,中國-中亞天然氣管線和中哈、中俄原油管道建成運營,中歐班列常態化高效運行,上合組織區域內初步形成涵蓋公路、鐵路、油氣和通信的複合型基礎設施網絡,進一步拉緊成員國間的利益紐帶。

高峰說,上海合作組織不僅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重要平臺,而且連接海上絲綢之路,聯通亞歐兩大市場。即將召開的上合組織青島峰會是上合組織擴員以後的首次峰會,中方將會同各方一道,秉持“上海精神”,努力凝聚共識,發出響亮的共同聲音;持續發力,推動貿易便利化進程;共繪藍圖,注入新的合作動能。

在回答媒體關於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相關問題時,高峰表示,我國目前已初步探索出新時代服務貿易發展的模式和路徑。在監管模式方面,將服務貿易相關事項納入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對進出境研發用產品、特殊物品等監管模式創新,遊輪旅遊、國際會展等新型服務出口便利化創新,“互聯網+海關”改革等試點經驗已獲國務院批准,在全國複製推廣。未來還將推出一批政策保障措施,如為貨物進出口、人才流動等提供通關和簽證便利,對服務出口實行免稅等,加快推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

《中國國門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