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30歲之前靠簡歷找工作,30歲之後靠什麼?

30歲之前靠簡歷找工作,30歲之後靠什麼?

今天一大早經過江門高新區,看到路邊一個小區域裡,聚集了十多家工廠在招聘會。

好奇下車去看看熱鬧,一走過去就有幾個戴著口罩的帥哥和美女圍上來,搶著問我要找什麼工作,招聘的單張不停往我手裡塞。

現在的招聘基本簡歷也不用,只要你願意,專車接送你到廠,馬上能辦入職。

但是從現場的狀況來看,招聘的人比來找工作的人還要多,來找工作的就四五個人,然後看看,問問就走。

昨天才寫完一篇關於江門舉薦人才的文章,看來現在江門缺的不是高級人才,而是普工和藍領人才。

雖然江門出臺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專車跨省接員工,員工返程車費報銷,各種補貼與獎勵。

30歲之前靠簡歷找工作,30歲之後靠什麼?

但是還未能真正解決到很多中小微企業的用人問題。

看來疫情帶來的用工荒還在延續,江門很多製造業是復工了,但是復產還真的談不上。

很多製造業生產車間的產能都只能維持在30%左右。

疫情期間,最能檢驗你的所在企業公司的硬實力,有沒有裁員、降薪、待崗、停業、發不出工資、倒閉等等,其實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發生。

話又說回來,現在很多企業和公司都在加大力度進行招聘,因為疫情讓很多企業的人才大量流失,現在人才市場中其實是有很多優質的人才資源讓我們選擇。

作為我們求職者來說,現在也是一個很好的換新工作機會。

之前有個女生跟我訴苦,她是92年年,6年的相關行業經驗,簡歷和資質都非常好,但是卻不被聘用。

為什麼呢?她回憶說,面試時,HR問了她幾個問題,她是沒有準備,只是帶著簡歷去,結果問題答得不著邊。

30歲之前靠簡歷找工作,30歲之後靠什麼?

面試時的三個關鍵問題

第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跳出現在的企業?

第二個問題:你面試我們現在這個職位,你有沒有能拿得出手或者被市揚證明過的案例?

第三個問題:你來我們公司面試,你對我們公司哪一個項目或者業務有所瞭解?

可以說,這三個問題,只要問到任何一個求職者,有90%的都是回答不上。

很多求職者在面試時,只帶上了簡歷,卻沒做任何的準備。

我們都記得,剛畢業時,都是拿著簡歷,就能找到工作。

對的,但這是你30歲之前的做法,或者說是在你沒有工作經驗和人脈資源時的做法。

那時的簡歷可能就是說從什麼學校畢業,什麼專業,應聘什麼職位,頂多就是在校期間獲得了什麼獎或者參與過怎樣的工作。

然後入職後還經過一系列的培訓再正式進入工作崗位,這是大多數人30歲之前的人生。

但是30歲之後你還是拿著相同的簡歷,只是簡歷中的工作經驗多寫了幾行內容,如果想獲得高薪或好的職位,這真是相當困難。

因為在30歲之後,我們拼的已經不是簡歷所能覆蓋的。

有一位朋友去面試,她帶著幾百萬閱讀量的自媒體大號,行業大佬的評價與推薦,還有品牌合作的成功案例,用戶的好評度。

普通的面試者拿著簡歷來,她卻帶著資源和人脈,這就是完全不一樣的對比。

30歲之前靠簡歷找工作,30歲之後靠什麼?

飛得越高的人,拼的不是表面才華,而是背後後我們看不到的軟實力。

發現很多的年輕人在找工作時都比較佛系,這可能也是一種人生態度,但是當你各種實力和證明還不足時,是沒有底氣去佛系求職。

當你沒有目標,沒有準備,就肓目去面試求職,失敗的概率其實都能預測到。

人生最大的謊言,就是找一份好工作。

當你連什麼是好工作,也沒有做好自己求職的定位時,好工作只能是意義上的存在。

更可怕的是,我們職場人還有一個最大的強勁敵人,就是時間。

當我們年輕的歲月不再時,你將會遇到更多沒想過的問題:如房貸,婚姻,家庭,教育,醫療等等,所以說,越長大越煩惱。

在人生的歷史長河裡,最可怕的是走一步算一步。

30歲之前,就需要為30歲之後做好準備,30歲之後如果還沒建立起自己的換城河,將會註定未來職場的道路會越來越難走。

現在的我們可以還在為簡歷而工作,但從這一刻起,我們應該開始規劃已有的資源,為30歲後的自己謀劃一個可發展性的藍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