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蚌埠:吹響奮力完成經濟增長目標“集結號”

2月29日上午,蚌埠高新區迎賓大道旁的大富機電總部基地5G產業園項目的建設工地上,幾十臺大型施工設備在細雨中迎風而立,建設者們按捺不住早已迫不及待的心情,摩拳擦掌著準備開始新一年的奮鬥。

作為這次安徽省貫徹“六穩”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現場推進會的主會場,蚌埠有總投資316億元的18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主要分佈在5G產業和硅基、生物基新材料製造等領域,投資總額約佔全省的四分之一。這次集中開工,再次吹響了蚌埠奮力完成全市經濟增長目標的集結號。

復工復產

在毫不放鬆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為加快推進全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一系列措施從蚌埠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密集發佈——2月9日,出臺《關於有序做好全市企業復工的通告》;2月11日,出臺《關於紮實做好復工企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2月17日,印發《蚌埠市復工復產企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試行)》;2月20日出臺通知,要求在確保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分區分級安全有序推動工業企業復工復產……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的階段,蚌埠市及時調整工作部署,堅持從“全力抓疫情防控”向“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轉變、從“全面嚴防嚴控”向“精準嚴防管控”轉變,更加註重科學管控、精準施策,確保本地疫情全面可控、輸入風險全面防控。

精準到點、到人抓疫情防控,精準到企業、到生產線抓復工復產——

組織方面,蚌埠成立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領導小組,建立“實地巡查+會議調度”工作機制,持續開展“四送一服”專項行動,市領導帶隊原則上每天滾動巡查企業8家左右,每週循環一輪,實地查看復工生產和疫情防護情況,及時協調解決問題。每個復工復產企業也都積極落實主體責任,制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提升員工防護意識。

政策方面,第一時間啟動2020年製造強市等政策第一批獎補項目資金撥付工作,成為全省首個提前預撥政策資金支持中小微企業的城市,首批預撥資金共計6285萬元,128個項目獲得支持。

用工方面,在全市43個有扶貧任務鄉鎮,全面推廣固鎮縣新馬橋鎮服務農村勞動力就業“123工作法”,有序有效促進貧困勞動力返崗務工。縣區人社部門對轄區內企業缺工情況及招聘工種、薪酬待遇等情況進行摸排,鼓勵引導返鄉人員就近就地就業。

交通方面,市縣之間卡點該撤銷的一律撤銷,加強物流運輸保障,嚴禁擅自設卡阻攔、阻斷貨運通道等違法行為,確保復工企業核心員工、技術骨幹及時到崗,確保原料進得來、產品運得出、物流送得到……

截至目前,市“十強”和“三十佳”工業企業全部復工、全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全部復工、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98.7%、省大新專計劃續建項目復工率88%、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復工率87.4%。

招商引資

2月17日,長安保險註冊地正式從北京遷至蚌埠高新區,標誌著蚌埠市委市政府謀劃長達一年之久的引進長安保險項目正式落地生根,成為安徽省第二家法人保險機構。而這同樣開創了地方政府與地方AMC公司聯合救助金融機構化“危”為“機”的先例,為國內通過市場化手段化解金融風險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道路。

“蚌埠高新區在疫情期間雲辦公,安排專人建立線上溝通平臺,指導企業準備材料,並提前進行線上審核。”長安保險負責人對蚌埠良好的營商環境讚不絕口。

無獨有偶,在2月29日的集中開工項目中,高新區雷士照明家用電器項目,其控股股東德豪潤達上市公司總部也已從省外正式遷入蚌埠高新區。南方銀谷總部基地及未來科技城項目,也將建設南方銀谷總部大廈、研發中心等,把上市公司總部遷址至蚌埠經開區。

好消息接踵而至。2月19日,省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了生物基新材料產業發展政策,為蚌埠硅基、生物基主導產業加速發展提供了重大利好,雙輪驅動發展羽翼漸豐……翻看此次集中開工的項目表,豐原年產3萬噸維生素鹽類項目、年產3萬噸赤鮮糖醇項目等生物基產業項目也於昨日集中開工,同樣展現出企業搶抓機遇的敏銳眼光。

據瞭解,截至目前,全市各縣區及市直產業招商工作組在談億元以上項目42個,預計總投資604.6億元。

加強線上對接。採用電話、 微信、在線會議系統等方式,加強“線上”招商,保障重點在談項目在疫情防控期間不斷檔、不掉線,警用安防產品及納米銅襪生產基地建設等6個項目正式簽約文本郵寄至企業,政企雙方簽字後協議即可生效。

緊盯重點項目。目前在談的42個項目中,總投資5億元以上項目16個,預計總投資356億元,投資總額佔全部在談項目的58.9%。

築牢基礎工作。抓好在談項目前期基礎工作,針對38個意向項目,按照有關投資合同書審查程序進行評審,做好項目地塊選址、廠房裝修設計工作,待雙方互訪考察確認後簽約。

(李揚 和鵬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