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週末券商大勢研判觀點總結】

1、安信策略陳果:本次因海外疫情導致的下跌是黃金坑2.0,與春節坑1.0相比,黃金坑2.0修復速度會比較緩和;建議關注醫藥、傳媒、通信。

2、國君策略李少君:美聯儲QE工具箱充足,短期過渡平抑流動性風險難度不大;鮑威爾表態和三月份美聯儲降息預期陡增,預計美股調整逐步接近尾聲,此次美股下跌帶來機會的概率比危機的概率大得多;5G芯片等ETF流入金額合計超過100億,籌碼和流動性交換較為健康,新成立的科技公募基金和居民財富等增量資金有望逐步消化科技股下跌恐慌;推薦水泥、工程機械、科技。

3、光大策略謝超:美股處於歷史高位,A股仍在中等水平;外盤波動僅是短期擾動,難以構成趨勢性影響;預計市場不會繼續大幅下跌創新低,即使下跌也建議買進;建議配置5G、建材、汽車。

4、國金策略李立峰:珍惜震盪帶來再次佈局機會,指數震盪向上趨勢仍將繼續;可能與兩會前維穩有關,歷年3月份A股具有春季行情特徵;建議配置5G、光伏、電網。

5、建投策略張玉龍:海外流動性來看,Libor3月美債與3月美國國債利差保持穩定,未出現金融機構流動性枯竭,海外疫情不會造成流動性風險,不會引發海外金融危機;如果國內疫情不反覆預計3月底完成全面復工,則PPI有望回升;建議配置逆週期調節板塊、消費反轉、科技股在回調後可再次加倉。6、招商策略張夏:預計3月A股保持震盪,波動趨緩;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新增確認人數明顯下降,貨幣政策有望更加靈活;美國貨幣政策可能進一步寬鬆,支撐市場流動性,海外市場大跌已釋放恐慌情緒,外部影響趨緩。

7、中信策略秦培景:預計3月進入平和期,不會出現春節後V型反轉,是全年絕佳配置期;美股下跌不會誘發全球系統性風險,國內經濟預計4月恢復至接近正常水平;科技股將分化,優質科技白馬股將勝出

8、海通策略荀玉根:這次調整誘因是外盤大跌,本質是節後流動性驅動市場快速上漲,但基本面差;市場本次修正的時間空間需要跟蹤全球疫情進展和對沖政策;全年來看,企業盈利W型二次築底底,股市整體全年向上格局未變;主線是科技+券商。

9、廣發策略戴康:疫情影響決定未來美股波動,發達經濟體對沖政策有限,類比1990年以來7次VIX指數收盤價突破40歷史經驗,美股將大概率短期企穩5/7;A股風險偏好受海外疫情擾動增加逢低配置機會,A股調整幅度小於美股;建議關注IDC服務器、遊戲、新能源車。

10、天風策略徐彪:全球risk off結束進度取決於全球新增疫情案例數拐點及美國民主黨選舉;Shibor及DR007等利率維持低位,過剩流動性環境未改變;創業板P/E(TTM)50x處於歷史50%分位數,並未進入泡沫化和瘋狂狀態;建議配置遊戲、5G、地產水泥

11、國盛金工劉富兵:短期市場調整都沒有結束;各指數大概率仍處於下跌趨勢中,大概率還會二次築底;以創業板為代表的中小創也不樂觀,創業板調整幅度起碼在300-400目前調整幅度還不夠;不建議抄底。

12、國盛策略張啟堯:海外疫情引發全球劇烈震盪,體制優勢和以我為主的韌性將使A股率先走出本輪衝擊;建議關注電新、TMT、地產基建。

13、天風金工吳先興:Wind全A指數和中證500尚未跌破市場成本線,無需過度悲觀;創業板跌破成本線賺錢效應由正轉負,上行趨勢被破壞,建議對創業板謹慎。

14、興業張憶東:海外市場短期或將有跌深反彈,但未來數週海外仍將受估值和基本面調整的壓制,如估值回到歷史中位數則還有4%下跌空間。中國科技股牛市初期出現的短期波動是長期買入時點。中國科技股行情走向更多要看宏觀政策導向、監管政策、產業未來。3、4月份是科技股優質公司更好的買入時點。短期優先推薦信息消費、以及智慧城市為主導的新基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