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應急響應級別的調整,並不意味著疫情防控的鬆懈!

應急響應級別的調整,並不意味著疫情防控的鬆懈!

2月28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陝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新聞發佈會(第十九場),介紹陝西省調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及疫情防控期間金融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有關情況。

應急響應級別的調整

並不意味著疫情防控的鬆懈

1月25日,根據疫情防控需要,省政府啟動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應急響應。2月27日,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我省新冠肺炎疫情發展形勢,經省政府研究決定,自今日(28日)0時起,將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Ⅰ級應急響應調整為省級Ⅲ級應急響應。據陝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二級巡視員楊保利介紹,這次應急響應級別的調整,並不意味著疫情防控的鬆懈。我省在調整響應級別前,社會防控和專業防控並重,全社會動員、群防群治,採取關閉市場、交通管制、小區封閉管理等社會措施,有效遏制了疫情的擴散。楊保利說,截至2月28日8時全省已連續8天沒有新增確診病例,昨天疑似病例也已清零,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態勢正在拓展。因此,疫情防控工作要向更加科學精準的專業防控轉變。

外防輸入、內防擴散

全面打好“控、防、救、治”組合拳

楊保利認為,隨著社區、農村封閉措施解禁,企業復工復產,社會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正常,人員流動、人群聚集,內防擴散的挑戰依然較大,加強疫情防控這根弦始終不能松,要全面打好“控、防、救、治”組合拳。一是繼續嚴格管控重點人群,嚴防疫情輸入。要繼續在與湖北接壤的安康、商洛省界入口、高速路口開展二維碼查驗,並將信息推送至市、縣,村組(社區)、單位做好健康跟蹤服務。落實海關和“兩站一場”責任,強化風險評估和口岸檢疫,嚴格落實信息登記、體溫檢測和隔離留觀等管控措施,主動做好外籍人員溝通解釋和服務保障工作,堅決防止境外疫情輸入。二是繼續實行分區分級管理,精準落實防控措施。在中風險地區繼續實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策略,低風險地區實施“外防輸入”策略。落實各市、縣、街鎮屬地責任,特別是村組(社區)要實行網格化管理,落實轄區內企事業單位、學校、酒店、商場的防控措施。同時,省上制定標準規範,市縣抓落實,利用二維碼系統登記來陝返陝人員相關信息,由所在單位、村組(社區)採取針對性、差異化管控措施,做到人員全覆蓋、責任全覆蓋。落實好老年人、兒童、孕產婦、學生、醫務人員等防護指南,做好不同風險人群管理工作。三是繼續嚴格落實“四早”措施,切斷疫情傳播鏈。繼續加強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管理,發揮“前哨”作用,及早識別可疑病例,做到應檢盡檢、應報盡報、應隔盡隔。對每一例確診、疑似、發熱病例進行追根溯源,對每一個密切接觸者進行深挖徹查,一例一班、一鏈一長,做到管控措施到人、責任到人,防止疫情傳播蔓延。四是繼續堅持“四集中”原則,強化醫療救治工作。特別是對重症、危重症患者堅持“兩個一切”的救治原則,最大限度降低病死率。要統籌做好其他疾病患者醫療救治工作,做到急重症患者救治有保障、慢性病患者用藥有供應、一般患者就醫有渠道。

精準施策

助力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截至2月27日,駐市43家銀行已復工42家,銀行網點已開業751個。疫情期間,各銀行採取手機銀行、網上銀行、錯峰上班、彈性工作制、輪換上班、網絡辦公、遠程服務等多種方式持續經營,有力保障疫情防控相關金融服務暢通,滿足了群眾日常金融需求。”據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勇介紹,目前我市約有50萬戶小微企業,受本次疫情影響,不少企業面臨訂單減少、生產經營成本增加、流動資金緊張等困難。在政策支持方面,西安市突出“快”“細”“實”。一是突出“快”。針對疫情防控工作和企業面臨的困難,2月1日向駐市金融機構下發了《關於全面做好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發揮金融優勢,積極開闢綠色通道,保障疫情防控期間金融服務暢通。2月3日召開視頻會議,專題分析金融服務保障形勢,研究應對舉措,提出以企業為中心、危中尋機、精準服務,特別是幫助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和解決實際困難。2月8日,西安市政府印發了《關於有效應對疫情促進經濟平穩發展的若干措施(暫行)》,從加大信貸支持、降低信貸成本、降低企業融資擔保費率、加強創業企業融資服務等方面明確了四條金融支持政策。二是突出“細”。2月20日,經認真研究測算,我市發佈《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有效應對疫情、促進經濟平穩發展若干措施實施細則》。這十項政策中的每一項都體現出真金白銀的力度。比如,市級財政將拿出400萬元,對特定行業新增信貸規模和小微企業貸款增量排名前十的銀行分別予以獎勵。此外,政策細則還包括利用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工具為疫情防控重點企業、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小微企業提供流動性支持;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個人和小微企業,在其申請創業擔保貸款時給予優先支持;為融資擔保機構提供風險補償,鼓勵其降低對小微企業的融資擔保費率。三是突出“實”。為突出政策針對性和有效性,會同駐市43家銀行機構,整理完成《西安市駐市銀行機構抗擊肺炎疫情金融服務優惠政策彙編》,加強了特殊時期的銀企信息互通。我市各開發區紛紛出臺相關政策,高新區出臺《關於應對疫情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企業發展的專項政策》,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曲江新區出臺了《西安曲江新區應對疫情支持文旅企業發展的財稅金融政策》,為區內文旅融合企業精準馳援;滻灞生態區制定《關於應對疫情扶企業、穩增長的15條措施》。對於已出臺的政策,將持續推進實施,切實緩解企業痛點,以企業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作為政策有效性的檢驗標準。 此外,西安銀行副行長王欣介紹,西安銀行圍繞落實陝西省“促進經濟發展22條”和西安市“穩定經濟運行21條”,以及陝西省“金融11條”、西安市“金融10條”,持續加大融資支持,全方位、多渠道開展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助力受疫情影響大的行業和中小企業恢復生產,服務市民安全防疫。長安銀行行長王作全介紹,長安銀行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快事快辦原則,建立了信貸審批全流程綠色通道,承諾從調查到貸款發放不超過3個工作日,對特別緊急的企業融資申請做到當日受理、當日審批、當日放款。簡化授信申報材料和貸時核准程序,對由於客觀原因貸款前提條件無法落實的,釆取先放款,後完善前提條件的方式確保信貸投放效率。簡化特殊時期賬戶業務辦理的流程,開戶及變更業務無需預約,實現賬戶“即開即用”。優化“非接觸式服務”,大力推介線上金融服務,對個人電子銀行渠道手續費全免,對企業電子銀行渠道實行7折優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