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2019年11月17日

5點50,乘務員大媽敲門叫醒了我,即將到達下一站祖格迪迪,火車旅行+8小時,此行火車總耗時應該接近250小時了,一晚上包廂裡只有我一個人,暖氣特別足,半夜熱醒了脫得只剩保暖內衣睡得特別香。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祖格迪迪

6-05,準時停在祖格迪迪,西北樞紐重鎮,公路既可以前往巴統,也是陸路前往梅蒂亞斯的中轉站,天還很黑,火車站臺旁停了很多出租車、小巴車,在祖格迪迪完全不用擔心交通不便。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下火車咯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黑夜裡的祖格迪迪火車站

跨過鐵軌走向馬路來到火車站候車室,前往“邊境”檢查站時間太早,睡一會等天亮再出去逛,候車室還不如一個餐廳大,一個東方面孔吸引著四周投來的的目光,小女孩直勾勾地看著我看呆了……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祖格迪迪火車站

8點鐘天空已經泛起了魚肚白,準備出發。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在“國界”附近的祖格迪迪

按照劇情發展,閒逛一會後去汽車站乘車至格魯吉亞檢查站通過格方的一道關卡,再換乘專用小巴穿過2km的緩衝區到達“阿布哈茲共和國”檢查站,在那裡經過四道檢查手續就可以入境換乘巴士前往“首都”蘇呼米,再去“外交部”辦理“簽證”,這裡毛主席去過最遠的的地方。儘管那裡法理上仍是格魯吉亞一部分,但作為一個“首都”處於東3區的“獨立國家”所以和莫斯科時間相同(-1h,倒流1小時)過境之後需要手動調整,手機並不會自動調整時間,而且走了一圈又要使用俄羅斯盧布了,非正常的地區只能採用靠得住的夥伴貨幣。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格魯吉亞油價,乘以2.4就是人民幣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祖格迪迪街頭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祖格迪迪街頭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祖格迪迪街頭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祖格迪迪街頭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2020鼠年?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祖格迪迪街頭

沿著馬路前往專門前往因古裡檢查站的汽車站,馬路上行駛著各種小巴車。

9-30準時發車前往檢查站,2拉里,算了一下時間差不多剛好10點到達檢查站,在為數不多的攻略遊記中說檢查站10點才開始上班。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開往因古裡檢查站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準備出發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到達格魯吉亞因古裡警察局

10點過幾分剛好小巴停在格魯吉亞檢查站前,好心的司機老頭指了指辦公室示意我要去那裡,沒想到這是有趣的開始。

天氣微熱,辦公室裡三個警察看到我一箇中國人來到這裡顯得非常開心,索要了我的護照和阿布哈茲的入境許可用來拍照登記備案。

警察A:“你為什麼要去那裡?那裡不好”

我:“那是格魯吉亞的一部分,我來格魯吉亞自然想多去一些地方”(無論怎樣,我不會像少數遊記中為了獲得幫助而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不會像那篇遊記中小姑娘一樣在阿布哈茲聽到槍聲後尋找警察幫助和出入境時說一些違反政治立場的話來討好對方,在任何情況下,我必須保持自己的立場)

警察B翻了翻護照:“你去過三次俄羅斯,你很愛俄羅斯?”

我:“是的,我很愛俄羅斯,我會一點點俄語並有很多俄羅斯朋友。”(不想掩飾乾脆實話實說)

警察B:“Wow,俄羅斯和格魯吉亞你更愛哪一個?”

我:“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格魯吉亞,來到格魯吉亞的中國人都認為這是一個很棒的地方,我也很愛這裡,但事實上我更愛俄羅斯,非常有趣的地方和非常有趣的人”(當時沒過腦子,後來覺得可能會讓警察不高興)

警察A:“不不不,俄羅斯不好。。。”

我:“那你為什麼說俄語?”(我又找死了)

警察A:“你明白的,這是歷史。”

警察B使用手機對著我的護照與阿布哈茲入境許可一頓猛拍後歸還於我,告訴我需要等待答覆。

我趴在窗戶前和警察們興奮地和我聊天,聊著中國製造,我掃了一眼他們的電腦鼠標興奮的說:“這是中國製造!”他們也紛紛拿出手機回應:“這也是中國製造。”

沒想到在這樣一個本該嚴肅兩邊火藥味還沒散去的地方竟然如此和諧,我想那阿布哈茲應該也是安全的,不知道是不是有雙邊協議的關係,進入阿布哈茲必須同進同出,格魯吉亞一側進入就必須格魯吉亞出出,俄羅斯一側進入俄羅斯出去,穿越前往第三地是不可能的,從俄羅斯一側進入同樣是非法入境格魯吉亞。(我很想記錄和諧的瞬間,但警察們拒絕了我的合影的請求)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飄著國旗的因古裡警察局

因為阿布哈茲雖然事實“獨立”,但對於格魯吉亞政府而言仍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不會給我的護照蓋上出入境章,在阿布哈茲的停留時間也計算在我的格魯吉亞簽證時間內。當地人憑藉阿布哈茲護照、格魯吉亞護照、身份證通過極為迅速,我是外國人需要麻煩一些。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格魯吉亞地圖

格魯吉亞是極為分裂的,

阿扎爾自治共和國在上世紀也欲獨立,格魯吉亞中央政府對其動武,兩者領導人都是俄羅斯小弟,雖然同情自治政府但基於格魯吉亞一方有著最大利益俄羅斯決定不摻和,加上當地自治政府後院著火多重打擊之下在2004年被成功收回中央政府管轄。

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與南奧塞梯自治州與格魯吉亞中央政府矛盾、民族積怨已久貌合神離。南奧塞梯在蘇聯解體後便謀求獨立,92年舉行公投要求“獨立建國”以來衝突不斷,經過會談達成有關解決格奧衝突的協議,由俄、格和南奧塞梯三方組成混合維和部隊負責在衝突地區執行維和使命。通過“顏色革命”上臺的強勢總統薩卡什維利將原本親俄的政府倒向北約與美國後違反協定強力收回自治權並進攻南奧塞梯的“自治政府軍”與俄羅斯維和部隊,這場08年8月8日爆發的俄格“五日戰爭”堪稱現代教科書級般的經典戰例,在強大的俄羅斯軍隊海陸空分梯次有序地閃電進攻下格魯吉亞中央政府軍堪稱被吊打像手撕燒雞似的得毫無還手之力全面潰敗,南奧塞梯正式宣佈“獨立”,被遺忘在一邊的阿布哈茲也順勢而為宣佈“獨立”,作為回應俄羅斯正式承認南奧塞梯與阿布哈茲是一個“具有獨立主權的國家”並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從此南奧塞梯至今孤懸于格魯吉亞,從格魯吉亞無法進入南奧塞梯境內,只能持俄羅斯多次簽證從俄羅斯一側進出。

關於阿布哈茲……慢慢道來。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UNHCR,聯合國難民組織

看著人來人往,車來車又走,第一次看到不一樣的車牌應該是阿布哈茲的車牌,竟然也可以駛入格魯吉亞一側,又看到頻繁往來接駁格魯吉亞——阿布哈茲兩地檢查站並印有“UNHCR”(聯合國難民組織)標識的車輛。沒想到一等就是差不多90分鐘,看了看時間11-40,警察向遠處坐在障礙垛上的我揮揮手大喊:“China!China!你可以走了,祝你好運,希望你能回來。”

回了一句“謝謝”(俄語),是的,我終於可以通過了,之前的手續我想也許是在向阿布哈茲方面確認批准函的真偽吧,像這種雙邊開放都兩邊應該是有協議的,看不出緊張的氣氛。看見有些當地人選擇徒步前往河對岸的阿布哈茲檢查站後,原來並不強制必須乘坐車輛穿越,我也馬上決定徒步穿越,我想這一定是一生難忘的時刻。

在走向阿布哈茲的路上,微信收到了一條好友申請但是我還是沒同意。

之前和俄羅斯朋友Vadim、Sasha聊天他們也覺得阿布哈茲有點危險勸我不要前往,我反問一句:“如果我在阿布哈茲遇到危險你們會來救我嗎?”

“當然,Zhang,我們是朋友,阿布哈茲有很多俄羅斯人,我們可以幫你寫信給俄羅斯駐阿布哈茲“大使館”獲得協助或申請簽證,這樣你從北部“邊境檢查站”進入俄羅斯索契我們就可以讓朋友接你。”(這一條在最後的日子裡算是一語成箴,但我沒有選擇這樣做)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走向阿布哈茲,實拍,當地人以為他們出現在我的照片裡極為敏感的讓我刪除照片

格魯吉亞一側樹立著一把手槍雕塑,槍口朝向對岸的阿布哈茲,但已經打結了,標誌著格魯吉亞中央政府期望可以和平統一的希望。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網絡圖,軍事禁區不敢拍照

一座嶄新的橋樑橫跨一條水流不是很湍急的因古裡河,格魯吉亞一側的河邊還有一群人在釣魚,Maps.me地圖顯示河的兩側全是雙方的軍營。穿過格魯吉亞設置的路障與橋頭設立的的軍事崗亭,看著橋上各種禁止標識以及對岸岸邊各種瞭望塔和兵營等等軍事設施讓我內心咯噔一下,因為還要進入沒有敢拍照,鐵絲網與路障使得阿布哈茲檢查站實際情況比照片上更為嚴肅。(盜個圖)

當我走在這座橋上,心中浮現了很多畫面,作為一個外國人出現在這樣一個的衝突停戰的交界區更加吸引眼球,如果任何一方的士兵走火殺死一個外國人推卸責任制造局部衝突等等。努力剋制心中的忐忑走了上去,我不知道走進橋對岸的阿布哈茲會發生些什麼,開始像吃雞遊戲中那樣不由自主的低頭、身體微微彎腰、不走直線,不想過於惹人注目。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網絡圖,“阿布哈茲共和國”

公路上已經設置了路障,人行道被用鐵絲網隔離,右進左出,開始闖關,大致四關,跟著當地人向前走。

第一關阿布哈茲軍人(軍人,不是警察)收走我的護照和批准入境函,打電話檢查確認等待幾分鐘後,看著軍人想要在我的護照上蓋上入境章被我一聲“NO”立刻阻止,如果被蓋章意味著這就是護照上的黑點,不僅格魯吉亞會查我而且申請別國簽證入境也會有問題,代表著不正常的政治傾向。(後來一語中的)

軍人:“為什麼?必須蓋章你才能進入。”

我不好意思的說:“我可以不蓋章或者蓋在另紙上嗎?以前其他的外國人也都蓋章嗎?我還能回到格魯吉亞嗎?”

軍人解釋道;“如果你想進入阿布哈茲,你必須蓋章,別擔心,中國人、德國人、日本人、意大利人,所有的外國人都是這樣沒有任何問題,你應該能回到格魯吉亞。”

“蓋吧。”(大不了回去換護照)

第一關,放行。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2019年11月17日,“阿布哈茲共和國”因古裡,步行入

第二關軍人檢查行李,因為是外國人的原因,自然備受關注需要開箱檢查任何可疑物品,不像當地人那樣只需要用手持安檢儀掃一下,軍人仔細到檢查到我包裡的一枚小型螺絲刀停了下來,我很不解為什麼,指了指我的眼鏡解釋道:“眼鏡上的鼻託需要用的。”

第二關,放行。

第三關是“小黑屋”,由於玻璃粘著黑色貼紙反光得絲毫看不見裡面的情況,交上護照和入境許可函,裡面的軍人打一通電話確認後即可放行,軍人收走了我的入境函只歸還了護照,由於玻璃反光我不知道能不能離開了直至愣了一分鐘後軍人從窗口擺手示意。

第三關,放行。

第四關是傳說中的談話,相當於審查,我沒機會體驗。

大概總耗時30分鐘完成阿布哈茲入境,還算順利,手動把手機時間調整-1小時並把錢包裡的格魯吉亞拉里收起來拿出俄羅斯盧布,從此過上了倒流一小時、滿目俄語不通英語就像在俄羅斯一樣的日子。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祖格迪迪——加利——蘇呼米

通關出來的空地上停放著大量開往各個目的地的汽車,就勉強稱為一座汽車站吧,從阿布哈茲地區因古裡檢查站至“首都”蘇呼米Sukhumi沒有直達車,需要先乘小巴車去Gali加利小城轉車,車費100俄羅斯盧布合11元人民幣(1俄羅斯盧布約合0.11人民幣),距離並不遠作為公共交通還是挺貴的。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飄揚著阿布哈茲“國旗”的土地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加利Gali至蘇呼米Sukhumi小巴班次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Sukhumi蘇呼米俄語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阿布哈茲地區車牌

在這裡第一次仔細看了看阿布哈茲的車牌,和俄羅斯一樣在右側印有“國旗”,甚至車牌號排列組合規則一模一樣,“ABH”代表“Abkhazia”(阿布哈茲),格魯吉亞,亞美尼亞等等國旗都在左側。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Gali,小城加利

接著原地換乘前往蘇呼米Sukhumi的小巴車,車費250盧布合人民幣27左右,大概車程2小時。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我愛加利(俄語)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從加利前往蘇呼米途中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偶遇蘇呼米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蘇呼米火車站

穿過蘇呼米市區,終點在蘇呼米的火車站旁邊的汽車站,蘇聯風味的火車站因為戰爭所廢棄,可惜了,曾經還有開往莫斯科的火車,可以稱之為廢墟了,穿過漫長的人行天橋前往住處,天橋上看著破敗的火車站,包括貨運列車應該也沒有幾趟了。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蘇呼米火車站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青旅環境還不錯

“首都”蘇呼米市區非常小,住宿選擇餘地也不大挺貴,圖便宜所以選擇了蘇呼米最便宜的住處,距離市區3km的郊區小村莊,安靜點、離海邊也很近也不錯,245俄羅斯盧布一個床位合人民幣27元左右,說是床位但老闆娘給了我一個單人間。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小村莊還是挺乾淨的

沿著住處門前的馬路一直步行2.6公里就能到達市區,這是一條主幹道,不遠處的黑海果然名不虛傳,因為戰爭的原因封閉並沒有太多外國人來到這裡,最多的遊客是俄羅斯人和當地人。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初見黑海

天氣極為暖和,我想在這樣安靜美麗的黑海邊待上一天也不會無聊,懶懶的躺著曬一天太陽也不錯。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黑海挺好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紀念碑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和俄羅斯一樣,處處英雄紀念碑

來到阿布哈茲必須要在72小時內辦理“簽證” ,按照“外交部”規定離境時會收回“簽證”,沒有“簽證”無法離開,計劃明天再去辦理,週末可能不工作而且也沒找到“外交部”具體位置在哪裡。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阿布哈茲風景還是有的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議會大廈

議會大廈,已經圍牆了宣傳幕布,“1993-2018,獨立25年”,曾在開始於1992年10月的戰爭中阿布哈茲武裝與格魯吉亞軍隊在這裡展開殊死巷戰爭奪,仍然保留著當年的狀況,牆上依稀能看得見當年的彈孔,在大廈的一角還有辦公人員在這裡辦公。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與阿布哈茲“建交”的國家和地區旗幟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議會大廈一角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議會大廈一幕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已成鬼樓的議會大廈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議會大廈背面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議會大廈背面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議會大廈一角依舊在堅持辦公,注意上方的美的空調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議會大廈內部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勝利廣場

大廈正面是自由廣場,是一個休閒的好地方,中間矗立著多面阿布哈茲“國旗”,廣場左側和右側分別立著和阿布哈茲“建交”的國家/地區旗幟。阿布哈茲“國旗”中綠色代表伊斯蘭教穆斯林,白色代表東正教,紅色代表烈士的鮮血,七顆星是七個城市以及阿布哈茲人七個精神象徵,手掌代表對友好的人歡迎,對侵犯的人會變成拳頭。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阿布哈茲“”國旗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與阿布哈茲“建交”的國家與地區旗幟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阿布哈茲戰爭25年,上方是阿布哈茲“國徽”

阿布哈茲與俄羅斯、南奧塞梯(格魯吉亞“事實獨立”地區)、德涅斯特(摩爾多瓦“事實獨立”地區)、納戈爾諾-卡拉巴赫(阿塞拜疆“事實獨立”地區)、烏克蘭、匈牙利、尼加拉瓜、敘利亞、委內瑞拉、瑙魯、瓦努阿圖以及圖瓦盧等國家和地區“建交”。(跟著俄羅斯混的命運要比之前去的納卡地區“好點”,與納卡地區“建交”的主權國家只有一個亞美尼亞一個,其他都是同樣命運的難兄難弟)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阿布哈茲“國旗”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議會大廈,1993——2018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阿布哈茲的演出活動

注意圖中的手機號碼的國家代碼是+7,這是俄羅斯的手機號,因為這裡不是一個正常的區域,國際組織不可能批准讓這裡獲得自己的代碼,同樣在這裡網絡域名後綴為.ru(俄羅斯),和納卡地區一樣作為附庸。俄語並沒有隨著蘇聯的解體而沒落,多數前蘇聯成員國至今仍然通用俄語,普及度≈母語。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有點熱帶景觀的樣子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首都”市中心隨處可見的廢墟

【地緣政治,大國博弈的棋子】

這個“共和國”在過去的150多年歸屬來回變動,被俄國吞併——俄國自治區——俄國自治共和國——格魯吉亞自治共和國——蘇聯加盟共和國——格魯吉亞境內的自治共和國——92年分離武裝第一次“獨立戰爭”——08年俄格“五日戰爭”中趁亂二次“獨立”獲得俄羅斯承認,俄軍從此大量駐軍“維和”。格魯吉亞要統一十分艱難,不僅無力抗衡俄羅斯,而且這裡生活中所有的一切已經被“俄羅斯化”,戰爭中20多萬原住格魯吉亞族人成為難民逃回格魯吉亞,現居民中阿布哈茲族人、俄羅斯(族)人佔大多數,雖然目前自稱“獨立主權國家”,但距離併入俄羅斯只差一個“公投”名義,已經實際控制所以不用急於一時。這幾年格魯吉亞積極申請加入北約,加深了俄羅斯對於北約東擴的擔憂,俄羅斯採取多項措施加強與阿布哈茲的合作,又引起格魯吉亞的強烈不滿,阿布哈茲再度成為格俄鬥法中的棋子。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宜家?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與阿布哈茲“建交”國家和地區旗幟,俄羅斯和敘利亞旗幟最好認

忙了一天,真的很累,一直到當地時間16點也就是格魯吉亞時間下午17點才吃今天第一餐,每到一地必定先去快餐廳打卡,至於肯德基和麥當勞自然沒有,提前收藏在離線地圖裡的一家來自澳大利亞的快餐廳——Country Chicken,姑且就叫它“鄉村雞”,主要圖它作為稍微正式的快餐廳必定有wifi,也能刷卡而且可能有英語菜單。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這菜單……

錯了,沒有英語,也沒有菜單……看圖點餐,一個小漢堡,一份薯條,225盧布合25人民幣,基本和俄羅斯靠攏,從格魯吉亞而來所以感覺這裡消費都挺貴的,在第比利斯的麥當勞15塊錢就能吃一份薯條漢堡加飲料的經濟套餐。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鄉村雞,服務員對我格外熱心

晚上在青旅和同樣今天剛剛到達這裡的一對來自西班牙的夫婦、一對來自俄羅斯索契的老姐妹聚會,喝戰鬥民族自釀的伏特加,大家挨個演唱自己國家的歌曲,你們猜我……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中俄西國際會議

我也不知道走多久,走一步看一步吧,我是機智、周全的,這一路沒有吃過一次虧。明天“外交部”辦理“簽證”後打算汽車進山,去阿布哈茲最最美麗的地方,國內網站僅有極少的遊記都是常規市區“歷史”打卡,這是沒有被提起的地方。

2019年11月17日,我以為我會死在那座橋上——阿布哈茲“共和國”

小院裡夜深了

在這裡的第一天百般滋味湧上心頭,看著漆黑的夜空、極為靜謐的村莊,如同時空錯亂似的與世隔絕了,外面的世界雖然看著很近但總可望不可即,誰知道在這裡會發生什麼呢?

以後的事,誰又知道呢?沒有人能幫到自己,只有依靠自己,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