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良好習慣的三個層面,父母要早點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一個人是否傑出,主要表現在他的行為上,而行為表現的優劣主要取決於他的習慣。因此,要把一個孩子培養成傑出的人,就必須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良好習慣的三個層面,父母要早點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習慣是一個人在一種情境下,如何應對的自動反應。

我們人類是一種高智能生物,我們是以異常複雜的“社會”的生活方式生活著。我們生下來就會的行為叫本能;除此之外,其餘一切都得學習。

在我們日常生活所進行的行為中,絕大部分的行為都是靠後天培養和訓練。我們把一種行為,教給孩子,然後讓他反覆練習,後來他就“學會”了此種行為。 時間一長,他已經熟練了該種行為,他不用用心想就會做此種行為。此時我們把該種行為命名為“習慣”:像吃飯、走路、睡覺、穿衣、說話、刷牙、洗澡、看書、 接人待物等等。這是行為層面的習慣。

第二個層面的習慣是情感層面的習慣。

我們人類是情感的動物,對待我們周圍的事物,我們總要做出情感反應。我們對待每天接觸的事物總是要做出是喜歡還是排拒的情感反應。除了受自然本性影響外,就是受父母的價值觀和行為的影響。如果一個孩子形成了對某一類事物固定的情感反應,那他就形成了習慣性模式。

比如,有的孩子,一遇到困難就興奮,他渴望戰勝困難後帶來的價值感和成就感;而另一孩子,一遇到困難就沮喪,他趕緊從困難處逃開以避免困難帶給他的壓力。

再比如,有的孩子,當他“給予”的時候他感到非常快樂,也就是說當他能夠給予別人幫助時,他會感到自己有價值因而非常快樂;而另外的孩子,則是當他“獲得”的時候感到非常快樂,也就是說他從獲得別人的幫助或東西而感到快樂。

還有,有的孩子一遇到“好事”的時候就快樂興奮,他會不斷蒐集好事情而使自己快樂;而另外的孩子則是遇到“壞事”時候感到快樂和興奮,他會不斷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生活中壞事情上來尋找快樂和興奮。

良好習慣的三個層面,父母要早點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第三個層面的習慣是思考層面的習慣。

人的思維習慣都是在童年形成的,優秀的人就是從小養成了卓越的思維習慣。然後,他就會不自覺地使用他的思維習慣去加工每天遇到的問題,從而決定自己如何對待的態度。

比如有的孩子養成了從‘陽光’的角度去看問題的思維習慣,他總能找到事情好的一面;而另外的孩子卻總是從“陰暗”的角度去看問題,他總能找到事情對他不利的一面。

再比如,有的孩子,在遇到失敗和挫折時,他總能從自己的角度去找原因;而另外的孩子,在遇到失敗和挫折時卻總能從別人或客觀找原因。

還有,有的孩子,他總能從證明自己優秀的角度去尋找證據,因此他會越來越自信;另外的孩子,卻總能從證明自己愚蠢的角度去尋找證據,因此他會越來越自卑。

良好習慣的三個層面,父母要早點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有的孩子,從小學會了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試著去體會別人的感受;而另外的孩子,卻永遠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永遠無法體會別人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