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農村最後的老銀匠,一隻手鐲手工費一元錢


煅燒、敲打、攢刻、打磨、拋光……一件件首飾經過他們的巧手呈現在人們面前,銀匠這個曾經頗為風光的行當,如今已經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83歲的袁老他自1962年開始跟著二哥當學徒,做起了銀匠的活計,這一干就是50多年。

每天早上袁老騎著三輪載著滿滿一車子的傢什,他都要一一拿出來,擺放在合適的位置,以方便自己在工作時取用,一切收拾妥當,大概需要20分鐘。

聊天的功夫,一單生意上門了。一位大姐拿著自己戴了10年的銀手鐲請袁老給清洗一下,接過手鐲,袁大爺熟練地打開噴槍,開始用火進行加熱,做著拋光的第一道工序。

最後一道工序是用瑪瑙刀對手鐲進行拋光,瑪瑙刀的作用主要是去除手鐲表面的氧化層,經過袁春國細緻的工作,手鐲已經煥然一新了。

前前後後忙活了10多分鐘,只收了顧客1塊錢,在一旁賣水果的大哥笑著說:“你忙活大半天就要了1塊錢,還不夠浪費功夫的。”袁大爺卻說:“就是出來玩,給多少錢都行啊,無所謂。”

袁大爺拿出來一副手鐲說:“這是以前給人家打的,戴了幾年回來找我,說手工打的不如機器製作的好看,用這換了一副機器製作的手鐲。”

袁大爺拿出來一隻機器製作的手鐲和自己手工製作的手鐲對比,無奈地說:“咱做的首飾確實不如機器做的,這兩年來找我們打首飾的人越來越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