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郭德綱的德雲社,為何不仿效趙本山,拍幾部電視劇呢

一直以來,德雲社小劇場的演出一票難求,如果趕上封箱、開箱等重大演出,那麼門票基本上都是秒光。

好在,相聲這門藝術,只聽聲音也會帶來樂趣,於是就有不少“熱心”的網友,在德雲社小劇場允許的情況下,錄製了一些視頻,併發到網上供大家觀看,雖然畫面不夠清晰,聲音也很吵雜,但是總比買不到票乾著急要強得多。

郭德綱的德雲社,為何不仿效趙本山,拍幾部電視劇呢

不過,這樣的好事在2月27日之後就不會再有了,因為一直與德雲社合作的某視頻平臺,向很多上傳德雲社相聲演出視頻的博主們發了一張律師函,要求其在一天之內,將2016年往後的所有跟德雲社有關的視頻全部刪除,否則視為侵權,並追究法律責任。

郭德綱的德雲社,為何不仿效趙本山,拍幾部電視劇呢

想來,從此之後除了視頻平臺會員以及那些能夠買到票的觀眾外,其他人想聽德雲社的相聲,估計很難了。

當然,隨著近幾年國家在知識產權方面的重視,越來越多的視聽節目都提升了版權意識,再加上幾大正版視頻平臺的支持,大家已經漸漸地適應了付費觀看的模式,畢竟這也是對別人勞動成果的尊重。

比如趙本山正在熱播的電視劇《鄉村愛情12》和《劉老根3》,只能在正版平臺看到,而且會員還能提前多看6集,這種操作模式給出品方和平臺方都帶來了收益。

郭德綱的德雲社,為何不仿效趙本山,拍幾部電視劇呢

想到這裡,我不僅突發奇想,既然相聲演出除了劇場門票收入之外,還可以再賣給視頻平臺,進而產生二次收益,那麼郭德綱的德雲社,為何不仿效趙本山,也拍幾部電視劇呢?這對於德雲社來說,想來是好處多多。

一、電視劇門檻降低

近些年來,隨著科技手段的介入,再加上各大影視基地的建立,電視劇的拍攝成本下降很多,再加上網絡小說層出不窮,較好地解決了劇本問題,比如像《劉老根3》這樣的電視劇,3個月就拍完了,雖然德雲社演出較多,便也是可以安排好演員檔期的。

二、德雲社不缺素材

在一些封箱演出中,德雲社推出過一些相聲劇,如果郭德綱像趙本山那樣,也走輕喜劇路線,再加上眾多弟子積累下的人氣,想來在劇本上不成問題,更不缺包袱素材。

郭德綱的德雲社,為何不仿效趙本山,拍幾部電視劇呢

三、能夠推出更多新人

近20年來,趙本山先後推出了多部電視劇和網絡電影,他的眾多弟子們一批接一批的出鏡,不但創造了收益,而且還鍛鍊了隊伍。而且有了影視劇的磨練,讓他們在小品和二人轉舞臺上更有名氣,表演起來也更加遊刃有餘。

反觀德雲社,雖然郭德綱和弟子們也嘗試向影視領域發展,但基本上都落得個爛片下場。只有于謙通過電影《老師·好》,郭麒麟通過電視劇《慶餘年》收穫了很好的口碑,但這是他們單打獨鬥的結果,與德雲社其他人沒有太大關係。

郭德綱的德雲社,為何不仿效趙本山,拍幾部電視劇呢

作為一個喜劇團體,梯隊建設至關重要,雖然郭德綱不斷地通過小劇場來培養新人,但是受舞臺限制,再加上成名師兄們的光環耀眼,他們想被更多觀眾熟知太難了。

但是電視劇卻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就像《劉老根3》裡的藥丸子和保姆小琴,通過簡單的對手戲,就讓觀眾知道了演員朱星澎和李戈。想來德雲社如果也拍電視劇的話,那麼會給更多“霄”字科的小師弟們一個成名機會。

郭德綱的德雲社,為何不仿效趙本山,拍幾部電視劇呢

當然,德雲社不拍電視劇,也有自己的考量。

第一、相聲演員與二人轉演員不一樣。

雖然他們的主要舞臺都是小劇場,但是相聲演員是越老越吃香,藝術生涯很長。而二人轉演員則不同,以唱為主的傳統模式已經不吃香了,反倒是各類絕活、連蹦帶跳的小品似的表演更受歡迎,而年紀就是最大的桎梏,所以他們需要及早地向影視領域轉型。

第二、當前的德雲社如日中天。

去年,德雲社在國內的演出不僅場場爆滿,甚至還走出國門,進行了世界巡演,在這種勢頭下,郭德綱想來是不敢輕易分出精力,動用全部演員來拍電視劇。

郭德綱的德雲社,為何不仿效趙本山,拍幾部電視劇呢

第三、德雲社缺乏女演員

趙本山電視劇裡的女演員,有很多是從當初的本山藝術學院選拔出來的,而他的徒弟中也有不少是夫妻一起拜入師門的,所以在女演員選配上不犯愁。

但是德雲社就不同了,郭德綱的弟子們絕大多數都是男的,女弟子屈指可數,如果在電視劇中引入更多的外來女演員,就會存在配合方面的問題。

第四、主打方向不同

趙本山在退出小品舞臺後,就把精力放在了影視劇上,而手下的遼寧民間藝術團也跟著轉移了重心。

郭德綱的德雲社,為何不仿效趙本山,拍幾部電視劇呢

但是郭德綱正值當打之年,仍然在相聲舞臺上衝鋒陷陣,也就是說相聲仍然是德雲社的主業,所以輕易不會改變方向。

畢竟術業有專攻,貪多嚼不爛,想來郭德綱對德雲社肯定有著自己的長遠規劃,至於拍不拍電視劇,只是我的個人觀點而已,僅供諸君一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