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五個孩子四個考入清華北大,這對父母的教育方法,值得家長深思

清華北大作為我國最優秀的兩所大學之一,自己的孩子能夠考入其中是無數家長的心願。而有一對來自陝西省延安市的一對吳姓夫婦,卻先後把五個子女中的四個送入了清華北大,最小的女兒現在也辭去了工作,開始備考。

五個孩子四個考入清華北大,這對父母的教育方法,值得家長深思

其實夫妻二人都是普通的農民,並沒有雄厚的家境來為五個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但卻從未放棄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也正是如此,幾個孩子從小就能具有優秀的品質,不僅聽話,而且學習刻苦。

1、獨立性強。


五個孩子四個考入清華北大,這對父母的教育方法,值得家長深思

父親吳治保和母親胡治愛經營著一個水果攤,平時起早貪黑,並沒有太多時間照顧孩子,因而這五個孩子便養成了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每天一早,幾個孩子都跟父母一起起床,完全不用父母挨個叫。爸爸媽媽做飯期間,孩子們便聚在一起接著微弱的燈光背書學習,每逢週末假期,幾個孩子還會跟父母一起勞動。平時父母在外面賣水果,幾個孩子就自己做飯洗衣服,家裡收拾得井井有序。

就幾個孩子從小就能體會到父母的不易,因而更加努力,因為他們知道,只有努力學習才是他們的唯一出路。父母的放手,讓他們更加懂事,更加獨立。

2、學習能夠做到自律。


五個孩子四個考入清華北大,這對父母的教育方法,值得家長深思

著名文學家蕭伯納曾經說過,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幾個孩子每天從起床,就能開始主動學習,不需要別人的催促,互為榜樣。

大兒子吳青峰子在考研期間,不管是不是週末,都能堅持每天六點起床,即便是同學找他玩他也委婉拒絕。在他看來,考研期間,如果稍微鬆懈了一下,有可能會導致考研失敗,那麼就還得再重來一年,不如堅定目標,自我約束管理,爭取一次性考過。

3、能訂立合適的目標與規劃。

五個孩子四個考入清華北大,這對父母的教育方法,值得家長深思

2011年的春節,全家人坐在一起指著年夜飯。這時候,老大吳雲峰突然提出,“五年後,咱們北大、清華見。”聽到大哥的提議,其他四兄妹立即作出了回應,“那你就在清華門口等我們。”

在大哥吳雲峰帶領下,兄妹幾個定下了夢想之約。而作為大哥的吳青峰也發揮了帶頭的榜樣作用,他認真學習,積極幫助父母,更激勵著弟弟妹妹與一起進步。

也正是因為有了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規劃,幾個孩子才能先後考入清華北大。其實,萬事萬物貴在能夠堅持,良好的家庭氛圍也是幾個孩子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4、懂得感恩


五個孩子四個考入清華北大,這對父母的教育方法,值得家長深思

“爸媽從來不說到學校要好好學習的話,說得最多的一句是在外面要照顧好自己。”二兒子吳青峰後來曾感嘆地說,父母對他最大的影響就是讓他懂得感恩。

其實父母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而吳治保與胡治愛夫妻二人,用自己的行動讓孩子們學會了堅強、堅持與堅定。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幾個孩子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


五個孩子四個考入清華北大,這對父母的教育方法,值得家長深思

就這樣,大兒子吳雲峰考入清華大學軟件工程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同年,小兒子吳天峰保送到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大女兒吳大燕於2017年考入清華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攻讀博士研究生二兒子則拿到了北京大學電子通信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的錄取通知書;最小的女兒兒吳改燕從西安醫學院畢業後,也辭去了工作,開始備考,準備完成一家人的北大清華夢。

五個孩子四個考入清華北大,這對父母的教育方法,值得家長深思

一個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家境不好的家庭,是憑藉什麼培養出4個清華北大的學生?其實,這很大程度上在於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家庭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是終生的,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具有不可替代性,這是學校教育和社會中所無法取代的。

有些家庭中父母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總是帶著消極的心態來看待孩子的教育問題,那麼對於孩子的成長也會產生消極影響。

五個孩子四個考入清華北大,這對父母的教育方法,值得家長深思

因此,我為廣大家長推薦這本《哈佛家訓》,這是一本影響千萬人教育理念,改變千萬人教育智慧的育兒書籍,讓家長都能從中受到啟迪,與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幫助孩子構建起經得住考驗的綜合能力框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鑄就世界著名學府學子和社會精英應有的優秀品質。

五個孩子四個考入清華北大,這對父母的教育方法,值得家長深思

哈佛大學先後培養了7位總統,3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數以百計的世界級財富精英。哈佛的教育中有什麼深藏未露的秘密?相信這部哈佛家訓可以給諸位家長答案。

五個孩子四個考入清華北大,這對父母的教育方法,值得家長深思

這部《哈佛家訓》僅需要68.8元,獻給著力將孩子培養成社會精英的家長,培養優秀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