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美國:不談機器學習和邊緣計算,妄談物聯網

2018年5月中旬,美國第五屆世界物聯網大會在硅谷舉辦。雖然展會規模無法與中國的任何一個類似會展相媲美,但是在技術無邊界、信息高度通達的今天,任何一個角落的技術和產品創新都有可能直接影響到全世界的相關產業發展。硅谷作為整個信息科技時代創新的縮影,其在物聯網時代的發展狀況尤其值得重點關注。

那麼這場有著158家企業參展,進行了206次演講,所謂美國規模最大的物聯網會展,昭示了美國物聯網產業怎樣的發展現狀呢?首先,如標題所示:

機器學習和邊緣計算是“硅谷物聯網企業”展示的重點

美國:不談機器學習和邊緣計算,妄談物聯網

比如這個通過機器學習識別產品的應用,就展示了通過機器學習進行識別比傳統的模式識別準確率更高。如下圖所示。

美國:不談機器學習和邊緣計算,妄談物聯網

當然這家公司並非這麼無聊,開發這麼個產品識別簡筆畫,而是用來識別精密零部件的,目前已被一些精密儀器製造商採用。

也有一些或許是純粹為娛樂,或者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比如以下這個Google生態鏈的產品,這隻假手可以模仿人的手關節活動:

美國:不談機器學習和邊緣計算,妄談物聯網

類似這樣的產品或Demo展示不低於20家企業。據某家企業介紹,現今在硅谷如果不談機器學習,根本融不到資。所以論忽悠概念,硅谷才是專業的。

然後就是邊緣計算了,滿場都是“Edge”:

美國:不談機器學習和邊緣計算,妄談物聯網

甚至大會上還有一個專門的分論壇討論邊緣計算對物聯網的重要性,隨便發幾個議題大家感受下:

美國:不談機器學習和邊緣計算,妄談物聯網

美國:不談機器學習和邊緣計算,妄談物聯網

應用開始引導物聯網,甲方成為主角的時代或開啟

當然,硅谷不是一個只會炒概念的地方。和去年相比,今年的大會上,案例分享明顯多了起來。在主論壇和工業物聯網、智慧城市、能源&公共事業、智能建築、智能家居、自動駕駛&車聯網6個分論壇中,案例分享類的議題數量超過總議題的1/3。

美國:不談機器學習和邊緣計算,妄談物聯網

與此同時,進行案例分享的甲方居多,除了波音、馬丁航空、漢莎航空、UPS、高露潔、史丹利、輝瑞製藥、JP摩根、美國銀行等世界知名企業機構外,還有很多美國本土企業,如 醫療機構Sutter Health、同城快遞Postmates、類似Uber的Lyft、建築公司PCL、物業公司Kilroy Realty等等。從這個角度看,物聯網時代,誰是主角,還很難說。所以順便提醒一下甲方,不要只把自己當成物聯網的使用方。

這至少說明了一個現狀,就是甲方的覺醒。這一點,和中國類似。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今年沒有議題是和商業模式相關的,甚至談論市場的話題都不超過10個。不過區區幾個關於市場的話題,有3個和智慧城市與工業物聯網相關,並且都是探討如何“走出試點魔咒,實現規模化應用”。 看來這個痛點不只中國存在。

總體來講,從傳統企業,到IT/互聯網巨頭,再到優秀的創業者,最優秀的企業和人開始在物聯網產業尋找自己的位置,並且不再是炒概念,而是真正的實戰,所以物聯網產業的洗牌真正開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