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未來人類將以何種方式離開地球?移民前往4光年外的類地行星

隨著人類文明的快速發展,地球的資源也在快速消耗,環境的不斷破壞,人口資源的不斷增加,地球遲早有一天要面臨無法生存的境地,而人類也必須要集體移民外星球才行。

人類自探索宇宙以來,一直在尋找類地行星,尋找適合人類生存的行星,好為未來移民做準備。經過不斷尋找,還真發現了不少的類地行星,但我們只有選擇離地球比較近的才行,太遠的類地行星即使和地球完全一樣,我們也只能放棄,太遠了根本無法到達。

未來人類將以何種方式離開地球?移民前往4光年外的類地行星

而離太陽系最近的一顆類地行星也有4.23光年,大約為40萬億公里。如此以我們目前最先進的太空飛船,每小時5萬公里的速度,需要數萬年的時間才能到達這顆類地行星。

而人類的壽命只有百年左右,也就是說想到達這顆最過的類地行星需要人類幾百代人的努力才行。當然,移民飛船不僅僅是一個飛行器,更重要的它是人類繁衍和生存的家園。我們要在移民飛船生存數萬年,一艘移民飛船相當於一個人類社會,需要有完整的地球生態圈,我們生活中的一切問題,都要在飛船上解決,一艘飛船就是一個人類文明生態圈。

飛船上需要有能夠循環使用的水,還要種植各種農作物,養殖各類肉類動物,保障人類繁衍和生存最基本的物質基礎。解決了人類生存的問題之後,飛船還必須要有一個超級的的推進系統,這是決定人類能夠多長時間到達4光年外的類地行星的關鍵。

我們目前所用的化學燃料推進系統是肯定不行的,它適應不了宇宙中需要的速度,最起碼也要使用核聚變動力引擎,如果人類對反物質能夠應用了,研究出更強悍的反物質引擎那就更好了,這可以大大縮短宇宙飛船到達類地行星的時間。

未來人類將以何種方式離開地球?移民前往4光年外的類地行星

當然,這些準備工作都是以飛船沒有強悍的推進系統為前提的,如果人類在未來經過幾千年以上的發展,宇宙飛船有了光速飛行的能力,到達4.3光年外的行星也只需要4年就可以,準備工作也沒必要太複雜。

還有一種更厲害的,那就是利用蟲洞,現代科學家已經提出蟲洞的概念,而在宇宙中可能有不少的天然蟲洞,如果能夠有議器或其它方法探測到這些天然蟲洞,並對蟲洞對面的空間有探測的能力,或許我們可以穿越蟲洞快速到達宇宙深處。

一旦可以利用蟲洞進行空間穿越,那就相當於是以超光速飛行,4光年的距離可能只需要幾分鐘的時候就可到達。當然這是利用宇宙中天然蟲洞的方法,如果人類文明發展更快,或許數萬年後,人類文明就有能力自己製造蟲洞,像科幻電影中描述的那樣,每艘宇宙飛船都有打開蟲洞的能力,飛船穿越蟲洞,瞬間就可到達幾百,幾千光年外的宇宙深處。

未來人類將以何種方式離開地球?移民前往4光年外的類地行星

這個時候,我們再也看不上這區區的4.3光年的距離,一光年的距離對於人類來說可能就相當於現在幾米的距離,而人類的腳步也會踏遍宇宙的每一個角落,甚至有能力到達宇宙的邊緣,甚至是離開我們這方宇宙,前提是必然要證明多元宇宙的存在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