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德國景點:二戰後柏林的歷史見證,藍色多瑙河,哥特式建築的典範

柏林牆

柏林牆是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圍繞西柏林建造的界牆。於1961年8月13日動工興建,後經過多次改建,是二戰後柏林歷史的見證。柏林牆是一條窄長的帶狀禁區,由12千米長的水泥牆和137千米長的鐵絲網組成,包括253個岸望臺、270個警犬樁、136個碉堡。另外,還建了很長的鐵柵欄、自動射擊系統和巡邏道,具有一觸即發出信號的報警作用。柏林牆還設有7個過境通道,其中有一個專為盟軍、外交官和外國記者使用。

德國景點:二戰後柏林的歷史見證,藍色多瑙河,哥特式建築的典範

波茨坦廣場和勃蘭登堡門一帶是柏林牆最壯觀的兩個地段。柏林牆於1989年被推倒。兩德統一後,又在原來的位置重建一堵象徵性的柏林牆。如今的柏林牆只有70米,但保留了原來柏林牆的舊貌,人們通過參觀可以重新憶起那段歷史。


德國景點:二戰後柏林的歷史見證,藍色多瑙河,哥特式建築的典範


多瑙河

多瑙河是歐洲第二大河,被人讚美為“藍色的多瑙河”。發源於德國西南部,自西向東流經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地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烏克蘭,在羅馬尼亞的蘇利納附近注入黑海。它流經9個國家,是世界上幹流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全長2850千米,流域面積81.7萬平方千米。上游流經崎嶇的山區。河道狹窄,中游河谷較寬。河道曲折。

德國景點:二戰後柏林的歷史見證,藍色多瑙河,哥特式建築的典範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又名聖彼得大教堂。位於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是德國最大的教堂。科隆大教堂始建於1248年,後幾經重修和擴建。教堂採用哥特式建築手法,是中世紀歐洲哥特式建築藝術的典範之作。

德國景點:二戰後柏林的歷史見證,藍色多瑙河,哥特式建築的典範

整個教堂由磨光的石塊砌成,佔地8000平方米,包括正廳、多個禮拜堂和眾多塔樓。大教堂還是一座藝術的寶庫,內收藏著雕塑、壁畫、手工藝品等大量的藝術珍品,其中以15世紀早期科隆畫派畫家斯蒂芬·洛赫納的壁畫最為著名。


德國景點:二戰後柏林的歷史見證,藍色多瑙河,哥特式建築的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