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伊川縣投資環境

伊川縣投資環境

伊川縣位於河南省西部,北依九朝古都洛陽,緊臨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南與中國最美的地方——白雲山所處的嵩縣一衣帶水;鄭少洛高速公路把伊川與中嶽嵩山及著名的中國武術發源地少林寺連在同一條線上;西與宜陽縣接壤。伊川總面積1234平方公里,地貌特徵為“一山二川七分嶺”,轄14個鄉鎮369個行政村,總人口85萬,耕地面積86萬畝。伊川縣是全省23個對外開放重點縣、35個擴權縣和鄭洛城市工業走廊縣之一。

伊川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境內文化遺址眾多,范仲淹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程林文化園、邵雍墓、土門仰韶文化等6處文化遺址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伊川因此享有“聖賢之鄉”的美譽。

近年來,伊川縣積極順應國家宏觀調控新形勢積極實施“產業轉型,跨越發展”戰略,,按照“發展新伊川,對接大洛陽”的發展定位,強力推進“三化”進程,縣域經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強勁勢頭。現已具備建成發電裝機總量達222萬千瓦,年產合金鋁84萬噸,鑄鋼件20萬噸的生產能力。伊川工業在鋁精深加工、磨料磨具、機械製造等六大傳統產業穩步發展的基礎上,創新招商引資委託開發、聯合開發、騰籠換鳥等形式,逐步構建起“一區六園”的發展框架。規劃建設了總面積15.87平方公里的產業集聚區、10.972平方公里的濱河新區,承接產業梯度轉移的基礎更加堅實,綜合優勢十分突出,大投入、大建設、大發展的局面業已形成。隨著動漫之都、移動終端產業園、微電子產業園和軟件產業園等一大批省市重大項目的開工建設和陸續建成投產,伊川正在躋身成為產業轉型發展的典範和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排頭兵。

一、區位優勢

(一)交通環境

伊川縣區位條件優越,交通便利。伊川緊鄰自古為“天心地膽”、“九州通衢”的洛陽市,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對外聯繫多元化的優越區位。焦柳鐵路貫穿全境,洛界、洛盧、鄭盧三條省級幹線公路和二廣高速、鄭少洛高速、鄭洛城際鐵路、鄭西客運專線、洛欒高速及洛欒快速旅遊通道匯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以洛陽為中心,在500公里的半徑內可以輻射華中、華北7省4-5億人口,具有龐大的消費市場和生產能力,是投資創業的理想選擇。

(二)服務設施

伊川現有凱悅大酒店、金茂大酒店等三星級以上酒店9家,在建四星級及其以上酒店3家,綜合配套設施完備,接待能力強。

境內現有550KV變電站1個;220KV變電站2個,在建1個;110KV變電站6個,可以保證全年不限電、不斷電。

供水、供熱、供氣、郵電通訊、學校、醫院等基礎設施齊全。

(三)工業資源

伊川縣能源保障十分突出。目前,已探明礦藏37種,主要有煤、鋁釩土、石英石、石灰石、麥飯石、磷礦石、玄武岩、白雲石、石油、礦泉水等。其中,煤儲量5億噸,石油8000萬噸,石英石3億噸,鋁釩土2億噸,麥飯石1億噸,磷礦石1000萬噸。

2011年9月,部署在洛陽-伊川盆地的屯一井在伊川鑽探成功,據測算盆地油氣資源量達4.6億噸。同時,西氣東輸二線途徑伊川,分輸站每年可為伊川工業、民用提供天然氣4.2億m³,可滿足以天然氣作為原料的各類工業項目入駐。

伊川縣是新興工業基地,煤電鋁工業新城。年產原煤600萬噸,年發電100億千瓦時,年產電解鋁84萬噸,年產碳素32萬噸,年產金剛砂50萬噸,年產鑄鋼件20萬噸。煤電鋁、磨料磨具、機械製造、釀酒、建材、生物製藥是伊川的傳統支柱產業,並擁有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

目前,高新技術產業和信息產業正在孵化培育,一大批新興產業項目引領伊川未來經濟發展,對產業轉型升級的帶動作用十分突出。

二、主要投資領域

伊川縣委、縣政府結合伊川便利的區位優勢、豐富的資源優勢和雄厚的產業優勢,通過創新委託開發、聯合開發、騰籠換鳥等形式開展寬領域、大範圍招商活動,規劃出了更大規模、更高規格、更深層次的產業發展格局。明確在優勢產業十個領域開展招商活動,具體情況如下:

一是鋁精深加工產業領域,要充分發揮我縣鋁資源優勢,重點招商引進鋁精深加工和鋁產品終端產業,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電解鋁就地產業轉化率達到100%,鋁工業新城的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二是電子信息產業領域,要重點圍繞手機、電腦等高科技企業開展招商活動,實現電子信息產業集聚發展,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中西部有影響力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三是文化創意及三產服務業領域,要重點依託動漫之都、企業大學、七彩龍都風情園等項目開展招商活動,提升我縣文化旅遊等城市三產服務業的檔次和水平。

四是食品產業領域,要重點依託杜康酒、鑫港食品、聖康核桃等項目開展招商活動,將我縣食品加工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

五是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領域,要圍繞科凌新能源客車項目,積極開展汽車輪轂、汽車鋰電池等相關產業招商活動,培育建設伊川汽車產業園,打造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

六是服裝、鞋帽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領域,要重點圍繞吉美鞋業等項目,積極承接東南沿海地區產業轉移,實現服裝、鞋帽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集聚發展。

七是機械裝備製造產業領域,要發揮我縣傳統產業優勢,進一步引進技術、人才和先進經營理念,實現產品的更新換代和產業的轉型升級。

八是磨料磨具產業領域,要圍繞產業的終端產品,重點引進先進生產工藝,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助推產業煥發生機和活力。

九是種植、養殖產領域,要依託我縣農業產業化“369”工程,重點引進大型種植、養殖企業,切實增加農民收入。

十是基礎設施和城市建設項目領域,要牢固樹立經營城市理念,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學校、醫院等社會事業領域和道路、市政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不斷提升我縣的城市承載能力。

三、開放招商政策

伊川縣對來伊投資的客商從項目諮詢、洽談到註冊登記、辦理營業執照,實行代理制,提供“一條龍”服務、“一站式”審批,對已簽約落地項目建設進行全方位、全過程跟蹤服務,對客商做到“五個有”即“有諾必踐、有求必應、有難必解、有需必幫、有惠必給”;重大項目實行“一個項目、一名縣級領導分包、一個專項服務領導小組、一套服務方案、一包到底”的“五個一”工作機制和外來投資客商在項目徵地時不與當地群眾接觸,在證照辦理時不與有關職能部門接觸的“兩不接觸制度”,對項目建設和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實行首問負責、限時辦結,讓投資者放心投資、安心經營,真正使項目引得進、落得下、留得住,實現政府、企業、群眾“三滿意”。

宜居宜業的新伊川正以她博大的胸懷、張開雙臂,熱誠歡迎有識之士前來投資興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