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盧梭:單字拼讀、字卡、房間變印刷廠的認字方法,真是可憐

盧梭說:“人們在煞費苦心地尋找教讀書寫字的最好辦法,有些人發明了單字拼讀卡和字卡,有些人把一個孩子的房間變成了印刷廠,真是可憐!”

尹建莉的女兒圓圓,剛入小學的時候就能達到三年級孩子的識字量和閱讀水平,背後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當她第一次拿起一本書給孩子講故事時,採用的辦法是不“講”,只“讀”。意思就是不把故事轉化成口語或者“兒語”,完全按照書上的文字,一字字給孩子讀。

她認為,對於一個白紙一樣的孩子,任何詞彙都是全新的,大人眼裡的通俗與否,在孩子眼裡其實都一樣。我們給孩子灌輸什麼,她就接受什麼。在公共場所時,不失時機的指給孩子一些文字,天長日久,圓圓養成一種習慣,只要是字,就想讀出來。

圓圓五歲之前不會自己看書,都是由尹建莉講,五歲之後開始嘗試自己讀書,先囫圇吞棗看大概,再由媽媽將她不認識的字讀一讀,書中的故事情節就被她自己一點點吸收,越讀越多,字也認識的越來越多。

連跳兩級,十週歲小學畢業時,已經讀完了金庸全系列、《簡愛》、《魯濱遜漂流記》、《紅樓夢》等。


盧梭:單字拼讀、字卡、房間變印刷廠的認字方法,真是可憐


關於識字太早破壞孩子的想象力。

很多育兒專家都建議,過早認字會破壞孩子的想象力、讀書的好胃口。

我曾經看到一條關於孩子認字的視頻,視頻中的家長,將大約十個筆畫複雜的成語,寫在了硬紙板上,讓一個一歲出頭的孩子認,長時間堅持,家長讀哪一個成語,孩子能準確的找出來,他們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也有很多網友點贊。

說到認字,很多家長會採取的一種方式就是,用一套自己手寫或者買來的卡片,讓孩子每天對著看,通過視覺記憶的強化來教孩子認字,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閃卡”。

閃卡最早是由杜曼設計的,他最初的意圖其實是為了嚴重腦損傷的孩子設計,實踐證明這樣的方式的確對腦損傷的孩子有效果,之後慢慢被人們用在正常的兒童身上。

二十世紀,美國曾在健康學齡前孩子中推廣過閃卡。後來一系列的跟蹤測試發現,大部分學齡前認識幾百上千字的兒童,到了學齡期,並沒有表現出任何學習成績方面的優勢,有大部分的所謂神童已經忘了之前認識的字,還有少部分神童出現了學習障礙。

針對這一現象,美國腦神經專家以及兒童教育專家做了深入的研究,結果發現兒童大腦中的神經腱只有在孩子主動動腦時才會被點亮,這時才有開發大腦的作用。家長一味追求提前學習、被迫用腦的方式,不但不能加速大腦開發,反而還會出現副作用。


盧梭:單字拼讀、字卡、房間變印刷廠的認字方法,真是可憐


不可迴避的幼小銜接問題。

市面上各色的幼小銜接培訓班,近幾年來也是比較火,這一現象的背後,反映的是家長和孩子的需求,有需求,總會有供給。

著名主持人孟非曾經在一檔節目中談到自己女兒一年級還不識字的問題。


盧梭:單字拼讀、字卡、房間變印刷廠的認字方法,真是可憐


上小學的第一天,女兒全班同學都認得字,只有她的女兒不認識,老師很奇怪的問,為什麼你家孩子不提前上學前班,班上所有的孩子都認識字。

孟非認為,孩子上一年級就是去認字的,幼兒園教的孩子也學了,但是有的東西就是一年級教的。

盧梭:單字拼讀、字卡、房間變印刷廠的認字方法,真是可憐

不去那些所謂的培訓班的後果就是,老師反問他,你是仗著你家條件好嗎?你們家是名人,了不起嗎?你們家孩子就是跟普通孩子不一樣是吧?

嚇得他趕緊讓孩子去上,不能跟別人不一樣。

節目中孟非說到,我們的教育當中,會把一些父母逼到接近於“變態”,關於報班,你到底是妥協還是不妥協?


盧梭:單字拼讀、字卡、房間變印刷廠的認字方法,真是可憐

如何科學認字:於無聲處順勢而為。

01 不“講”只“讀”,完全按照書上的文字,一字字給孩子讀,對低年齡段孩子,未必適用。

雖然尹建莉很多教育方法,值得借鑑,但是關於完全照書上的文字,一字字給孩子讀,未必適合當下的環境。

如今很多家庭都會引入繪本,而繪本的精美之處,往往在於圖畫。


盧梭:單字拼讀、字卡、房間變印刷廠的認字方法,真是可憐


就拿《大衛不可以》系列來講,所獲獎項:1998年凱迪克銀獎、1998年《紐約時報》年度圖畫書、1999年美國圖書館學會年度好書推薦、2001年第七屆日本繪本獎讀者獎、入選紐約公共圖書館“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一百種圖畫書”。


盧梭:單字拼讀、字卡、房間變印刷廠的認字方法,真是可憐


跟孩子讀這個系列的時候,我驚訝,這不就是我兒子的真實生活寫照嗎?洗完澡光著身子亂跑、牆上亂寫亂劃、在外面玩的時候摸爬滾打滿身泥巴、拿出鍋碗瓢盆敲的叮噹響……作者是多麼有養育孩子的生活體驗和細緻入微的觀察,才能將一個孩子的天性表現的如此淋漓盡致。


盧梭:單字拼讀、字卡、房間變印刷廠的認字方法,真是可憐

如果只讀每頁那簡單的文字,真的是太浪費圖畫書的作用,小年齡段孩子的思維,難道不是天馬行空的嗎?

比如讀這一頁大衛站在椅子上夠櫃子上的小熊罐子。一打開,兒子驚訝的發現:“媽媽,大衛家的椅子跟咱家的一樣。”讀的時候,我會加入,櫃子都有幾排、每一排左邊、中間、右邊都放了那些東西,這些東西是什麼顏色,是什麼材質、上面有什麼圖案,其中哪些東西是一樣的,招財貓的手勢如何動等。而讀到大衛打碎花盆的地方,孩子告訴我,媽媽,這是一堆“臭臭”。


盧梭:單字拼讀、字卡、房間變印刷廠的認字方法,真是可憐

臺灣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遊珮芸在2019年第10期《孩子 萌》雜誌《故事捉迷藏——文本之外的加碼演出》一文開頭就說:“我喜歡把繪本比喻為“紙上劇場”。翻開繪本,幫孩子朗讀繪本,就像是在邀請孩子看一齣戲。跟文字書不同,這出戏往往從封面就開始演了,彷彿是舞臺開幕前放在門口的大海報,吸引觀眾入內欣賞。

02 識字未必需要將孩子送去幼小銜接培訓班。

我兒子如今兩歲多,我經常給他讀唐詩,不久前開始,他對書中的“名家鑑賞”四個字很有興趣,問我那是什麼,我告訴他這是漢字:名家鑑賞。於是每次翻到有這幾個字的頁面,他都開心的指出:“媽媽,這是名家鑑賞!”

可能是因為每一首唐詩後面,都跟隨了一個長方形小方格,裡面寫了這麼四個字,重複率高,他敏銳的觀察到了,開始有興趣。

當發現孩子開始注意漢字的時候,家裡零食的包裝袋、外出的指示牌、繪本里面的字,只要是他有興趣,我都會告訴他怎麼讀。

不久前我買了一本劉墉的《漢字有意思》自己看,想找出一些有趣的方法來引導孩子,這本書有趣的地方在於,每個漢字都有一張美麗的手繪圖和一張黑白剪影,讓孩子先從圖像開始認識漢字,從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現代簡體的各體書法,讓漢字的演變變得一目瞭然,舉一反三,每個漢字的“生活照”則通過“找一找”的尋寶遊戲,進一步強化記憶。


盧梭:單字拼讀、字卡、房間變印刷廠的認字方法,真是可憐


比如跟孩子塗鴉的時候,我會像畫畫一樣寫出“下”的篆書,告訴孩子,這個字就像一個人站在桌子底下,上面一橫是桌子,下半部分凸出來的地方是這個人的臉,一短橫,是這個人的伸出來的胳膊,底下是他的腿,這是個“下”字,他立馬跑去餐桌底下,說和他一樣。

也沒有必要一定要買什麼教漢字的書,《新華大字典》裡面就有行書、草書、隸書、篆書等字體,可以找出一些簡單篆書,與孩子塗鴉玩,在玩耍中,於無聲處,認識一些字,不建議做成閃卡機械的學習。


盧梭:單字拼讀、字卡、房間變印刷廠的認字方法,真是可憐


03 捕捉訊號,順勢而為。

沒有必要刻意教孩子認字,讓孩子被動的接受。但如果孩子發出“想認字”的訊號,那就是最合適的時機,不管是書中還是生活中,孩子感興趣的,就是最好的方法。

另外,堅持每天的親子閱讀是關鍵,一方面,培養孩子對於印刷品的興趣、養成閱讀習慣;另一方面,日積月累的積澱,就算沒有刻意認字,平穩過渡一年級也不是太大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