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這些「哄娃神器」會傳染手足口,病毒高發期千萬要遠離

這些「哄娃神器」會傳染手足口,病毒高發期千萬要遠離

假期帶娃,最頭疼的就是玩啥。

景區人山人海、又熱又曬,你累得要命,孩子玩得也不盡興;在家宅著,娃第一個不同意,鬧騰起來你也甭想好好休息。

一些兒童遊樂項目就成了首選。

帶娃玩這些,娃開心你省心,簡直兩全其美。

但沒想到的是,這些「哄娃神器」往往暗藏風險,不少孩子因為玩了這些,患上了手足口疾病。

这些「哄娃神器」会传染手足口,病毒高发期千万要远离

海洋球、搖搖車

手足口病毒的溫床

这些「哄娃神器」会传染手足口,病毒高发期千万要远离

海洋球池看起來「自由又美好」,衛生狀況卻不敢恭維。

央視曾曝光過海洋球的衛生情況:部分海洋球池幾天才清潔一次,清潔的方法也只是用消毒水噴灑一下。

这些「哄娃神器」会传染手足口,病毒高发期千万要远离这些「哄娃神器」会传染手足口,病毒高发期千万要远离

想想看,裡面都是孩子的口水汗液甚至尿液,還有一些不講規矩的大人穿著鞋子踩來踩去……難以想象,這些海洋球的下面到底隱藏的都是啥。

搖搖車就更常見了,遍佈社區各個角落,孩子們最愛,不連坐個三次都不消停。

可搖搖車幾乎沒有人去維護,估計一年到頭都不帶消毒的。

不管是海洋球還是搖搖車,都是「你玩玩罷我來玩」,特別容易傳染手足口病。

这些「哄娃神器」会传染手足口,病毒高发期千万要远离
这些「哄娃神器」会传染手足口,病毒高发期千万要远离

家裡娃得過手足口病的家長一回想起孩子的經歷,就心有餘悸:

高熱不退、手口都是泡……

這個傳染病對於 3 歲以下的孩子危害極大,一定不能大意。

手足口疫情爆發

3 歲以下孩子最危險

这些「哄娃神器」会传染手足口,病毒高发期千万要远离

6 個月到 5 歲的娃都有感染手足口的風險,其中 3 歲以下的孩子最容易中招。

大多數的手足口病都是普通型,症狀較輕,不治療也可以自愈。

不過,大約 1%~1.6% 的孩子患病後,會發展為重症手足口病例,並且會有 0.03~0.05% 的概率會導致死亡。

3 歲以下孩子尤其需要注意,他們最容易發展成重症病例。

一但病毒侵入後,會隨著血液循環進入大腦,發展得非常迅速。

最快只要 2~4 天,就能從普通手足口發展成重症手足口。

萬一救治不及時,會引發腦炎、腦膜炎、顱內高壓,甚至導致死亡。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控局 3 月發佈說明,3 月份全國手足口病報告的病例已經達到 2.8 萬例,是 2 月份的兩倍以上,這預示著手足口病逐漸進入流行期。

家長們如果發現孩子有手足口的症狀,一定要密切觀察,耽誤了娃的病情可就麻煩了。

孩子如果有這幾個症狀

可能已感染手足口

这些「哄娃神器」会传染手足口,病毒高发期千万要远离

雖然引起孩子手足口的病毒種類很多,但最開始的症狀基本都是發熱 + 出疹子

如果孩子的手上、腳上、口腔中有類似小紅疙瘩的皰疹,並有發燒的情況,有很大概率是患上手足口病了。

这些「哄娃神器」会传染手足口,病毒高发期千万要远离

而且不止是手、足、口三個部位,病毒隨著血液循環,有時寶寶的膝蓋和屁股上也會長皰疹。

这些「哄娃神器」会传染手足口,病毒高发期千万要远离

大多數的手足口,不用特別治療寶寶也會痊癒。

咱們能做的就是做好護理,讓寶寶少遭罪,儘快好起來。

1、正確退熱

如果孩子體溫超過了 39 ℃,可以給孩子服用美林、泰諾林等退燒藥,幫助緩解高溫帶來的不適。

2、不要擅自給孩子吃抗生素

目前沒有治療手足口的特效藥,家長千萬不能因為心急給孩子吃一些抗生素、中成藥。

藥不對症不僅不治病,反而容易害了孩子。

3、飲食軟糯

孩子口腔皰疹會形成潰瘍,給寶寶吃偏涼軟糯的食物,能緩解孩子的疼痛,比如涼八寶粥就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孩子進食困難,可以請醫生給開些止痛的漱口水,選喝進去也沒啥副作用的類型。

漱口水在孩子吃飯前 10~15 分鐘使用,能有效緩解不適,幫助孩子吃個安穩飯。

4、皮疹怎麼辦

普通手足口病,皮疹不痛、不癢、不結疤,對孩子沒啥影響,所以不用特殊處理,給孩子穿寬鬆、柔軟的衣物,勤剪指甲避免抓破皮疹就夠了。

另外,皮疹不用避水,該洗澡就洗澡,也不怕見風,家裡該通風就通風。

與此同時,為了防止發展成重症手足口,家長們一定要多多觀察。

如果孩子體溫超過 38.5 度 3 天以上,精神萎靡,或有嗜睡的情況,不要遲疑,馬上帶孩子去看醫生。

避免手足口

提前預防是關鍵

这些「哄娃神器」会传染手足口,病毒高发期千万要远离

做好這幾步,降低手足口的發病率,寶寶少遭罪媽媽更省心。

1、接種手足口疫苗

6 月齡以上 5 歲以下的孩子,都可以接種針對腸道病毒 71 型(EV-A71)的疫苗。

在我國,大約 90% 以上的手足口病死亡病例是由於這一型病毒導致的。

而且孩子越小,導致重症手足口病的幾率越大,所以及早接種很有必要,最好在孩子 1 歲前就完成接種。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避免孩子接觸病人,不與他人分享玩具、餐具、洗浴用品,避免感染手足口病毒。

勤洗手,防止病從口入。

不僅僅是孩子,大人外出回家後,也要先洗臉、洗手後再接觸孩子。

尤其要注意的是,給孩子換完尿布,一定要洗手後再去準備飲食或是照顧其他孩子。

3、少去人口密集的場所

除了海洋球、搖搖車等遊樂項目的場所,人群密集的地方往往病毒也更集中。

在疾病高發的季節,儘量不要湊熱鬧,別帶孩子去人群擁擠處玩耍。

娃的健康,離不開媽媽的守護,假期帶娃更是不能掉以輕心。

及時接種疫苗、搞好個人衛生、遠離人群,帶娃過一個健康的五一節。

这些「哄娃神器」会传染手足口,病毒高发期千万要远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