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蘇軾的詩詞素來豪放,唯獨這首寫出了別樣的風流

蘇軾的詩詞向來有種大開大合的感覺,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堪稱全才。他的詩詞題材廣泛,豪放自如。他是豪放派詞人,但一點也不影響他的柔情發揮。

那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對亡妻的懷念,並未因生死消亡,陰陽相隔了十年,依然無處話淒涼。這句跨越千年的悼亡詞,讓人至今動容。

蘇軾的豁達不因失意而損分毫,“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的這場旅程,我們彼此是過客,各自修行,各自浮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孤高曠遠的境界,把酒問青天,不見絲毫扭捏作態。敢想就敢問,浪漫與瀟灑並行。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磅礴大氣,無畏過往挫折,想要刺破天空的豪情,全在他的筆下舉重若輕。


蘇軾的詩詞素來豪放,唯獨這首寫出了別樣的風流

他還有一首戲謔之作,是打趣張先的。

張先與蘇軾相差47歲,卻也不妨礙兩個人的忘年之交,互相打趣有些俏皮,也更顯交情深厚。

張先是北宋詞人,與柳永齊名。他的詩多寫男歡女愛,相思離別。雖然不如柳永的作品具有開創性,但含蓄工巧略勝一籌。

張先寫情“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寫盡了幽怨曲折之情,情思未了,春宵已去,東窗未白,殘月猶明。多情的心有千千結,情難絕。

張先身體強健,為人風流,到了80歲依然雄心不老。他娶了一個18歲的小妾,並且大宴賓客,眾人讓張先談談“吃嫩草”的感受,張先欣然作詩一首: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

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蘇軾的詩詞素來豪放,唯獨這首寫出了別樣的風流


於是蘇軾就寫了《戲贈張先》來調侃他: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蘇軾,以他不羈的性格,寫出多元的內容很正常。

而且,這首詩也寫得很形象,張先的滿頭白髮被喻為梨花,小妾的嬌嫩容顏與豔麗的海棠相仿。一樹梨花壓海棠,將老牛吃嫩草的香豔畫面活靈活現地展示出來,有點辣眼睛的感覺。

古代女子地位低下,對於男子的家室格外寬容,所以才會出現十八新娘八十郎的荒謬事件。

好在當代的女性完全獨立,不再會出現詩中女子獨有的無奈。

蘇軾的詩詞素來豪放,唯獨這首寫出了別樣的風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