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核桃種植低產原因及增產技術措施,高不高產,全靠它,建議收藏

由於長期以來對核桃管理粗放,加上自然災害及病蟲害發生,嚴重降低了核桃的產量,為此,筆者總結了一些經驗,制定了一系列增產措施,供果農參考,以保證核桃產業增產、增收。人們習慣將其稱為代效作物,其實主要是其潛能沒有被挖掘,橫向看,我國核桃平均每667 m2產量僅70 kg左右,不及世界核桃生產先進國家美國平均每667 m2產量300 kg的1/4,縱向看,我國仍有百年生核桃樹單株結果716 kg(雲南省文平縣龍街鎮青禾早村五組候紹文家)的高產紀錄,而我國核桃平均單株產量不足10 kg,因而核桃增產的潛能是巨大的。

核桃種植低產原因及增產技術措施,高不高產,全靠它,建議收藏

1、我國核桃低產的原因

1.1 核桃生產的立地條件較差

由於核桃為深根性作物,對環境適應能力較強,長期以來,核桃園大多建在土壤瘠薄的山旱地,土壤流失嚴重,土壤養分含量低,水分缺失,核桃的正常生長結果沒有保障。甚至有的越界種植,種植在適宜區範圍之外,核桃為喜溫暖溼潤的生長環境,不耐嚴寒,高溫,我國南方太熱的地方栽培時,夏季絕對高溫超過40 ℃時,生長結果受到嚴重影響,許多核桃沒有果肉,呈“空苞”現象;而我國北方高海拔地區栽植時,枝梢冬春季易發生抽條現象,影響花芽分化,不利結果,而近年來,由於種植核桃比較效益高,核桃管理較粗放,各地形成種植熱潮,越界種植現象很普遍,而在適宜區之外種植的核桃大多低產低效,甚至有部分根本就沒有產量。

核桃種植低產原因及增產技術措施,高不高產,全靠它,建議收藏

1.2 種植密度過稀

核桃為大冠樹種,進入結果期之後,單株佔地面積較大,而我國傳統種植品種多為晚實核桃,進入結果較遲,因而生產中核桃普遍種植較稀(多在22株/667 m2以下),種植過稀的情況下,光合面積小,覆蓋率低,不利光合產物積累,產量較低。

1.3 對品種特性瞭解有限,管理盲目性較大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核桃產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一個主要特徵是早實核桃的發展受到重視,成為生產的主流,但早實核桃與傳統的晚實核桃在管理上有天壤之別,早實核桃抗性差,易成花結果,管理不當,樹勢易衰弱,結果能力會大大降低;而晚實核桃幼樹長勢旺,童期長,成花能力差,結果極少,生產中有“桃三年、杏四年,想吃核桃七八年”的說法,對品種特性瞭解不深不透,必然導致管理盲目,走彎路,不利產量提高。

核桃種植低產原因及增產技術措施,高不高產,全靠它,建議收藏

1.4 授粉樹配置不足

授粉不良是核桃生產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核桃雌雄異花,為異花授粉樹種,由於核桃同一品種雌雄花開放較特別,開放早晚不同,栽培品種單一的情況下,多不能很好的實現授粉,導致坐果率低下。

1.5 自然災害頻繁發生

近年來氣候異常,春季的霜凍、夏季的高溫乾旱、冰雹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核桃的生長結果條件惡化,導致減產或絕收。

核桃種植低產原因及增產技術措施,高不高產,全靠它,建議收藏

1.6 管理粗放

由於核桃為深根性作物,加之核桃果實採收較早,花芽分化時間長,分化較充分,因而傳統核桃栽培中極少施肥、澆水、修剪,但每年仍有一定的產量,有“鐵桿莊稼”的稱呼,其實這是一大誤區,導致核桃管理中普遍粗放,表現土壤沉實,肥水欠缺,核桃園及樹體通風透光性不良,樹體死枝枯梢現象頻發,核桃產量的形成受到限制,產量難以提高。

核桃種植低產原因及增產技術措施,高不高產,全靠它,建議收藏

1.7 病蟲害氾濫成災

核桃為不成林樹種,在零星種植的情況下,病蟲害發生輕,而一旦規模成片種植時,由於群落為危害核桃的病蟲害提供了充足的食源和生存條件,病蟲害會嚴重發生,對產量的形成構成嚴重威脅。

1.8 採收過早

核桃果實增重最快的時期是果肉開始變硬到果實青皮開裂這段時期,而近年來核桃生產中早採現象日益突出,大多在果肉稍硬時,就開始採收,這樣一方面導致果實品質變差,沒有香味,另一方面嚴重影響產量的形成。

核桃種植低產原因及增產技術措施,高不高產,全靠它,建議收藏

2、提高核桃產量的措施

造成核桃低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而在生產管理中要多管齊下,採取綜合措施,以提高核桃產量,促進核桃生產效益的提高。

2.1 適地種植

核桃喜歡溫暖溼潤的環境條件,適宜在年均溫9~16 ℃,極端最低溫-25 ℃以上,無霜期超過150 d,年降雨量大於700 mm以上的地區,均可種植。核桃在臨界適宜區邊緣栽培時,要選擇冬季極端低溫高於-25 ℃,霜凍較輕,夏季相對涼爽的山區為宜。在山地建園時以南坡為佳,要避開風口、低窪易發生霜凍的地方建園,為核桃的高效生產打好基礎。

核桃種植低產原因及增產技術措施,高不高產,全靠它,建議收藏

2.2 選擇良種種植

核桃品種不一樣,其抗逆性、豐產性有較大差異,象遼核1號、中林5號、魯光、豐輝等品種進入結果期早,豐產性強,種植這類品種,有利產量提高。由於各地氣候各異,我國核桃品種繁多,各地應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選擇好的當家種植品種,這是奪取核桃高產,提高核桃生產效益的關鍵環節之一。

2.3 合理密植

為了提高核桃早期產量,在核桃生產中可採用計劃密植的方法,山地種植早實核桃時可採用2 m×5 m的株行距栽植,在進入盛果期後,再改造成4 m×5 m的。計劃密植時,可採用3 m×5 m的株行距栽植,在進入盛果期後,再改造成6 m×5 m的。這樣可有效的提高幼樹期光合覆蓋率,增加光合產物積累,對前期產量的形成是非常有益的。

核桃種植低產原因及增產技術措施,高不高產,全靠它,建議收藏

3、建園時配置好授粉品種

在建園時應注意雄先型品種配雌先型品種,促進授粉,同時應注意品種的熟性,一般早實性品種和晚實性要分開,早實核桃雄先型和雌先型之間,晚實核桃雄先型和雌先型之間可相互授粉,生產中應注意合理搭配品種,一般授粉品種應占到栽培總株數的20%~30% 。目前生產中栽培的品種中,西林2號、西扶2號、中林5號、維納、吐來爾、強特勒雌雄花部分相遇,可以自花授粉,但配置授粉品種後可提高坐果率;香玲、魯光、遼核3號、遼核4號、溫185、扎343等品種雌雄花不相遇,栽植時一定要配足品種,一般西林2號、西扶2號、香玲、魯光、扎343的花與遼核3號、遼核4號、溫185的雌花期部分吻合,前者可作為後者的授粉樹;扎343和溫185的雌花部分相遇,可相互授粉。

核桃種植低產原因及增產技術措施,高不高產,全靠它,建議收藏

4、加大早實核桃的普及力度

早實核桃有較強的分枝能力,多為短枝型品種,樹冠小,易成花,進入結果期早,在適應範圍內應加大早實核桃的種植比例,以促進產量提高。

核桃種植低產原因及增產技術措施,高不高產,全靠它,建議收藏

5、加強管理

5.1 強化土壤管理

創造疏鬆肥沃的土壤條件,以利樹體健壯生長,為核桃生長結果打好基礎。河灘地大多土層較薄,治理時應以客土墊厚為目標,通過拉運園處土,將土層墊厚達1 m以上;山區園地改良的目標應為加強水土保持,可通過人工整修,機推整理等方法,將坡地整平,減輕水土流失,變跑肥跑水跑土的三跑田為保肥保水保土的三保田。核桃樹栽上後,應以疏鬆和培肥土壤為目的,在幼樹期對核桃園進行擴穴深翻,每年向處挖50~100 cm,挖深在60 cm以上,通過3~5年,將全園土壤進行一次深翻,以疏鬆土壤,減少根系生長的阻力,促進形成強大的根群,增強樹體的吸收功能,保證樹體旺盛生長。有條件的在挖好的溝內填埋作物秸稈或雜草,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培肥土壤,效果更好。另外幼樹期要注意及時除草,防止雜草生長與核桃樹爭肥爭水,影響核桃樹生長。

核桃種植低產原因及增產技術措施,高不高產,全靠它,建議收藏

5.2 增施肥料,增加養分供給

肥料是核桃生產的物質基礎,核桃生長量大,喜肥,生產能力與肥料的供給能力成正相關。核桃生產中肥料施用時應重點抓好採果後、開花前、堅果發育期等關鍵時期。採果後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適當配合遲效性磷鉀肥施用,花前及堅果生長施肥應以速效性肥料為主,注意氮磷鉀配合施用。核桃施肥時施量的確定要綜合考慮樹體大小、結果能力高低、樹體供給養分能力的大小、肥料養分含量的高低等因素。一般幼樹期全年每株施用農家肥25~50 kg,施用純氮50~100 g、五氧化二磷20~40 g、氧化鉀20~50 g;初結果樹全年每株施用農家肥50~100 kg,施用純氮200~400 g、五氧化二磷100~200 g、氧化鉀100~200 g;盛果期樹全年每株施用農家肥300 kg左右,施用純氮600~1 500 g、五氧化二磷400~1 000 g、氧化鉀400~1 000 g。

核桃種植低產原因及增產技術措施,高不高產,全靠它,建議收藏

6、大面積普及覆蓋栽培

我國北方降水稀少,年降雨量分佈不勻,春旱、伏旱現象嚴重,對核桃生長結果影響較大,生產中可大面積的普及覆蓋措施,通過秋季豐水期對樹盤或栽植行用砂石、地膜或作物秸稈覆蓋,有效的抑制土壤水分的蒸發損失,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可大幅度的提高核桃產量。這對於沒有灌溉條件的核桃園,增產效果是十分明顯的,應大力普及。

核桃種植低產原因及增產技術措施,高不高產,全靠它,建議收藏

7、創造豐產樹體結構

在核桃樹葉開始變黃到落葉前,對樹體進行修剪調節,以培養內膛充實,樹體豐滿,結構合理的樹體結構;幼樹期要儘量對樹體少刺激,以促進枝條及樹勢緩和,儘快結果,要多留輔養枝,增加光合面積;結果之後的枝視空間有無進行改造,要嚴防背後枝奪頭現象的出現;在進入大量結果期之後,要注意疏除背後枝,生長衰弱的下垂枝,防止結果部位外移,樹體進入衰老期,要加強徒長枝的利用,以填補小枝幹枯出現的空間,增加有效結果部位,提高結實能力。

核桃種植低產原因及增產技術措施,高不高產,全靠它,建議收藏

8、提高病蟲綜合防控能力

危害核桃的病蟲害主要有枝枯病、梢枯病、炭疽病、黑腐病、白粉病、褐斑病、舉肢蛾等,密植栽培由於群體密度大,危害重,在生產中應加強防治,生產中應注意及時剪除乾枯的病枝病梢,清除田間落葉病果,在發芽前噴1次2°Be石硫合劑,發病初期噴0.3°Be石硫合劑或50%甲基託布津1 500倍液,50%退菌特800倍液進行防治。

核桃種植低產原因及增產技術措施,高不高產,全靠它,建議收藏

9、積極應對災害性天氣

有澆水條件的核桃園在霜凍前澆水,降低地溫,推遲萌動期,可避免霜凍危害。一般在萌芽後至開花前灌水2~3次,一般可延遲開花2~3 d。春季樹體塗白邊可延遲發芽開花2~3 d,能防止樹體遭受早春回寒的霜凍。 利用噴霧設備,在將發生霜凍的黎明,向樹冠上噴水,有一定的防止霜凍效果。事先在園內每隔一定距離設置發煙堆(用稻稈、草類或鋸末等),可根據當地氣象預報,於凌晨及時點火發煙,形成煙幕,以提高溫度,保護樹木。也可用點燃防霜劑的方法進行霜凍防治,防霜劑一般按硝酸銨20%~30%、鋸末50%~60%、廢柴油10%、細煤粉10%配製。

核桃種植低產原因及增產技術措施,高不高產,全靠它,建議收藏

10、適當晚採,增加產量

採收過早,核桃生長不充分,導致種仁不飽滿,產量低。因而核桃應在充分成熟後採收,一般應在青果由綠色變為黃綠色,約有30%的果實青皮自然裂開時採收最佳。

核桃種植低產原因及增產技術措施,高不高產,全靠它,建議收藏

綜上訴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各位種植戶朋友參考學習,如果大家有更專業的知識願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幫忙,轉發、點贊、關注一下筆者,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