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孩子膽小、不自信?可能跟爸爸有很大關係!

“媽媽,我餓了”

“媽媽,我的玩具在哪”

“媽媽,我要去遊樂園”

……

“爸爸,媽媽在哪裡?”

孩子膽小、不自信?可能跟爸爸有很大關係!

在家庭角色中,媽媽永遠是最忙的,爸爸是最閒的!初當爸爸媽媽時,都是新手,毛手毛腳,不會帶孩子很正常。隨著寶寶的成長,爸爸不會帶娃依舊很正常,因為在外打拼呢!但是當媽就不一樣了,從寶寶出生就要開始學習,學習餵奶,學習換尿布溼,學習給寶寶洗澡,學習早教知識等等...所以,媽媽永遠是最忙的。

主要由媽媽帶大的孩子,都有這樣一個症狀:對媽媽過度依賴,幹任何事都非媽媽不可。我家大寶以前就是這樣一個依賴性特別強的寶寶,讓我累得直言再也不生二孩了。

大寶出生後,一直都是我親自帶,就算後來開始工作,也是在家一邊帶娃,一邊寫稿,爸爸則是朝九晚五,加班也常常有,所以寶寶都是我一個人打理照顧。隨著寶寶一天天成長,對我產生的依賴也越來越強。依賴性有多強呢,就連尿尿也必須媽媽抱著尿,媽媽太累想換爸爸抱著也不行。吃飯也必須媽媽喂才吃,不管我餓不餓、忙不忙,都得先伺候好她。

孩子膽小、不自信?可能跟爸爸有很大關係!

孩子膽小、不自信?可能跟爸爸有很大關係!

當媽真的太苦,不僅要帶好娃,同樣也要進入職場拼搏、競爭,為了事業也好,為了補貼家用也好,媽媽們都需要扮演多重角色。帶娃真的太累,為了寶寶好,小到飲食起居,大到教育培養,媽媽基本都會親力親為,媽媽不僅受累,也讓寶寶產生很大的依賴性。

像我這樣又工作、又自己帶娃的媽媽們,即使再累也要分出精力和心思在孩子身上,但孩子可能並沒有按照我們期望的好的方面發展,甚至更壞。比如寶寶為此產生的依賴性,就非常不利於寶寶成長,依賴性強的寶寶普遍都表現為不合群,膽小,不自信,嚴重點甚至會影響正常交際和智力發展。

我自己就能明顯感覺到大寶的膽小害羞,每次和我外出,別人逗她,她都會躲在我身後,也不敢回話。想和其他小朋友玩,也不敢走上前,只會緊緊拉著我的手,眼巴巴的看著。我發現這些問題非常不利於寶寶成長。我也不斷反思,自己帶出來的孩子太“軟”、太“柔”了,是時候讓爸爸參與到寶寶的成長中來了。

所以,只要爸爸有時間,

我儘量會讓他參與寶寶的成長中來,

比如一起做遊戲,一起出遊,

總之多創造一些親子互動。

孩子膽小、不自信?可能跟爸爸有很大關係!

爸爸參與的親子活動效果很明顯,比如拉著爸爸陪我和寶寶一起外出,這時候時我明顯感覺寶寶要比和我單獨出遊時,更興奮、更膽大一些,也會主動去和小朋友玩。別說孩子,我自己就有很明顯的感觸,有爸爸陪伴,就算他什麼都不做,站在我們身邊,我就會覺得很有安全感,有人保護的感覺。相信寶寶這種感受更明顯,因為每次有爸爸陪著外出,寶寶會忽略我,更依賴和親近爸爸,也表現得很自信。

按照老觀念,認為帶孩子是媽媽的事,從而忽視了爸爸這個重要角色。事實上,父親在家庭教育中比母親更重要。有研究表明,父親參與教育的孩子,更多表現出了勇敢、自信、智慧等優秀品質。

然而現實生活中又存在這樣一種現象:

對爸爸帶娃的能力有偏見。

孩子膽小、不自信?可能跟爸爸有很大關係!

打遊戲帶娃兩不誤,簡直是天才!

孩子膽小、不自信?可能跟爸爸有很大關係!

熊孩子總亂爬,用褲子打個死結,

系在嬰兒床的床腳,總爬不掉吧?

孩子膽小、不自信?可能跟爸爸有很大關係!

寶寶:EXM?粑粑我要被商品壓得喘不過氣啦~

讓爸爸帶娃,媽媽不淡定了,說“我家的那個等同於沒有”,這種先天缺陷沒辦法解決,不過孩子在成長,爸爸這個角色也需要成長,並且不可或缺。其實爸爸們的互動能力並不比媽媽差,之所以和孩子互動少,不是能力問題,是意願和方式的問題。

如何高質量帶娃?爸爸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強項,比如思維敏捷,天馬行空,就可以給孩子講故事,或者陪孩子看一部電影,邊看邊講解,來和寶寶進行互動。

大家還有哪些爸爸帶娃的方法,歡迎評論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