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壞脾氣是親子關係最強的殺傷武器。

脾氣不好,讓孩子不敢親近,不敢跟你敞開心扉,時刻處在擔心受怕中,沒安全感,成長中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

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父母脾氣越大,孩子越頑劣;父母越氣急敗壞,孩子越難管;父母脾氣升級,孩子的壞行為也跟著漸長。

鄰家有個小男孩非常淘氣難管,後來父親居然用繩子把他綁起來打,可這孩子並沒有被打服變乖,僅到三年級,他就徹底不上學了。

父母的思想教育陷入一種奇怪的慣性——他認為吼孩子沒用,就得罵;罵的“力度”不夠,開始打;後來又奉行“棍棒出孝子”。

實際上他不知道自己方向搞反了,力度越大情況越糟。

大人應多給孩子耐心、寬容和信任空間,雖然看著孩子犯錯而不馬上糾正,很考驗父母的承受力,但我們要相信孩子有自我糾錯的能力。

人的成長是一個不斷自我反省、自我糾錯的過程,我們應尊重孩子享受這個過程的權利。

壞脾氣是親子關係最強的殺傷武器。

改變壞脾氣的方法

1. 把發脾氣換做溝通。

隨便發脾氣就像到處扔垃圾,是非常不好的行為。孩子不應該成為我們負面情緒的垃圾桶,與其發火動怒,不如好好溝通。

比如看到孩子作業沒寫完,不要一上來就咋呼、火冒三丈:你怎麼還沒寫?天天就知道玩!等等。孩子會因此而好好寫作業嗎?當然不會,孩子會更牴觸寫作業。

如果你想達到想要的效果,你可以這樣說:你不按時完成作業,我真的很難過。如果你能在半小時內把作業寫完,我會覺得很開心。

直接的表達自己的意願,和如果孩子這樣做,自己的情緒和感受,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讓感情自然順利的流動。這樣做,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和管教。

教育中的“以情理教育”,比大發雷霆效果好的多。讓家中充滿感情和溝通,而不是充滿暴力和訓斥。

父母改善自己的脾氣,看上去是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實際上最終受益的還是自己。

當我們學會與自己的情緒友好相處時,人生的幸福和快樂就會觸手可及。

壞脾氣是親子關係最強的殺傷武器。

2. 靜心思考,真實的面對自己的情緒。

一味的壓抑、剋制脾氣,不是最好的辦法。情緒是無法壓抑的,壓抑的情緒最終會以更失控的狀態爆發。

真正的做法是,學會真誠的面對自己的情緒,認識到:我自己情緒管理不好,和孩子無關。

曾經做企業的時候,老太太處理自己脾氣時有一個成功經驗,就是凡遇到不順心的事,就在辦公室對著電腦或筆記本,把心裡的想法敲出來。

等把所有的怒氣、怨氣、壞脾氣一股腦寫出來後,心中也平息了許多。

這不僅是疼惜自己的一個舉動,也是高效率處理情緒的實用方法,能夠讓我們的思想騰出更多“內存空間”去幹有意義的事,效果非常好。

壞脾氣是親子關係最強的殺傷武器。

3. 學會真實的表達情緒,及時疏導。

我有個同學是公認的好脾氣,做了媽媽後也從不發火。她說之所以從不發火,實際上是因為她會經常與家人表達情緒。

她說不管在外遇到什麼事,被老闆罵也好、被朋友誤解也罷,只要回家跟愛人傾訴一番,心情就會恢復平靜,從不擔心會把負面情緒帶到孩子面前。

當一個人生氣、發怒時,只要給她一個有力的擁抱,並用心傾聽、肯定她的感受,就能夠給對方帶去力量和安慰,對方的情緒一旦釋放出來,表達出來,也就自然會平靜和溫和了。

對於孩子也是如此。

孩子做錯了事,受了委屈後,不需要指責、埋怨和打罵,而是被理解、關愛和傾聽。

當孩子把內心的垃圾倒出來後,才能真正裝得進你的良言和教誨。

家庭教育,其實就是培養孩子的內在精神面貌。家庭教育的目標就是讓孩子形成健康積極的精神面貌,使孩子有面對問題解決的能力,讓孩子能培養出自信和健康的人格,弘揚傳統文化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