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戰疫必勝:想打贏這場持久戰,調整心理狀態是最重要的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牽動著大家的神經。

不少人出現心理失衡,產生焦慮、恐慌等負面情緒,這就導致了日常的工作、生活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面對疫情所帶來的心理不適,我們該如何調整好心態,積極有效應對呢?

面對疫情,我們可能會出現以下這幾種負性情緒:

漠視,不相信事實,存僥倖心理。

戰疫必勝:想打贏這場持久戰,調整心理狀態是最重要的

在最初得知疫情信息時,一些人會對事件的嚴重程度予以漠視或否認,認為都是以謠傳謠。

或者存在僥倖心理,覺得沒那麼嚴重,就算有病毒也不會傳染到自己身上,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然後不做任何個人防護。

恐懼,過度緊張害怕。

戰疫必勝:想打贏這場持久戰,調整心理狀態是最重要的

隨著疫情的不斷髮展,人們最常見的情緒反應是恐慌。

這類反應的後果會使人失眠與焦慮。

輕度的緊張和焦慮,是可使人能迅速進行有效防護,是無害的。

高度的緊張則會造成過度恐慌,比如害怕自己或家人已經感染病毒了,以為現在到處都是病毒,空氣中都帶有病毒,現在的人類,已經都是“新冠肺炎”病患,感到感覺,覺得生活不可把握、失去了確定性等等。

有的人就是持有這種心理,覺得別人都在“害”他,過度的進行個人防護,這不僅對個人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還會會對周圍其他人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

畢竟別人看你,像防賊一樣防著他,他會受得了?

憤怒,影響人際關係。

戰疫必勝:想打贏這場持久戰,調整心理狀態是最重要的

有些人會將全部經歷都集中在關注疫情的發展動態,頻繁刷新關於疫情的新聞,轉發、分享各種消息,情緒一直處於高漲的狀態。

甚至有些人會產生憤怒的情緒,會抱怨、指責甚至遷怒於其他人,導致人際衝突。

那麼,疫情期間,面對著種種負面情緒,我們該如何有效的進行心理調適呢?

瞭解認識疫情性質和流行情況。

戰疫必勝:想打贏這場持久戰,調整心理狀態是最重要的

從國家或地方衛生健康委員會、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官方渠道平臺,獲取有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信息。

科學認識疫情性質、流行情況、臨床表現和危害,不過分關注負面報道,不輕信傳言,不過度解讀,積極關注防控信息,學習掌握防控知識,堅定戰勝疫情的必勝信心。

接納恐懼、焦慮等應激情緒。

戰疫必勝:想打贏這場持久戰,調整心理狀態是最重要的

面對疫情,出現恐懼、緊張、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時,我們經常會認為自己是軟弱的、意志不堅強的,認為這些情緒是不應該出現的,對這些情緒進行剋制和壓抑,其實,這樣做反而不利於自身的心理健康。

面對這些負面情緒,我們越是壓抑和否認,就越容易被它們支配。

進而影響了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學習。

所以,大家應該正確的認識到,面對突發疫情時出現的負性情緒,是人在不正常的情境下產生的正常心理反應。

所以,感覺到自己的情緒發生變化時,應做到理解和接納。

進行自我暗示、樹立堅定信念。

戰疫必勝:想打贏這場持久戰,調整心理狀態是最重要的

自我暗示能直接影響自己的言行和身心狀態,面對因疫情產生的負性情緒,我們要積極進行自我暗示,要相信自己現在接受的就是科學合理、對自己最大保護的解決辦法。

跟緊黨和國家政府的腳步,相信疫情一定會被有效的控制,人民的正常生產生活一定能夠恢復。

這個信念非常重要,有了這個信念的引導,內心會變得更加鎮定,從而有利於理性的做出正確判斷和選擇。

多交流、獲得心理支持。

戰疫必勝:想打贏這場持久戰,調整心理狀態是最重要的

在疫情流行的時期,我們的內心可能會產生無力的孤獨感。

這時應當與朋友交流,相互鼓勵,溝通感受,增強心理上的相互支持。

將所有事情都藏在自己的內心,會使人自閉的。

多和人交流,在交流後,我們的內心會產生出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心情也會變得舒暢許多。

轉移注意力,建立積極的應對方式。

面對疫情造成的心理壓力和負性情緒,不要採取否認、迴避、退縮、指責和抱怨等不良應對方式,而要採取積極的應對方式。

要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儘量保持飲食平衡,保證睡眠充足。

不要過度關注疫情新聞,要把注意力適當轉移到運動、聽音樂、閱讀等活動上,讓焦慮、恐懼的情緒變弱,這樣還能促進多巴胺的分泌,有助於心理健康。

而適當的運動、唱歌可以做到情緒上的適當發洩,幫助我們疏解掉不好的情緒。

在此,我們跟大家分享一個可以緩解緊張情緒、進行自我放鬆的方法:呼吸放鬆法

先選擇一個舒服的姿勢,然後把一隻手放在腹部胸肋下面,這就是膈肌的位置。可以選擇坐著、站著或躺著,閉上雙眼,保持緩慢吸氣3-5秒鐘,直到肺部已充滿空氣。在吸氣的同時,膈肌伸展到腹部。然後緩慢呼氣3-5秒鐘,在呼氣的同時,膈肌靠近腹部。注意在練習中通過鼻子進行吸氣與呼氣,要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呼吸的感覺上。

推薦一些情緒調節的方法:

聽音樂:

輕音樂有助於睡眠,而嗨歌可以刺激多巴胺分泌,使人心情愉悅;

唱歌:

可以宣洩情緒,把自身的負面情緒都釋放出去,這樣能有效的減壓。

適當運動:

瑜伽、跑步機、定向運動等,不僅能增強身體機能,還能愉悅心情,充實自身生活。

享受美食:

製作美食產生成就感,而享受美食產生愉悅感。

陪伴、老友“聚”:

疫情期間,應居家休息,但如果是一個人在家,就會顯得有些孤獨,這時候就需要召集好友,一起視頻、打遊戲等等,這些群體娛樂會有效的減少孤獨。

其他:

下棋、玩遊戲、看視頻、電視等等。

尋求專業的心理援助:

當自身難以承受恐懼、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併為此感到痛苦時,決計不能獨自忍受,應當尋求心理從業人員的專業幫助。

不要覺得害羞,尋求幫助或者知曉你的秘密沒有什麼,比這些更可怕的是,你會因此承擔難以預計的後果!諱疾忌醫絕對是大忌!要不得!

最後,春天會來,櫻花,會開,戰疫必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