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從猶太人流亡看文化多元

猶太人建立以色列之前,流亡全世界近四千年。如果將這完全歸因於民族壓迫,大概有所偏頗。一個民族的命運,是由其文化所註定的。最初,居住在烏爾城的猶太人,因為太過尊崇自己的宗教,而容納不了異族文化。猶太人在亞伯拉罕的帶領下搗毀了共同居住的異族人所信奉的神像,因不能與異族和平相處而選擇出走烏爾城。這一舉動在表現出猶太文化堅強性的同時,也表達了其與異族文化的格格不入。猶太文化缺少兼容性,或許是理解其悲慘命運的鑰匙之一。

在現代談起文化兼容性,就不再完全受制於宗教信仰的左右。因為,國家管理的模式是民選政府服務民眾。一旦政府為民選,則代表不同信仰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民眾,就都有表達的機會,使得政府能夠容忍多樣的文化形態,亦即通常所說的社會自由。也正因此,民主與自由聯繫在了一起。

民主的基礎,正是文化多元。假如一個地區的文化是單一的(當然這不可能),那麼這一地區也就不需要什麼民主。因為,民眾對民主希求的根源,在於表達並實現自己的意志,單一文化之下,這種意志必然是統一的。至此,如果一國政府獨尊一種文化而打壓其他,那麼無論其如何宣稱自己是民主的,都只能是一場欺騙。因為這個政府正在從事的,是消滅民主的基礎——文化多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