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滴滴出行低調上線“滴水貸” 佈局金融底氣來自4.5億用戶

滴滴出行低調上線“滴水貸” 佈局金融底氣來自4.5億用戶

公開資料顯示,滴滴出行已拿到支付、網絡小貸、融資租賃牌照

近日,某外資銀行經濟學家在通過滴滴打車出行時,遇到司機請教“想買一輛更好的車,開專車來提高收入,有沒有好的方式貸款?”這位經濟學家調侃自己是“研究宏觀,不接地氣,不熟悉業務”,同時發朋友圈表示“在線等,希望相關從業者給出好的建議”,並在這條朋友圈下面統一回復“為什麼滴滴不推出合適的貸款產品?”

《證券日報》記者日前瀏覽“滴滴出行”APP查詢資料發現,滴滴已經上線在線信貸產品“滴水貸”,稱“隨借隨還、極速到賬、超低利率”,最高可貸額度為20萬元。據瞭解,該產品目前僅在小範圍開放測試,未來或將逐步擴大開放規模。

“滴水貸”業務悄悄上線

打開滴滴出行APP“錢包”欄“保險”選項,找到“借錢”選項打開後,便出現“最高可貸額度200000元,優先獲取滴水貸名額”。點擊頁面下方的“優先獲取滴水貸名額”後,會提示稱“我們會逐步擴大開放規模,屆時將以短信的形式通知您,感謝您使用滴滴的借錢服務”。據瞭解,目前多數乘客都是獲得上述提示。

與滴滴出行APP一樣,打開滴滴車主APP,同樣的流程,在點擊“優先獲取滴水貸名額”後,多數車主出現提示“我們會逐步擴大開放規模,屆時將會以短信的形式通知您。建議您多多接單,保持穩定收入,提高平臺服務等級。感謝您對滴水貸的支持!”

“滴水貸”被藏在一個很深的入口裡,用戶需要通過點擊“錢包-保險-借錢”三個步驟,進入到三級頁面,才能看到這個產品,不是很好發現,由此可見,滴滴出行的態度還是比較謹慎,或是在業務跑通、形成一些數據積累之前還不想大規模放量。

《證券日報》記者致電滴滴出行乘客服務熱線諮詢“滴水貸”業務時,在選擇“滴滴金融”後僅有“保險”選項,沒有“滴水貸”相關選項。

《證券日報》記者撥打滴滴出行司機服務熱線諮詢相關情況,在撥通電話後,通過“滴滴金融業務-滴水貸”兩次選擇後聽到語音提示“尊敬的用戶您好,此熱線為‘滴水貸’業務諮詢熱線,如您諮詢的是快車、專車或順風車等業務,請您重新撥打,按語音提示進行諮詢。”也就是說,“滴水貸”業務的相關諮詢並沒有完全開放。

據瞭解,“滴水貸”業務採取邀請制,對平臺申請車主的滴滴業務數量有要求,還要查詢申請者的徵信。有消息稱,在滴滴的規劃裡,首批白名單用戶數量被設定為10萬,未來將不斷會有新的滴滴用戶可通過自己的APP頁面申請消費貸款。

《證券日報》記者瀏覽多個網貸論壇發現,近日,已有一部分滴滴乘客在“滴水貸”業務的內側中成功進行了貸款,授信額度最高為20萬元。

逐步佈局金融業務

今年1月份,滴滴出行公佈2017年出行用戶數據,2017年全年平臺為全國400多個城市的4.5億用戶,提供了超過74.3億次的移動出行服務(不含單車及車主服務)。這意味著2017年全國平均每人使用滴滴打過5次車。數據同時顯示,去年全年滴滴順風車、快車、拼車服務累計分享座位超過10.5億個。滴滴平臺全年還免費為出租車司機鏈接了11億次出行需求。

根據極光大數據發佈的《2018年2月網約車App行業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最後一週,滴滴出行在網約車行業內排名靠前,在中國移動網民中的滲透率高達12.0%,意味著每100個移動網民中就有12個滴滴出行的用戶。2017年下半年,每天有超過1300萬人使用滴滴出行。同時,滴滴出行的日均新增用戶量為70.4萬人,是神州專車的7倍。

滴滴出行無疑成為了最大的一家網約車平臺,龐大的流量和用戶正是滴滴開展信貸業務的強大支撐。在業界有個不成文的規律,金融是流量變現的工具,也是提升用戶粘性、優化產業鏈生態環境的工具。眾所周知,互聯網信貸這塊億萬級“大蛋糕”早已被各家互聯網巨頭看中。滴滴出行躍躍欲試上線信貸業務,屬於互聯網公司發展畢竟之路。

此前,滴滴出行已經佈局理財和綜合金融服務,去年推出一項名為“金桔寶”的產品,由華夏現金增利提供,可為滴滴平臺綁卡用戶提供餘額理財服務,近7日的年化收益率為4.42%。除此之外,滴滴出行還與招商銀行聯合推出了聯名借記卡,大力發展場景金融向綜合金融服務延伸。滴滴出行App的“錢包”選項中,也早已上線車險、醫療保險、意外險、旅遊保險等相關服務。同時,從公開報道中看到,滴滴出行目前已拿到支付、網絡小貸、融資租賃這三個金融牌照。

事實上,儘管“滴水貸”的上線有些“低調和神秘”,滴滴出行近日也在不斷向用戶推送該產品。《證券日報》記者就曾多次收到類似消息,也曾出現“滴滴滴水貸:缺錢花?滴滴借錢來了”等通知。

據滴滴公關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滴水貸”是滴滴出行與持牌金融機構合作,聯手為滴滴平臺的司機、車主提供的金融服務,目前主要服務於平臺內一定等級以上的司機、車主,未來有可能逐步開放給更多有需求的平臺用戶。

有業內專家表示,“滴滴平臺有天然的優勢,平臺掌握著司機收入情況,這一客戶群體的風控壓力較小;在用戶端,滴滴出行掌握了許多用戶信息,可以分析出大致的職業和家庭狀況。”

還有專家表示,“目前滴滴出行海量流量,已經形成數據閉環,金融是其用戶、流量和數據變現的重要途徑。而保險、信貸(包括汽車金融)、理財等則是利潤率相對較高的業務,發展此類業務是滴滴的必然舉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