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探訪忻州市偏頭關


張海萍

探訪忻州市偏頭關


2019年晚秋的一天,參觀完寧武關,帶著對英雄崇仰敬佩的激動心情,離開寧武關馳騁前往偏關。寧武關起步到偏頭關收費口要100多公里路程,下了高速口沿著峽谷前行,道路兩側到處可見這種標語:保護一片綠地,撐起一片藍天。兩側的土山上綠化搞的雖然沒有山西右玉那樣龐大恢弘,但是山上到處都是育林坑。可見當地領導對植樹造林的重視。

偏關縣古稱林湖、始稱偏頭關、偏頭寨,五代置偏頭砦,元改偏頭關,清改稱偏關縣。

偏關縣位於山西省西北邊陲,處於黃河南流入晉的交匯處。北依長城與內蒙古清水河縣接壤,西臨黃河與內蒙古準格爾旗準格爾旗隔河相望,南與河曲、五寨兩縣相連,東於神池、朔州兩縣(市)毗鄰。縣境東西長60千米,南北寬58 千米,全縣總面積1682平方千米,總人口有15萬人之多。

探訪忻州市偏頭關


偏關縣的由來,據《天下郡國利病書》記載 “偏頭關東連丫角山,西通黃河,與套虜僅隔一水,其地東仰西伏,故名。” 又據《偏關縣誌》,城臨偏頭關,以關名縣。

偏關縣屬黃河水系,主要有黃河支流的關河、縣川河、楊家川河,除黃河外,其它河流一般均呈東北——西南發育。偏關縣大部隸屬關河和縣川河流域。

收費口出來急駛半小時先到達偏關護城樓,它位於偏關縣城西山崗上。又因坐落於形似虎頭的西山之上,也叫虎頭墩。它始建於明萬曆年間,為偏頭關2000多座烽堠的統領,傳接四路烽火(東接平魯衛、老營堡一帶;東北接水泉堡一帶;西北接老牛灣堡一帶;西接河曲城、西關河口一帶。)及護守城池;山西鎮的信號先從此樓發出。明清時期,護城樓建築雄偉,一直是偏關的地標性建築。可惜上世紀中期,護城樓慘遭拆毀。我們這次之行恰逢護城樓也已修繕完畢可以登樓一睹它的風采。

現有護城樓南北長70米,東西寬36米,堡東開拱門,外包磚內填素土,素土夯實,城牆上砌築垛口,護城樓方型,護城樓通高28.8米,墩臺高12米,墩臺寬28米,護城樓身高19米,總寬20米,為2011-2012年偏關縣政府斥巨資在原址上覆建,鋼砼木仿古建築;將闢為偏關的邊塞文化博物館,融入偏關的邊塞旅遊區;是偏關縣實施“文化旅遊縣”發展戰略的一項重大舉措。

站在偏關護城樓上,居高臨下可俯視縣城全貌,可瞭望周邊山脈的動向;可以觀察到四周烽火臺的信息,古老的建築在當年修建時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當年有外寇侵犯時,這裡第一時間收到烽火消息,及時通知城堡守備軍,做好應戰的準備。站在護城樓上彷彿看見周邊的烽燧狼煙,號角聲響,將領指揮千軍萬馬氣勢磅礴的鏗鏘之聲。這正是:“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辛棄疾.破陣子)

從偏關護城樓下山,沿著偏關河邊公路我們見證當年沿河築堤,規模浩瀚,始稱“九塞屏藩”的古城牆;現在所存的城垣形狀不規則,城高10米處包磚石,南門至西門一帶,磚石大部猶存,氣勢雄偉。西牆、北牆多為夯土牆,東部城牆已毀。

探訪忻州市偏頭關


繞過城牆一座雄偉的城門樓赫然出現在眼前。故關是古關,卻是近年來的翻修之作,鮮豔地矗立著。它是一個彩繪的三簷三層的雄偉建築,硃紅的柱子,雕刻著各種圖案的橫樑和欄杆;富麗而堂皇。門樓上懸有“偏頭關”三字的木匾,落款為“胡富國”——一位前任山西省省委書記。(話外語:胡富國曾是山西人民心中廉潔愛民的好書記,在他執政期間,為民辦了兩件大事。一件是有他主管修建了山西省第一條高速公路---太舊高速,結束了山西人民出行“堵車”難題。第二件既是“萬家寨引黃工程”,它是一項世界級的跨流域引水工程,是山西省有史以來最大的水利工程。萬家寨水庫總庫容為8.96億立方米,每年向內蒙供水2億立方米,向山西供水12億立方米,水電站容量為108萬千瓦。山西省萬家寨引黃工程是解決山西省太原市、大同市、朔州市工業及生活用水的一項大型引水工程。)

偏關舊稱偏頭關,與寧武關、雁門關並稱“外三關”,為三關之首。因關城“東仰西伏,似人首之偏隆,故名偏頭關。”又因“偏關突出雁門、寧武西北,如人首之偏隆,此偏頭關之所由名也。”從明建文年間(1399-1402年)至正德十年(1515年)的100餘年,在偏關境內不斷增修長城,形成強大的軍事設防。沿河築堤,規模初備,始稱“九塞屏藩”。

要說清楚偏關的來歷並不容易,如果看一眼偏關城周遭星羅棋佈的烽火臺,如果將偏頭關放置在長城建築格局中考察;一切便豁然開朗。臨關河,靠塔梁,地勢險要;老城雖處低谷,視野卻奇異地開闊,四面八方幾十座烽火臺的風吹草動都看得一清二楚;只有這裡應該是邊地信息彙集的最佳位置。

“雄關鼎寧雁,山連紫塞長,地控黃河北,金城鞏晉強。”這是古人對偏頭關的讚譽。“黃河曲曲濤西下,紫塞隆隆障北環”。明人崔鏞的《偏頭關》詩說明了偏頭關在當時邊防上的重要地位。

明代時的偏關邊防,比寧武、雁門關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是因為偏頭關北接蒙佔高原,西隔黃河與鄂爾多斯高原相對,內、外長城在關東的老營堡處相接,而600多年前明初的蒙古貴族勢力不斷侵犯邊界,屢犯晉西北,偏頭關首當其衝。

到了明弘治年間,蒙古韃靼部達延汗統一蒙古後,經常率兵南犯;嘉靖年間,其孫俺答汗就率兵數次入侵偏頭關。隆慶初年、蒙古騎兵再次由偏頭關西北入侵,進犯岢嵐、嵐縣,並深入晉中地區、所到之處,殺掠殆盡。由此可見,明代中期的偏頭關、是蒙古騎兵和明朝軍隊較量的重要戰場之一。抗日戰爭時期,偏關也是晉西北根據地。

探訪忻州市偏頭關


偏頭關從五代開始就是邊地鎮關之一,到明代,其軍事地位更加顯要。偏頭關的兵員從哪裡徵來的?從現在偏關人的方言判斷,偏關一縣的人,都應該屬於西涼軍後裔。一個證據是,他們的方言和口音與今天寧夏、甘肅一帶的方言別無二致,例如“偏關”,偏關人發音“偏”近於“皮”又不是“皮”,從發聲學角度應該是齒間磨擦雙唇爆破音,一般人還真的不好把握。

還有一個證據,偏關人口味近酸;常吃一種酸飯,就是將糜子米發酵煮食,熬熟為粥,撈食為飯,四季如此;竟與寧夏的酸醬飯一脈相承,這也是乾旱地區生出的一種止渴法子,非常有效,食之不忘。近酸的食習,延及偏頭關過去所轄的河曲、岢嵐一帶,甚至隨著“走西口”的腳步漫到土默川、河套川。

想那西涼故地,自古以來英雄輩出;西漢有李廣、李陵,東漢則馬騰、馬超,一直到晚近的馬氏家族,都是能征善戰的將才,今天,英雄的血性經過千百年的淘洗沉澱,實實在在地落在民情風俗之中。

守關將士的後輩們,偏頭關自設關以來的將士換過多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偏頭關守將個個都是不避斧鉞刑天爭神的英雄。每一位守將來了之後,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籌資修築長城。偏關的長城修過好幾茬,規模或有大小,形制也有區別;一代代守將修築長城的認真和盡責卻是一脈相承的,讀《偏關志》《山西通志》,每一尺長城的延長,每一個堡寨的修築,都凝結著勞動人民的智慧;如果將主持其事的兵憲大員們的名字連綴起來,完全可以寫出一部厚厚的長城傳。

偏關長城的走向,似乎就是偏關人性格的一個象徵,忠貞而堅韌,不屈而固執。偏關有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叫做萬世德;這個人生在長城邊,長在黃河畔,能文能武,一直做到兵部侍郎;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他的傳說,今天的萬家寨水電站就坐落在萬世德曾經駐守過的堡寨旁邊。他治縣有德政,名播四鄉,他抗倭有功勳,績載史冊,這個人無疑是為那個紛亂的大明朝添加色彩的風雲人物。

民間關於萬家的口頭文學倒生動得多。甲申之變,明朝滅亡。清軍入關,當清軍一路攻城略地進入偏關之後;明朝重關的將士們當然心中是不服的,但大勢所趨,誰也不能說什麼。有一天,萬家老宅的門首忽然掛出一辮子蒜來,萬家的僕人出來說,是女主人命令掛出來的,為的是驅避滿人的腥羶之氣。不久,大同總兵姜鑲降而後叛,萬世德長孫萬煉積極謀劃其事,偏關老家的媳婦忙著為起義籌備錢糧。姜鑲兵變失敗,萬氏一門縱火自焚,百姓無不為之涕下。“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需生入玉門關”“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而偏關城也在一片大火之中結束了它作為華夏重關的歷史。

偏關城歷經明清兩代興建,規模大展,儘管四面環山,地處盆地,但隨著東高西低的山勢,像一隻頭枕塔梁山,臥於關河川的巨犀,又稱“犀牛望月”城。

古時關城內有寺廟108座,建築宏偉。“雄關鼎寧雁,山連紫塞長,地控黃河北,金城鞏晉強。”明山西巡撫何喬新對軍事重鎮-偏頭關給予高度評價。

城內主大街縱貫南北,樓房林立,商賈雲集,街市一新。明清建築古民居,青瓦房舍,各抱地勢,一展古樸古香的風韻。城中央的鐘鼓樓,石基磚拱,紅牆青瓦,飛簷歇山頂,雄姿穩健,十分氣派。

如今,偏關古城的古建築大部分已蕩然無存,只留得南門城樓和鼓樓還能顯現出當年的氣魄和威嚴。走在古城的老街上,到處是車水馬龍的景象,商場超市遍佈其間。很難想象,就是在這片土地上,在這晉陝蒙的邊塞小城,在歷史的進程中曾經發生過那麼多可歌可泣的動人的故事。

偏頭寨東靠雙鳳山,西俯關河川,“地控西北,為守城之權輿”。又西距黃河20裡,楊繼業、楊延昭與契丹征戰於雁門、偏頭一帶。楊家將在這塊土地上兵來將往,浴血疆場,威鎮三關,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世代佳話。

離開偏頭關城樓,駛入東山的文筆塔公園。文筆塔公園位於偏關縣城東山之巔,是偏關縣委、縣政府著力塑造邊寨古城新形象的大手筆。它依山而建,因地制宜,氣勢恢宏,別出心裁,由“文星肯登”、“文筆凌霄”、“同樂園”三大主體景觀組成,總佔地面積460畝,共投資1650萬元;成為偏關縣城市建設的標誌性工程。

文筆塔,又稱“文筆凌霄塔”。始建於明朝天啟元年(1621年);是一座七層磚石結構八角雁塔。崇禎八年(1635年)加高四層,共十一層,上書“文筆凌霄”字樣。塔高35米,塔底周長29米。這座塔現在已被人們視為偏關的象徵。

該塔與河曲的文筆塔不同。河曲的文筆塔為實心筆狀塔,而偏關的文筆塔全名為文筆凌宵塔;且為空心層級塔。河曲的文筆塔為清朝年間修建,而偏關的文筆塔則為明代建造。

從偏關賓館門口走488個臺階,一氣攀登。自感氣喘吁吁。從文筆塔公園居高臨下望去,小小的偏關縣城安靜地臥在一個山窩窩裡面。在文筆塔可見文人墨客留下的詩作:

探訪忻州市偏頭關


(下面詩詞均為文筆塔燈箱裡各個時期的詩作)

【詠偏頭關】

雄關鼎寧雁,形勢獨開張。

地控黃河北,山連紫塞長。

春深貔虎伏,秋老鸛鵝翔。

門戶障宣大,藩籬限羯羌。

層巒千里畫,絕險一夫當。

土屋餘唐險,金城鞏晉強。

華夷天設域,表裡若為防。

可笑和戎利,相因誤漢康。

【金鴕沙伏】

沙護重蹄鐵作胎,

何年陶鑄復沉埋。

好風牽鼻搖藤蔓,

細雨沾毛長蘚苔。

泥馬能凌江水渡,

金牛曾說蜀山開。

想回晉殿成荊棘,

霧卷黃昏塞上來。

【無題】

春日偏關城

落日關門外,

荒涼自槍神。

河聲兼鼓角,

山色帶風塵。

耕牧春仍廢,

臺隍魯作鄰。

【偏頭關】

半壁孤城水一灣,

萬家煙火護偏關。

黃河曲曲濤西下,

紫塞隆隆障北環。

鐵笛數聲摧成急,

至沙潛力嘆儲堅。

荒陬斗絕今如此,

來許將軍即解顏。

【偏城春望】

一關當要道,

萬戶值春風。

鳥為時來語,

花因運轉通。

黑山官井北

河水紫荊東,

立馬城頭上,

身疑霄漢中。

偏關古為邊防重鎮,晉之屏藩,名勝古蹟頗多。明代修築的蜿蜒曲折,總長達1000華里的6條邊牆(即明長城),保存尚完好,南抵利民、陽方口,復東去雁門,直抵平型關,折向紫荊關。如今的偏關由於雞鳴三省的黃河第一灣老牛灣、萬家寨水利樞紐而馳名中外。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歲序輪迴,世事發生了變化。南北從對抗到和平統一;邊關上空的烽燧狼煙一天天落定。長城名關——偏頭關,數不清的墩臺終於無人陪伴。多少堡寨由兵營變成了普通民居。本關官制逐漸裁汰,許許多多戊邊的兵丁民壯無力回到南方,就地定居下來,成了一種留守移民的狀態。

只有瞭解歷史,品讀它的內涵元素,才能知道它的歷史地位,才能掂量出它的厚重。如果我們這樣思考,那麼在開發長城、黃河、邊塞文化古鎮的今天,我們在變賣拆除它時會不會就有些吝惜呢!給後人留一些歷史遺址、留一些追憶,讓歷史文化得以傳承;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使我們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得以發揚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