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人說山西好蘋果:“蘋果寶寶”焦鵬的創業故事

人說山西好蘋果:“蘋果寶寶”焦鵬的創業故事

■聚焦 大學生就業創業

“我的畢業設計是《“安綠”蘋果銷售規劃》,大學三年我都在做賣蘋果這件事情。畢業後,我會繼續賣下去,讓山西老家的蘋果走出大山,幫鄉親們致富。”最近,在浙江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畢業答辯上,2018屆畢業生焦鵬的發言贏得了一致好評。

大學三年,焦鵬直接銷售近50萬斤蘋果,他也因此被大家暱稱為“蘋果寶寶”。在他的帶領下,一批家鄉的年輕人開始在互聯網上試水農產品銷售,譜寫了一曲大學生助力鄉村振興的佳話。

焦鵬來自山西運城的一個小鄉鎮,過去當地的蘋果都是走批發路線,產品附加值不高,鄉親們辛辛苦苦一年也掙不了幾個錢,大片果園荒廢著。“每年蘋果豐收時,村裡人經常會愁眉苦臉。產量低了,擔心收不回成本。產量高了,擔心果販子會壓價。我當時特別想幫忙賣蘋果,為家裡增加些收入。”焦鵬說道。

2015年,焦鵬考進了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電商創業班。來校報到前,他就與該校創業導師取得聯繫,並在其指導下詳細瞭解各大電商平臺。報到當天,焦鵬就帶了3大箱蘋果,開始在朋友圈和電商平臺上出售。由於品質好味道佳,蘋果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師生們的熱捧,找他買蘋果的人絡繹不絕。

為了掌握消費者對蘋果的需求,焦鵬決定拉一車蘋果來義烏賣。2015年底,滿滿一車6000公斤的蘋果從運城發往義烏,短短3天,6000公斤蘋果賣出了一大半。

在創業導師的協助下,焦鵬和團隊開啟了“從線上到線下”,再“從線下到線上”,而後“線上線下同步發展、相互促進”的銷售模式。入學一個學期,焦鵬自家種的蘋果銷售一空。到大二時,焦鵬開始幫村裡的鄉親們賣蘋果。

“我在學校組建團隊負責店鋪運營,貨直接從山西發。我們有時還在平臺上直播採摘蘋果,連線種蘋果的鄉親們,定期與客戶分享蘋果背後的故事。”焦鵬說。

大二暑假回家期間,焦鵬在家鄉組建“蘋果小分隊”,手把手地教鄉親們在電商平臺上銷售蘋果、櫻桃、蜂蜜等土特產。當問及是否擔心鄉親們一起銷售蘋果會與自己形成競爭時,焦鵬笑呵呵地說:“鄉親們一起脫貧才叫真的脫貧,我要和鄉親們一起致富奔小康。”

大學期間,焦鵬為家鄉蘋果註冊“安綠”商標,寓意“安全綠色”。“我們老家的蘋果不僅獲得國家GAP認證,還持有蘋果行業首張出口美國檢疫證書,獲得過48枚國際金獎。今後我要打響山西蘋果的品牌,提高它的市場影響力。”

當下電商發展迅猛,全國各地對相關人才需求旺盛。畢業前夕,浙江多家企業向焦鵬拋來橄欖枝,甚至邀其以聯合創始人身份參與創業。“說實話,那些企業開出的條件蠻有誘惑力的。與江浙地區相比,老家各方面創業條件都不是很好,但回家鄉創業更有用武之地。”

焦鵬的規劃是走一條蘋果產品的高端化路線,甚至可以“私人定製”,以提升產品附加值。不久前,焦鵬與其團隊籌建了一個運城農土特產微信公眾號,通過大數據分析客戶信息來開發新產品。目前,他已準備聯合老家那邊企業,嘗試開發高端蘋果醬、蘋果醋等系列產品。


《中國教育報》2018年5月22日第01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