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鄧學平:《不撞南牆不回頭?再談孫楊案中的規則問題》


鄧學平:《不撞南牆不回頭?再談孫楊案中的規則問題》


孫楊案結果出來後,網上一片喊冤叫屈之聲,理性分析的聲音反遭謾罵。比如就有一篇《孫楊被禁賽是西方針對中國,有人卻向他背後捅刀》的文章在網絡上流傳。單看題目,這位作者就把孫楊等同中國,把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等同西方,把禁賽等同針對,把質疑等同背後捅刀。只有情緒和立場,不講事實和邏輯,拿陰謀論當武器,拿想象做論據,是這類文章的通病。

孫楊能代表中國嗎?顯然不能。中國有十四億人民,他只是其中的一份子,最多也就是在國際上拋頭露面的機會多一些罷了。國際體育仲裁法庭能代表西方嗎?如果能,那麼西方是什麼?這些國家難道是鐵板一塊?政府和人民是同一個語調和立場?如果國際體育仲裁法庭代表西方,那麼早先裁決孫楊沒有違規的國際泳聯代表的又是什麼?如果禁賽就是針對,那是否意味著應該取消所有的禁賽條款?其實稍微查閱一下資料,就可以發現世界反興奮劑組織處罰最多的恰恰是那些西方國家的運動員。這也許會驚掉一些人的下巴。

西方使壞,已經成了一種哲學,只需要被信仰,不需要被證實。凡是國際上對我們不利的事情,都可以用這種解釋套路。只是如果堅持認為國際無正義,那麼“程序正義”、“結果公正”這些詞不是應該遭到刪除嗎?孫楊認命就可以了,還上訴幹嘛呢?可見,長期沉醉在“西方使壞”的解釋哲學之中,最終長不大的只能是我們自己。

程序正義當然重要,也是法律人普遍推崇的。在孫楊案中,採樣人員在資質證明和採樣過程中確實可能有不規範的地方,但是這種不規範是否可以上升到抗拒檢測的程度?至少在法律規則上,程序瑕疵不意味著法律行為一定無效。更何況,這是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組織的一次飛行檢查,基本方式就是在非比賽期間不事先通知的突擊性檢查。抗拒飛行檢查可能面臨什麼結果,難道孫楊不知道?

有些網友拿想象做論據,認為這些不具資質的人拿走樣品後可能會栽贓陷害。但是孫楊之前六十次檢測,使用的是同樣的授權文件,並沒有發生栽贓陷害的事情。在IDTM公司的檢測歷史中,也從未留下過栽贓陷害的記錄。更何況這次檢測中,主檢官的資質沒有問題,只是血檢官和尿檢官的資質存在爭議。根據孫楊自己公佈的視頻,血檢官和尿檢官都是中國人。所以,一些人把程序瑕疵或爭議無限拔高,再輔以故事想象,並不符合事實。

仲裁庭很在意:同樣的授權文件,孫楊已經配合檢測了六十次,為何唯獨在這一次提出了質疑?針對這一點,有人認為:如果檢測程序不正當,孫楊當然有理由在第六十一次拒絕配合。理論上,這種說法未必全錯。但這種說法,可能很難說服仲裁法庭。以我從事法律實務十幾年的經歷,這種說辭可能也很難說服國內的法庭。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秘書長也公開宣稱,孫楊“未能提供合理解釋”。

很多人拿嚴格的程序正義理論來看待這件事,但體育規則和法律規則是不同的。法律規則關乎各種公民權利,要求極高,標準極嚴。但體育說到底是一種遊戲。體育規則可能不完美,但加入遊戲就要以認同和遵守這種規則為前提。如果不認同或者不願意遵守也沒關係,退出這種遊戲即可。很多國家都把體育作為一種產業去發展,民眾也是以娛樂的心態去觀看比賽。不參加國際游泳比賽,甚至不做職業運動員照樣可以在這個世界上很好的生存。孫楊當然可以質疑檢測程序,當然可以抗拒檢測,但代價就是要接受一段時間內無法參與遊戲的結果。必須要劃重點的是,禁賽八年不是判刑八年。當然了,禁賽八年是否過重這個問題確實值得探討。

有些人認為,國際體育就是國際政治,孫楊案的本質是國際話語權的爭奪。這麼理解也未必不可,但照這種理解,最好的選擇應該是在國內自娛自樂,不去摻和國際賽事,這樣就自然不會忍辱受氣了。如果還要繼續參與國際體育,甚至還想要在國際體育中證明自己,那麼尊重既有規則將是唯一的選擇。

主張程序正義的邏輯前提是對規則的認可,而尊重規則的邏輯起點就是尊重國際體育法庭的仲裁裁決。不服仲裁裁決雖然可以上訴,但法院的審查將主要侷限在程序方面。站在這個角度,孫楊案的仲裁裁決基本上是終局性的。在這起仲裁案中,國際泳聯和孫楊一樣都是被告,但國際泳聯已經聲明將會執行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對孫楊的裁決。

這些年,我們已經成為國際體育的領先玩家。這些令人矚目的成績,某種程度上就是國際體育規則有效性的證明。不能取得成績了就是自己的實力,受到處罰了就抱怨規則不公平。如果硬拿立場說事,國際體育仲裁法庭要遠比國際泳聯更為中立和超脫,但恰恰是國際泳聯裁決孫楊不構成違規。有人主張要培養中國人充實國際組織。這種努力方向沒有錯,但在國際組織中伸張正義,首先需要破除出身論的迷信。中國人加入國際組織的目的依然是為了規則的公平,而非是為了在國際賽場上照顧、偏袒哪一方。

其實,真正把政治和體育緊緊綁在一起的並不是那些西方國家。在一些國家,甚至奧運會的參賽項目,政府也很少投入資金。在那些國家,很少有運動員敢把自己和國家簡單等同,很少有運動員敢於認為不尊重自己就是不尊重自己的國家。對於我們而言,國家的強大早已無需體育和獎牌去證明。我們國家現在真正需要的早已不是幾枚獎牌,而是堅韌不拔、公平競爭、勇於比拼的運動精神和國民風貌。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規則,只有不斷改進的規則。在孫楊事件中,對飛行檢查的抗拒可能是比取樣程序不規範要嚴重的多得多的違規。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在規則的問題上,有些國家可能真的要比我們認真、嚴謹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